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性与伦理的研究及现实意义

人性与伦理的研究及现实意义

3.人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1)人性论是科学研究和理论研究的依据。 (2)人的社会本质理论有利于人们正确解决人 生矛盾和人生问题。 (3)人性论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4)人性研究是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前提。 (5)人性论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的依据。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一、人性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1.人性概念的界定 (1)‚人性‛就是指人的本性或‚人的本

质‛。 人性论就是关于人类普遍具有的属性、特性、 特征及本性、本质的理论。 (2)‚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差异: 从外延上看,‚人性‛比‚人的本质‛更为宽 泛; 从内涵上看,‚人的本质‛比‚人性‛更为深 刻; 从层次上看,‚人性‛揭示了作为社会存在物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的人所具有的与动物一般的区别,而‚人的本质‛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曼德威尔:‚私利即公益‛;‚私利即美
德‛;
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中提出功利主
义观点:‚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最 高道德‛。

穆勒提出社会情感是解决利他主义问题的
关键。精神的快乐优于感官的快乐。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爱尔维修认为: 人天生就有自我保存、趋利避害、 趋乐避苦的本性,这种‚自爱‛的本性 是普遍存在的永恒不变的。自爱是人的 本性,不可违背。
一、人性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2.一般本性与变化的人的本性 马克思在批驳边沁时指出:‚假如我们
想知道什么东西对狗有用,我们就必须探究 狗的本性。这种本性本身是不能从‘效用原 则’中虚构出来的。如果我们想把这一原则 运用到人身上来,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 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 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 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5)中国古代的人性论 A.孔孟的‚性善论‛。 孔子说:‚人者仁也,人而不仁非人也。‛‚克己复 礼‛。 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B.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 性恶》写道:‚人之性恶也,其善者伪(人为) 也。‛ 人人具有‚眼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的 本性。 C.有人提出‚性无善无恶论‛;也有人提出‚性有善有 恶论‛。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的命题,突 出了人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提出了探求真理和正义的两大使命: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 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 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 道德法则。‛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黑格尔认为: ‚人的本质是精神‛,而‚精神的 实体、本质是自由‛。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2.中世纪人性论
(1)宗教神学主张人的本质是由神规定的。 (2)人的命运是预先注定的。
(3)鼓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基督教不仅极端蔑视人的感性欲望,而 且宣扬信仰高于理性的观点。 马克思指出: ‚基督教的社会原则颂扬怯懦,自卑,自 甘屈辱,顺从驯服,总之,颂扬愚民的各种 特点。‛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费尔巴哈认为:
‚人的自爱利己的本性和追求感官的享受 是道德的来源和基础。‛ 人的本质是人作为一个由血肉、欲望、 精神而组成的自然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人 的本质就是把许多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生 物学和生理学的属性。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彼特拉克对爱情的歌颂;
薄伽丘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批判; 爱拉斯谟对基督教幸福观的批判;
拉伯雷的‚理想修道人生‛;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4.近代人性论
(1)‚感性主义‛人性论
霍布斯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普遍的自私利己 的自然本性,这种自然本性支配着人的思想 和行动,决定人的社会生活。人生的目的就 是追求物欲,满足物质的享乐。 ‚人与人像狼与狼的关系‛
伏尔泰对人的定义是: ‚人是善与恶、快乐与痛苦的混合 物。‛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2)‚理性主义‛人性论
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论, 认为人的权利是人生来就有的。 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命题,强调 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肉体欲望或某种感觉特 性,而在于人的精神和思想。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萨士比亚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赞美诗: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 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 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象天使! 论了解,多么象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 灵长。‛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论 (1)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抗击 神权,以人道取代神道。 (2)强调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本 性不是由神性规定的,而是由人的自然性决定的。 (3)强调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追求物质欲 望和尘世幸福来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幸福,以个性 解放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4)歌颂人的伟大,赞扬人的价值,提倡尊重 人的意志自由与个性发展。
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二、人性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1.古代人性论
(1)斯芬克斯之谜:狮身人面——“人一半 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2)普罗泰戈拉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 (3)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 (4)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一个有理性的动 物‛;‚人类在本性上,也是一个政治动 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