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集团公司XXX铁路XXX标项目经理部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二零一零年十月二十日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XXX铁路通道XXX标段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确保XXX铁路通道工程质量总体目标的实现,依据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铁路工程对混凝土生产质量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混凝土生产工作程序
二.混凝土生产工作程序及过程控制要求
2.1原材料进场管理及质量控制要求
原材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第一环节,物资部门是原材料收发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计划编制、执行。
进场材料必须根据不同品种、规格、厂家分别到指定的仓库或堆料场堆放并悬挂原材料标示牌,标示牌各项必须填写清楚。
交货前检验不合格或材料员目测明显不合格的应予以拒收,并立即反馈到物资部,由物资部作好记录;已进场的原材料经检验不合格,不能调整合格或降级时,由物资部进行插牌标识,有条件时可隔离存放,作好记录,并通知供应商退货。
超过规定贮存期限的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经复验确已无法使用时,予以报废。
目测合格后立即通知试验室按批量取样。
物资部和试验室对进拌合站的水泥、掺合料、外加剂进行记录标识,记录项目包括供应商名称、材料名称、规格等相关信息。
对砂、石按品种、规格堆放,分区存放,插牌标识,标明产地、规格。
对有时效要求的原材料,必须在标识牌上进行醒目标识,必要时可用不同字体或醒目颜色标明。
对进场未检、已检待定、不合格的原材料,在标识牌上醒目标明“未检”、“已检”、“不合格”等内容,防止误用。
对超期存放的水泥、外加剂、掺合料,要在标识牌上醒目标明“超期“字样。
当标识牌字迹模糊、不全,容易导致误用时,必须立即更换为新的标识牌,并核对内容无误。
上述要求未按照执行的,对拌和站罚款2000元,对责任人罚款500元。
物资管理人员对入场的砂、石堆放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在卸料时进行指挥、监督,严防混堆或污染,同时保持其级配均匀。
水泥、掺合料按品种、标号、产地分别入仓,严格遵从先进先出的原则,在进下一批不同品种、标号、产地的水泥和掺合料时,必须先清仓以防混仓。
贮存中必须采取妥善措施防止因受潮而失效或降低使用效能。
外加剂贮存罐必须防止混进水、雪和粉尘,并定期进行均匀搅拌;桶装外加剂必须放入库内存放,防止暴晒或受冻。
上述要求未按照执行的对拌和站罚款2000元,对责任人罚款500元。
2.2混凝土配合比使用及过程控制要求
混凝土施工前,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通知试验室人员到达拌和站现场,试验员到达现场后,根据施工技术人员出具的《混凝土浇筑通知单》,开具相对应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经施工、试验、监理三方签认后方可进行混凝土开盘生产。
如无通知试验室人员或试验人员未到场便开始混凝土浇注,对已拌和的混凝土不允许用于工程施工中,并对施工队处罚5000元/次。
试验人员对原材料计量和搅拌时间应进行检查,每班至少两次。
主要监督控制:原材料计量误差和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规定时间。
当含水率因气候等原因而显著变化时,试验人员负责在生产过程中对砂、石含水率进行监测,每班测定不少于一次,并依据测定结果及时调整用水量和砂、石用量并作好记录。
试验人员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进行测试,观察拌合物粘聚性、保水性,每班不少于一次,并按规定批量进行取样制作试件(强度为六个试件为一组,耐久性试件如抗渗抗冻抗裂均为三个试件为一组),进行标准养护,作为强度评定和耐久性能的测试依据。
如没有或少取试件,罚款200元/组。
当坍落度、和易性偏差较大时,须对配合比进行的调整,直至满足技术要求。
必要时可停止生产直至整顿合格。
必要时,在浇筑地点取样检测坍落度,同时现场取样制作试件,进行同条件养护,每浇筑仓不少于一次。
如漏取或没取,罚款200元/组。
机操工在生产中对拌合物和易性进行监视,当发现异常波动时,应停止生产并及时向值班试验员反映,以及时进行处理,机操工不得擅自调整配合比材料用量,违规一次罚款200元,对拌和站罚款5000元。
当出现质量波动,且值班试验员和质检员通过调整仍不能满足技术要求时,应立即停止生产,由试验室开具新配合比,重新发出《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
同时将原配合比作废。
施工管理部门按更改后的新《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组
织生产。
拌和站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不同厂家水泥、外加剂的混用。
出现类似情况处罚施工队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