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大学考研真题

苏州大学考研真题

苏州大学
二〇〇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名称: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
考试科目:微观与宏观经济学(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基尼系数、
2、公共物品、
3、货币乘数
4、挤出效应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试举例说明
2、什么是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并画图说明
3、试证明当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时,平均成本最低。

4、简述一般均衡的涵义及其实现条件
5、简述国民生产总值的涵义及其核算方法
6、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是什么
7、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其成因
8、利用总需求曲线说明物价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设某厂商的长期函数为Q=1.2A0.5B0.5,Q为每月产量,A、B为投入的生产要素。

三种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 a=1美元,P b=9美元。

推导出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2、假定经济中的短期生产函数为Y=14N-0.04N^2,劳动需求函数为N d=175-12.5(W/P)。

试求当N5=70+5(W/P)、P=1和P=1.25时的就业量(N)和名义工资(W)和产量(Y)。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它们会在同一企业中发生吗?
2、凯恩斯是如何论述非充分就业均衡的?
(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交易费用
2、边际生产力
3、政府购买乘数
4、全要素生产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
1、简述完全竞争市场中停止营业点的条件
2、简述差别定价的含义和条件
3、简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含义和成因
4、简述垄断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
5、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是什么?
6、利用IS-LM模型说明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7、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8、简述成熟市场经济中失业的含义及其类型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60-2P,供求函数为Qs=30+3P。

问(1)如果政府对每一件产品课以5元的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各分担多少?
(2)征税后的社会福利损失有多大?
2、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应量为M=250,价格总水平为P=1。

问(1)写出IS 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外部性(externality)?治理消极的外部性的对策有哪些?
2、为什么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不一样的?
二〇〇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名称: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
考试科目:微观与宏观经济学(A)卷
一、名词解释(5×6)
1、欧拉定理
2、逆向选择
3、纳什均衡
4、菜单成本
5、奥肯定律
6、挤出效应
二、计算题:(10×2)
1、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60-2P,供给函数为Q=30+3P。

(1)如果政府对每件产品课以5元的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各分担多少
(2)征税后的社会福利损失有多大?
2、假设某厂商的长期生产函数为Q=1.2*A的0.5次方*B的0.5次方,Q为每月产量,A,B为投入的生产要素,两种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A)=1美元,P(B)=9美元。

推导出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三、简答题(10×6)
1、试举例说明蛛网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证明:当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时,平均产量最高。

3、简述用于分析寡头市场的古诺模型的主要内容。

4、什么是货币乘数?简述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和货币基础关系。

5、简述自然失业率的含义和成因
6、试推导总需求曲线,并说明使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因素。

四、论述题(20×2)
1、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我国近年来城镇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

2、运用通货膨胀理论,评述我国当前的物价形势。

二〇〇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名称: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
考试科目:微观与宏观经济学(A)卷
1、试用期望函数说明风险规避者的行为选择。

(10分)
2、试证明C—D函数的齐次性和替代弹性为1。

(10分)
3、试论述效率工资理论的含义及其在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中的支撑作用。

(10分)
4、试比较寡占模型中古诺模型和伯川德模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分歧。

(15分)
5、假设有一企业,从私人角度看,每多生产1单位产品可多得12元;从社会角度看,每多生产1单位产品可再多得12元,产品成本函数为c=Q2—4—Q,试问:为达到帕累托最优,若用政府补贴办法,可使产品增加多少?(15分)
6、试述影响LM曲线斜率的因素及其对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

(10分)
7、凯恩斯失业均衡存在的理论假设前提。

(10分)
8、试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在总供给曲线上的理论分歧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比较。

(10分)
9、试述卢卡斯—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内涵。

(15分)
10、某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为U=U N—h(π—πe)。

其中,U为失业率,U N为自然失业率,h为参数,π为通货膨胀率,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政府为兼顾通货膨胀和失业两个目标而设计了一个评价函数g (U,π)=U+aπ2,政府以该函数极小化为目标,求最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水平。

(15分)
11、解释结构调整和总量调控的涵义,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处理好结构调整和总量调控的关系。

(3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