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大洋洲练习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数码与气候类型搭配错误的是()
A.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③热带草原气候
C.②热带雨林气候
D.⑤温带海洋性气候
2.澳大利亚大陆沙漠和半沙漠分布很广,主要原因是
A.大陆地势较高,阻碍水汽深入大陆内
B.大陆广大地区距海较远
C.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3.有关该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畜牧业、种植业并重,且以畜牧业主
B.农业现代化侧重于小型机械化、水利化
C.小麦分布集中于东南和东北地区
D.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小麦分布由南向北扩散
该图是大洋洲局部图,读图回答4-6题。
4.下面岛屿中,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是
A.P岛 B.Q岛 C.R岛 D.T岛
5.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世界上惟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C.全国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D.西部是南北大分水岭,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广阔高原
6.流经P岛附近的洋流按性质与成因划分,分别是
A.暖流、密度流 B.寒流、补偿流C.寒流、风海流D.暖流、上升流
图甲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图乙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
图丙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7~11题:
7.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
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
B.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S大陆东西沿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 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8.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气温在20℃以上
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D.风力较大,气温在28℃左右
9.图丙中有关自然带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自然带受风带、洋流、地形共同作用而成
B.甲、戊自然带东西宽度主要受洋流因素影响
C.丁、己自然带分布面积狭窄,主要受海陆分布限制
D.甲、乙、丙三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10.假如澳大利亚大陆向北漂移10个纬度
A.甲、乙两自然带范围将扩小B.丁、己两自然带将消失
C.丙自然带将演替为戊自然带 D.自然带类型将更加多样
11.关于图中A处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是其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B.海陆位置变化的干湿状况是其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C.主要为稀树高草,生活着大量长颈鹿、斑马等动物
D.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降水少,而形成热带草原
读图,回答12-13题。
12.对上图所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的是7月份
B.此时蒙古高压势力正强
C.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
D.该图东部地区正值少雨季节
13.当澳大利亚大陆上等温线大致向低纬方向凸
出时()
A.全球正值一月前后
B.我国各地均是昼短夜长
C.南极大陆正值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
D.北印度洋海水大致自西向东流
该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读图回
答14-15题
14.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
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15.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
程中总体上(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16-17题
16.两图中此时A、B两地表示的
内容可能相同的是
①时间(月份)②风向
③季节④旱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17.图示季节,关于乙岛的说法正
确的是
A.是降水最多的季节 B.是欣赏樱花最佳季节
C.岛屿东侧降水多雨西侧 D.岛屿西侧降水可能多于东侧
读不同年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小麦出口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甲、乙、丙代表的国家分别为
A.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 B.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
C.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 D.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
19.下列关于甲、乙、丙小麦出口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国2002年小麦出口量突然下降 B.乙国小麦出口量上升是由于生态退耕
C.丙国小麦出口量逐年增加 D.甲、乙、丙都是世界着名小麦出口国
500
1000
1500
2000
199619982000200220042006
甲
乙
丙
年份
万吨
读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20-24题。
20.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气候类型B.地形 C.降水量D.植被
21.根据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关于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及成因叙述错误的是
A.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 B.东西两岸降水差异较大
C.东岸因受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 D.北部降水有季节变化
22.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A.轻重工业发达 B.地广人稀 C.矿产资源丰富 D.科技力量雄厚
23.当北极圈上太阳终日不落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B.尼罗河河水泛滥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D.北极考察的好时机24.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受洋流影响的是
A. 近海污染的扩散
B. 沙漠中的绿洲
C. 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环境
D. 西欧的海洋性气候
25.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 澳大利亚
26.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主要靠雇员进行生产活动的有()
A.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B.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C.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读新西兰位置图,完成27-28题。
27.澳人利亚和新西兰农业生产的相同点有
A.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B.畜牧业发达
C.机械化水平不高 D.农牧区水分条件优越
28.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说法正确的有:
①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②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东北沿海地区
③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④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
⑤两国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热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④C.①④ D.②④⑤
读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关于图中⑤处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和地下水均很丰富
B.河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东部山地的冰雪融水
C.地下水盐度高,但可作牲畜饮水
D.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当地降水下渗
30.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对较轻的大洲是
A.欧洲 B.北美洲C.大洋洲D.南美洲
31.材料一:“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
值线”
(1)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和西南部画出七月份的风向
(2)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3)甲、乙两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试分析其原因
(4)图中丁地冬季和夏季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6分)
材料二: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5)分析促使大量印度人移民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对迁入地的影响。
32.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
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
源深度距离地表仅有4公里。
材料二右图
(1)有人说D处的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请说明理由。
(2)A、B、C等地是澳大利亚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2020级大洋洲练习
1—10 DDABB CDBAB
11—20 BBDCA CDBAB
21-30 ACABD DBCCC
:
31.(1)北部东南风;西南部西风(4分)(2)由中西部向北、东、南三面降低;澳大利亚的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逐渐减少,而日照时数逐渐增大(4分)(3)甲处于中西部回归线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乙处于东部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4分)
(4)丁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炎热干燥,日照时数大;冬季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降水多日照时数少(6分)
(5)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就业困难;社会福利保障差。
(3分)(或答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好。
)
影响: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口对社会、环境的压力
32.(1)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2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2分);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2分)。
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2分);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2分);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2分)。
(2)沿海地区地形平坦;(2分)气候温和;(2分)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2分)经济发达;(2分)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的地区,开发历史悠久。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