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天技术与精确制导技术

航天技术与精确制导技术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5、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是 指 利 用 弹 载 GPS 接收机接收4颗以 上导航卫星发射的 信标信号,修正导 弹的飞行路径的制 导技术。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6、复合制导 复合制导:是指导弹在飞 行过程中的初始段、中段 和末段分别采用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制导方式。
末段
中段
初始段
3、天基武器系统
2008年2月21日,美国SM-3导弹摧毁了一颗 失控的卫星。
3、天基武器系统
2009 年,在美国东 部 时 间 2 月 10 日 上 午11时55分(北京时 间 2 月 11 日 0 时 55 分 ) , 美 国 1997 年 发射的一颗卫星 (铱星 33 ),与俄 罗斯一颗 1993 年发 射的、现已报废的 卫星相撞。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3、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
景象匹配制导: 是将飞行路径上的若干景 物图像数字化,预先存储 在弹载计算机上。由弹载 成像系统获取飞行路径上 的景物图像并与预先存储 的数据进行比较,算出修 正弹道的偏差指令控制导 弹飞向目标。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4、惯性制导 利用惯性测量设备 测量导弹运动参数 的制导技术。
(二)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
(1)命中精度高 (2)作战效能高 (3)射程远 (4)作战效费比高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军事应用 精确制导武器
(三)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的影响
1、提高了作战效能 2、使作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3、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
1、提高了作战效能
( 1 )与常规武器相 比,精确制导武器可 以小的投入,换取巨 大的战果;
电 子 侦 察 卫 星 海 洋 监 视 卫 星
1、军用卫星
(2)通信卫星
分为:战略通信卫星 (采用同步轨道)、战 术通信星(12小时椭 圆轨道)。 特点:通信距离远、通 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 通信卫星可为远距离的机 机动性能好、生存能力 载、舰载、潜艇以及地面部队 的机动终端站提供通信。 强。
1、军用卫星
“礼炮-6”号空间 站
国际空间站
2、军用载人航天器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具有与载人飞 船和空间站类似的军事 用途。此外,它的重复 使用性是其他载人航天 器所不具备的优势。
2、军用载人航天器
空天飞机
空天飞机是能在 普通机场水平起 飞、水平降落, 既可在大气层内 飞行,又可在大 气层外像航天器 一样在轨道上飞 行,并可重复使 用的载人航天器。
( 2 )精确制导武 器可形成常规力 量的威慑力量。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军事应用 “精确制导武器”
(四)精确制导武器的分类
弹道导弹 巡航导弹
地对地导弹 地对空导弹 空对地导弹 空对空导弹 洲远中近短 际程程程程 导导导导导 弹弹弹弹弹
导弹
反潜艇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舰导弹 反辐射导弹 防空导弹: 反飞机导弹 反卫星导弹 反导弹导弹
2、遥控制导 遥控制导是由设在 导弹以外的制导站 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的制导技术。
分为: 指令制导 波束制导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3、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 地形匹配制导: 是指在导弹发射地与目标地之间选择若干特 征明显的标志区,将其坐标点的高程数据绘 制成数字地图,预先存储在弹载计算机内。 导弹在飞临这些标志区时,弹载高度测量雷 达测出实际数据,与计算机内存储的数据进 行比较,并算出修正弹道偏差的指令,控制 导弹飞向目标。
1、军用卫星
(5)测地卫星 测地卫星是用于大地测量的 卫星。 主要任务是: 一是,为全球大地联测提供 统一的地心坐标; 二是,精确测定地球引力场 参数及地球形状和地球表面 的地理信息; 三是,测量海平面高度变化,研究地壳运动和大陆漂移, 并预报地震和海啸等。 四是,为弹道导弹提供准确目标信息和地球引力场参数, 提高命中精度。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1、运载火箭
俄罗斯运载火箭 东方号创造了世界 航天的多个第一。 联盟号主要承担发 射载人、货运飞船 和大量的照相侦察 卫星发射;闪电号 发射通信卫星与预 警卫星。
东方号
联盟号 闪电号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2、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由运载火箭垂 直发射入轨,水平返回着 陆,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航 天器。做为运输工具往返 于地球和数百千米的近地 轨道航天器之间,可以秘 密发射、回收卫星,军事 价值极大。
三、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精确制导技术
(一)精确制导技术的含义
以高性能探测器为基 础,采用先进的信息 处理与自动目标识别 等方法,控制和导引 武器准确地命中目标 的技术。
一、精确制导技术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1、寻的制导 2、遥控制导 3、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 4、惯性制导 5、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6、复合制导
(3)导航卫星
导航卫星是为航天、航空、 航海、巡航导弹和洲际导弹 等提供导航信号与数据的卫 星。
主 要 的 导 航 系 统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GLONASS系统
欧洲伽利略导航定位系统
中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1、军用卫星
(4)气象卫星
从外层空间对地球及其 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 。 有多种气象遥感器,可 进行可见光、红外、微 波探测,获取数据。军 用气象卫星为全球范围 的战略要地和战场提供 实时气象资料,具有保 密性强和图像分辨率高 的特点。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2、航天飞机
前苏联于 1988 年发射了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采取全自动无人航行。
(二)航天器技术
航天器主要包括:
国际空间站
1、人造地球卫星 2、空间探测器 3、宇宙飞船 4、空间站 5、航天飞机
“嫦娥一号”探月卫 可载人 无人
信使号水星探测器
(三)航天测控技术
航天测控技术是对飞 行中的运载火箭及航 天器进行跟踪测量、 监视和控制的技术。
弹 体 长 : 14米 弹体直径: 1.65米 推 进 剂: 酒精和液氧 起飞重量: 13吨 发动机推力:26吨 有效载荷: 1吨 射 程: 260-300公里
二十世纪人类重大科学成就
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科学家 科罗廖夫研制的火箭,将人类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1961 年 4 月 12 日,又将第一位 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
酒 泉 卫 星 发 射 中 心
(四)发射场与回收场技术 航天器返回场是指返 回式卫星、飞船和航 天飞机着陆的场所。
神 舟 七 号 安 全 返 回 地 面
奋进号航天飞机着陆
二、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地球引力形成的太空资源
1、航天器相对于地面高位置资源; 2、高真空和高洁净环境资源; 3、航天器微重力环境资源; 4、太阳能资源; 5、较大高低温差资源; 6、月球及其他行星资源等。
(三)航天测控技术
(四)发射场与回收场技术
人类要进入太空, 必须克服四道难关
克服地球引力的影响 克服真空的影响 必须能适应剧烈变化的温度环境 要能克服宇宙辐射的侵害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1、运载火箭 2、航天飞机
各种运载火箭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1、运载火箭
美国运载火箭
宇宙神 德尔塔 大力神
美国主要的中型军用 运载火箭有宇宙神 2 、 德尔它 2 等。大力神 4 B 是美国国防部发 射大型军用载荷的主 力火箭。主要发射大 型侦察卫星、电子情 报卫星、导弹预警卫 星及军事星等。
2、军用载人航天器
载人飞船
载人飞船在军事上的用途: 一是对特定目标进行侦察与监视; 二是实验新的军事航天装备; 三是作为载人的空间武器等
2、军用载人航天器
空间站
空间站的军事运用: 一是可作为空间监视与侦察 平台; 二是空间指挥控制通信中心; 三是装载武器系统的对天、 对地、对空的作战平台; 四是实验、部署、维修各种 军用航天器的后勤基地。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1、寻的制导 通过弹上的导 引系统感受目 标辐射或反射 的能量,自动 跟踪目标,导 引制导武器飞 向目标。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寻的制导的种类
按感受能量方式主要 包括:雷达、红外、 电视、激光寻的制导。
按导引方式的不同分为:
主动寻的 半主动寻的 被动寻的
(二)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航天测控站-青岛站
主要完成对航天器进 行遥测、遥控、跟踪、 通信和数据传输等任 务。
“远望号”远洋航天测控
(四)发射场与回收场技术
航天发射场是发射航天 器的特定场所。依据航 天器的要求选择适当地 理纬度,以便利用地球 自转的速度和减少航天 器发射能量。
西 昌 卫 星 发 射 中 心
主要有:技术测试区、 发射区、发射指挥控制 中心、测控站等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又称空间 技术,它是指探索、 开发和利用太空及 地球以外天体的综 合性工程技术。通 常分为航天运载器 技术、航天器技术、 航天测控技术三大 基础部分。
航天技术
一、航天技术基本概念 二、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三、航天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航天技术基本概念
(一)航天运载器技术
(二)航天器技术
航天技术与精确制导技术
武汉大学年就已经发明了火箭。 到了明朝时已经有了多种 火箭,除用于战争外,也 用于娱乐,更有万户做起 飞天的梦想
万 户 飞 天 图
火龙出水 用 于 战 争 的 火 箭
二十世纪人类重大科学成就
1903 年,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 斯基在火箭理论方面取得突破, 提出液体火箭和多级火箭理论。
( 2 )人员的伤亡数 量急剧减少。
2、使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
(1)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 将被速战速决取代;
(2)“天时地利”已不大可 能构成作战的制约因素;
(3)传统重型兵器的领先 地位已经受到威胁和挑战;
(4)突袭性的“非接触作 战”变的轻而易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