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
摘要: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各界对其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对大学生恋爱的现象进行了说明,对其错误的恋爱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该进行了教育方法。
关键词:高校恋爱学习...
引言: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
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而恋爱与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
恋爱关系处理得当,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
反之,则可分散精力、情绪波动、浪费时间。
因此,了解大学生恋爱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重要以及必要的。
正文: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小社会,共同的集体生活,共同的学习方向,共同的社交圈子,使大学生们相当容易接近。
经历了紧张的高中生活,大学相对宽松很多的环境让很多人无法适应这一改变。
有的人因此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精神寄托,整日浑浑噩噩度日。
其中有些人(特别是男生吧),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从此荒废学业,对人生也没有很多思考。
而此时又有另一部分人,开始寻找他们所谓的生命中的另一半。
爱情的种子在适合的土壤里萌芽、生长。
特别是大学生正值情窦初开的时期,爱情意识日趋强烈,产生爱人和博得人爱的恳求更是生理和心理成长的自然过程。
但爱情对一位青年学子来讲,毕竟是会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处理不好将遗恨终身。
因此,在初涉爱河之时,要注意穿透感情的雾,多做一些理性的思考。
要知道爱情之花是否灿烂,是否持久,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浇灌和耕耘,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
1.恋爱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1.1生理及心理变化
大学生一般19到24 岁,正处于生理成熟期,性意识也在该时期慢慢觉醒,对异性的好奇越来越明显。
同时,刚经过高考筛选的大学生们,一进入大学,由于学习压力的减轻,开始从学习中分散出一部分精力,在学长学姐“恋爱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的教导下,很多人将分出的这部分精力给了恋爱,开始慢慢注意自己身边的异性,恋爱从此开始。
1.2家长教育的欠缺
在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从以往的关注学习转变为经济的供给,认为孩子一旦进入大学,他们的教育责任就此结束,剩下的是大学的教育和孩子的自由发展,使得失去父母约束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自立的能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1.3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在大学生入学后,大学的林荫道上,晚上的女生宿舍门口,甚至图书馆和食堂,到处可见正处于热恋中的情侣,使得新入学的大学生们纷纷效仿。
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和手机上的垃圾信息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也进行了冲击,在他们脑海里形成了“性自由”“性开放”等错误的恋爱观。
1.5目标的迷失
初高中时,很多人的目标就是考入大学,可是一旦进入大学却迷失了自己,不知自己下一步该为什么而奋斗,并且由于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变,课余时间的充足是这些刚入大
学的莘莘学子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需要某种东西来充实自己,于是部分人选择用异性来陪伴自己那颗空虚的心。
2,。
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爱情的错误认识
爱情自古以来都没有区别,我们也会思索爱情的意义。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里,爱情所讲究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从梁祝到孔雀东南飞,所强调的都是痴情。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爱情逐步的被加入了很多影响因素,一代又一代地误导下去。
现在的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如情爱和性爱、爱情与激情的理解,以及恋爱的动机存在多元化,如攀比跟风、功利心理、感情寄托等,而大多数大学生恋爱的目的还是为未来建立家庭,这类恋爱是积极上进的,是健康的。
2.2对爱情挫折处理能力较差
大学生经常遇到的恋爱挫折有失恋、暗恋、多角恋等,大多数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一直在宠爱中长大,所遇到的挫折微乎其微,所以恋爱的挫折对于大学生来说属于较大的挫折。
而一些调查显示,大学生从恋爱到结婚的成功率相对是较小的,多以失败告终。
2.3无法平衡爱情与学业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而出于这一时期的部分大学生在爱情和学业面前犯了难。
有些大学生能够将爱情与学业之间平衡的很好,不仅不会因为爱情影响了学业,反而化爱为动力,在学业上更加努力并取得一定成功。
而部分大学生无法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整天沉迷于缠绵的爱情,错过了人生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的最佳时期。
3如何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3.1首先要了解爱请的本质
爱情的本质是给予,是承担责任。
俄罗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
”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不是索取和占有。
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和给予,才会使爱情高尚、纯洁和美好。
3.2其次,必须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
恋爱动机是保证恋爱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年轻,涉世不深,遇事易冲动,其恋爱往往也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有若干不正确的倾向。
如:攀比、竞争、打赌、报复、赶潮流、满足虚荣心等等,这些爱情不是建立在相互了解、志同道合、感情相投、心灵相契的基础上,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审慎的选择,因而常常经不起考验,容易失败和带来不良的后果。
我们必须摒弃这些不正确的动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努力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3.3再次,要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一方面,恋爱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的。
另一方面,爱情应当追求持久永恒。
最后还要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
我们应该看到爱情尽管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
总之,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禁止是不现实的,提倡也没必要,正确的做法就是顺其自然。
要鼓励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恋爱观,把学业放在首位,使爱情服从于学业,摆正爱情在人生中
的位置。
这样的爱情之花才能开得艳丽、长久。
参考文献
【1】李艳文,大学生婚恋现况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6.(32):644-647
【2】宇业力.论大学生的恋爱道德[J].理论界,2006(1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