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牌名

词牌名

词牌名宋《草堂诗馀》中第一次把词分别小令, 中调, 长调. 清代毛先舒则把58字以内的词称为小令, 59-90字之间的称为中调, 90字以上的为长调. 但是这种分类标准并非绝对的. 一般上来说, 把短调和小曲称为小令, 令或者小调. 如:三字令, 如梦令, 惜春令等等. 而把字数比较多的中调称为引或者近. 如千秋引, 清江引,诉衷情近等. 长调又被称为慢调, 如扬州慢, 声声慢等.2. 按分段的形态区分按分段的不同可把词分为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 一首词称为一阕, 而一阕一般分为二段(又叫二片). 上半段为上片或者前片, 下半段则为下片或者后片.3. 调名的起源(1). 来源于地名:西河, 甘州令, 石州慢, 扬州慢等;(2). 来源于人名:虞美人, 昭君怨, 念奴娇等;(3). 来源于事实:好事近, 归田乐, 雨霖铃等;(4). 来源于物名:珍珠帘, 玉蝴蝶等;(5). 以内容命名:诉衷情, 感恩多, 别怨等;(6). 以词体命名:三字令, 百字令, 字字双等;(7). 来源于古人诗句:蝶恋花, 满庭芳等;(8). 从词句中得名:一剪梅, 江南春等;(9). 从经史诸子文句中得名:于飞乐, 高山流水等;(10). 沿用前代乐曲名:长相思, 风入松, 谪仙怨等词牌名1. 暗香词牌名。

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

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

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词牌名。

3. 拜星月慢词牌名。

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词牌名。

6.. 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

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词牌名。

8. 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词牌名。

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词牌名。

以捣衣而名。

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

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词牌名。

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词牌名。

原是唐教坊曲名。

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词牌名。

19. 风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词牌名。

22. 关河令词牌名。

23. 桂枝香词牌名。

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词牌名。

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词牌名。

26. 好事近词牌名。

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词牌名。

28. 花犯词牌名。

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

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32. 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

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词牌名。

36. 酹江月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词牌名。

39. 柳梢青词牌名。

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周邦彦自创。

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

“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41. 六州歌头词牌名。

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宋时入词牌。

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

歌头即引歌。

42. 绿罗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43. 绿头鸭词牌名。

44. 罗敷歌词牌名。

又名《采桑子》。

45. 卖花声词牌名。

唐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

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

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

其内容专咏浪淘沙。

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46. 满江红词牌名。

47. 满庭芳词牌名。

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48. 眉妩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49. 梅花引词牌名。

50. 木兰花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

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

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51. 木兰花令词牌名。

52. 木兰花慢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53.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

后作词牌。

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词牌名。

55. 南浦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56. 南乡子词牌名。

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58. 破阵子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59. 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

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60. 菩萨蛮令词牌名。

61. 菩萨满原为唐教坊曲。

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62. 戚氏词牌名。

柳永自创的新调。

绮罗香词牌名。

始见于史达祖。

63. 千秋岁又名《千秋节》,出自秦观的《淮海词》。

64. 千秋岁引词牌名。

65. 青门引词牌名。

66. 青门饮词牌名,又名《青门引》。

67. 青玉案词牌名。

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68.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69. 清平月词牌名。

70. 鹊桥仙词牌名。

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71. 人月圆词牌名。

72. 如梦令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73. 阮郎归词牌名。

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74. 瑞鹤仙词牌名。

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75. 瑞龙吟词牌名。

76. 三姝媚词牌名。

77. 山亭柳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8. 少年游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

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79. 生查子词牌名。

原为唐教坊曲名。

敦煌曲子词中已有此曲。

又名《陌上郎》、《愁风雨》、《梅溪渡》等。

80. 声声慢又名《胜胜慢》、《神光灿》、《人在楼上》、《寒松叹》等。

81. 双双燕词牌名。

82. 霜天晓角词牌名。

又名《月当窗》、《踏月》。

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83. 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

“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84.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

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85. 思远人词牌名。

86. 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87. 苏武令词牌名。

又名《过秦楼》、《苏武慢》。

88. 诉衷情词牌名。

原为唐教坊曲名。

89. 琐寒窗词牌名。

又名《锁窗寒》。

90. 踏莎行词牌名。

91. 唐多令又名《糖多令》、《南楼令》、《空篌曲》。

92. 望海潮词牌名。

柳永所创。

柳永与孙何人布衣之交,后孙何官居杭州,柳永求见不得,创作了新调《望海潮》一词,请歌女楚楚在孙何面前唱,才得以进见。

93. 望江南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

后进入教坊。

94. 西河词牌名。

又名《西河慢》、《西湖》。

95. 西江月又名《步虚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96. 惜分飞又名《惜双双》、《惜芳菲》。

《词谱》中以毛滂为正曲。

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

97. 惜奴娇《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

98. 谢池春词牌名。

99. 行路难词牌名。

本是古乐府杂曲歌名,内容多写世途艰难,英雄末路。

后用为词调。

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100. 行香子词牌名。

又名《燕香子》。

101. 燕山亭词牌名。

102. 夜行船词牌名。

103. 谒金门词牌名。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空相忆》、《花自落》、《出塞》等。

104. 一剪梅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

又名《玉簟秋》、《腊梅香》。

105. 忆秦娥词牌名。

106. 忆少年词牌名。

107. 忆仙姿词牌名。

原为五代唐庄宗李存勖创制。

因原词中有“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后取名《如梦令》。

108. 永遇乐词牌名,亦名《消息》。

109. 渔家傲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

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

110. 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