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5-20T11:27:35.1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作者:陈志军
[导读] 摘要:建筑给排水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施工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能,给排水施工中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工程技术管理面临一定的困难。
(南京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建筑给排水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施工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能,给排水施工中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工程技术管理面临一定的困难。
下面文章就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技术现状;排水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为了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需要重点加强其施工技术,特别是给排水的施工技术中,强化其质量控制,能够显著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更好满足其预期施工要求。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有序进行,还应该实现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只有对各项环节予以重点控制,才能将控制措施落实至工程施工中,对人力和物力等进行综合考虑后,确保其质量满足相应施工要求。
1建筑给排水系统概述
建筑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供水、排水和循环三个系统。
供水系统主要是为生产生活提供用水,保证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
排水系统指的是对生活排放的废水进行回收集合,最后循环系统指的是对水源进行回收再利用。
在给排水的管道施工中,需要根据给排水系统的构成以及具体的工程施工条件进行分析,并严格选择不同的管道,科学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保证管道施工效果。
对于给排水管道施工而言,要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做好图纸设计和人员配备工作。
并做好管道技术应用以及设备材料采购的核对工作,在正式施工之前应该做好统筹。
对于施工人员要重视筛选,从而保证施工效果。
其次,做好权责划分,将不同的施工内容划分给个人,出现事故以后要做好及时追责,最终保证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
2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现状
2.1给水管道
施工技术的要点施工单位在安装建筑给排水管道前,应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进行深入了解,合理设定标高、坡向、坡度,并且保证相关要求在施工现场得到有效贯彻。
与此同时,还应当在充分考虑相关规范要求、施工图纸的情况下合理选择支架的间距,使其符合施工要求。
另外,对于管道运行放空问题和工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保证管道整体安装质量。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应当详细认真的填写相关施工技术资料,并进行签字确认,然后由技术档案部门进行保管。
2.2排水系统
水在使用后往往需要进行排泄,然而使用过的水多为脏水,甚至其中会夹杂一些异物,很容易堵塞,一旦堵塞轻则会造成卫生间积水,重则会殃及整个房屋,甚至会漏水到其他住户房屋中。
因此必须保证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在排水系统中,UPVC排水管道的应用十分普遍,属于市场内性价比较高的一种,但由于建筑设计问题,或是安装问题所导致的设备位置不佳,数量不足等情况比比皆是,这也是导致我国建筑排水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在进行安装时,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如穿越部分的排水管道,其在安装时应配以防水套管,排水管管径也有要求,一般需要高于110毫米,此外要添加阻火圈。
2.3做好管道安装的防渗措施
管道安装前施工人员要做好给排水零配件的检查。
首先检查外观,如有明显破损或细小裂纹、沙眼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调换或退货。
第二步要进行试安装,外观检查合格后要对零配件进行试安装,主要检查零配件是否有接口偏松或肉眼不易发现的微小渗水点,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换。
防止管道丝扣根部无坍拨,丝扣间断性的缺牙烂牙应控制在10%以下。
管道安装完成后,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对管道进行承压测试。
先将压力保持在0.5MPa10min后,再进行正式的承压测试。
在压力测试中要仔细检查外观有无变形,接口处有无渗水漏水,除了进行压力测试还要进行通球测试,主要是测试管道整体或安装部分是否有堵塞,是给排水管道安装的最终检测,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2.4消防给水
当今社会中火灾的发生数量并不在少数,尤其是楼房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为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可能使很多人受伤甚至失去生命。
为了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及时灭火,建筑区域内会设置多个消防栓,以往的消防栓存在笨重、需要手动操作的弊端,而如今,在引入新技术后,我国的自动喷水灭火消防系统有了新的研究进展,其设置地点也较为广泛,如人员密集地区,或是紧急通道内,亦或是其他特殊区域均可。
成本会相对于目前的灭火系统略高一些,但灭火效果极佳。
3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发展对策
3.1安全控制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生产规程中的各项规定,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宣传。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交底制度;在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悬挂标志牌,并完善应急保护措施;施工现场作业要严格执行《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3.2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这就要求我国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推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更加的科学,而且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规划、建设、维护、监督等各个部门的权力和职责,保证管理责任制有效落实。
利用自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保证生产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自身的职责,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如果发现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或者不合格的,必须立即整改,达标后再进行施工。
3.3技术设备优化
给排水的施工过程,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并对材料与设备种类等进行明确,以便于给排水工程的顺利建设。
整个采购过程,首先需要进行材料质量的明确,判断其是否满足相应标准,并将价格因素作为考虑因素,结合国际材料和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最终确
定材料使用量,严禁出现三无产品,贯彻落实材料检验的原则,如果出现不合格产品需要停止使用。
在材料入场以后,全面落实其防护工作,可以确保材料质量满足相应标准。
3.4管道的防护装置间距控制
首先就是要保障管道的支架、吊装、托架等部位的安装的平整性与牢固性。
当支架与管道接触的部位在固定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管道的紧密性进一步加强;针对一些吊装架、吊杆等的应用需要做好垂直安装,将有热延伸的管道吊架、吊杆的热膨胀则需要从其反方向处理开始,做好位置偏移工作;滑动支架在安装应用期间需要具备良好的灵活性,滑托、滑槽两侧之间的间隙需要控制在5mm左右,这样后期的移动量的设置才能进一步的满足设计的标准要求;如果管道安装选用的无热伸长的管道,那么其中的吊架、吊杆都需要采用垂直安装基本形式;如果是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的固定处理,在整个系统安装过程中通常是不会影响到整体的结构设置的。
3.5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对于建筑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方面,能够合理安装施工进度是很重要的一点,所以要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调整施工顺序,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有的工种可能必须要持续作业,那么就根据工程进度的情况适当安排,和现场施工负责人探讨合适顺序。
第二,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因为很多施工用到的材质可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工程顺序问题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就需要对于资源的使用做好登记,再使用就避免重新购置,资源浪费,同时也要考虑到人力、物力的结合,合理分布后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给排水技术越来越完善,建筑工程总体质量也有所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方面不存在问题,今后相关人员还应针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否则势必会被时代淘汰。
参考文献:
[1]李建星.建筑给排水系统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15):144.
[2]刘泽秋.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研究[J].价值工程,2017(19):58~59.
[1]闫超.对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