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匝道流量控制

匝道流量控制


8
2 匝道控制与排队管理策略
策略3:排队控制
得出排队控制下的车流量:
9
2 匝道控制与排队管理策略
最终允许的流率
10
3
仿真设置Βιβλιοθήκη 113 仿真设置不同控制策略的组合
(1) 无控制 (3) ALINEA+排队优先 (4) ALINEA+排队控制 (5) ALINEA+排队控制+排队控制
12
(2)
ALINEA
7
2 匝道控制与排队管理策略
策略2:排队优先(普遍的排队管理手段)
• 基于匝道上游的车辆占有率来进行控制:
通过在匝道的上游放置检测器来检测占有率,当占有率超过设定阈值(认为
车辆排队溢出到上游的主干路),则开启匝道,允许车辆通行qQO,缓解匝道上 的车辆排队现象;若未超过,则不放行。 • 缺点:造成匝道的队伍排列震荡,不能充分利用匝道的存储空间。
20
(ALINEA控制 加上排队优先策略)
4 仿真结果
模拟结果 4)第四种策略
( ALINEA控制 加上排队控制策略)
先确定Wmax Wmax=23veh
1)TTS为238.7veh h,比第二种控制策略差点,和第三种 控制策略相近 2)AT为122 simulation time steps,比起第二种控制策 略改善了89%
如果排队长度的精度与交通效能是相关的,经营机构就能了解如何分配资源。
(3)TTS在各种策略中改善效果不明显,应怎么考虑? (4)综合控制(第五种策略)让匝道对上游影响最小化, 但并未改善交通效率,如何理解?
26
THANK YOU!
—高速公路入口控制匝道排队管理技术
匝道
交汇区
21
4 仿真结果
wmax 最优值的寻找
先确定 Wmax 给出自动微 调Wmax算 法 给定初始值Wmax并设定两个计数参数x=0,y=0。在每个控 制周期结束时k=1,2,……n 1)如果y=0并且 oin (k 1 oth ) ,Wmax减少1,并设置x=0, y=ydelay,否则,当 y>0,设置 y=y-1。 2)如果qQC(k)>qAL(k),设置 x=x+1。 3)如果 x=xacc, Wmax增加1,并设置x=0。
25
5 思考与展望
(1)本文有关实地评估的部分相对较少,但是作者在另 一篇文章中做了全面的实地评估。 (2)这种新方法如何改进来帮助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入口匝道排队估计及测量需要达到什么精度?
[Heuristic Ramp-Metering Coordination Strategy Implemented at Monash Freeway]
交汇区
交汇区
19
4 仿真结果
模拟结果 3)第三种策略 1)相对于只是采用ALINEA策略,引入排队优先管理策略 能显著降低AT,此时的AT为630 simulation time steps, 比起第二种控制策略而言,降低了43.3% 2)TTS为237.8veh h,比第二种控制策略差点,但比第 一种控制策略低5.7% 3)每当排队优先策略启动的时候,匝道车辆数就会突然 减少,相应的交汇区就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拥堵,因此会 产生一定的震荡 匝道 交汇区
16
4
仿真结果
17
4 仿真结果
模拟结果 1)第一种策略
(无控制策略)
1)从匝道到主干线上的流量较少时,在交汇区并没有明显问题
2)从匝道到主干线上的流量较多时,交汇区出现交通拥堵,高
速路上平均速度降低,匝道也出现了到上游几百米的溢出
3)TTS为252.1veh h
4)AT为0,因为在此策略情况下,没有交通控制灯在作用 交汇区 交汇区
3 仿真设置
仿真场景
13
3 仿真设置
到达流率
高速公路主干线上的最大 通行能力为6300veh/h
14
3 仿真设置
15
3 仿真设置
性能评价指标
1)车辆在匝道和高速路上花费时间最短 1)TTS 车辆在匝道和高速路上花费的 总时间 2)AT 当匝道上车辆数超过其可利用 的存储空间时,累计模拟次数, 可以反映排队溢出时间长短 2)匝道的排队溢出现象越少越好
18
4 仿真结果
模拟结果 2)第二种策略
(ALINEA控制)

确定最佳的
1)当N< N 的时候,红灯时间最短,当前者接近后者的时候, 控制策略开始起作用 2)当 N =20时候,TTS为234.2veh h,比第一种策略控制 低7.1%

3)AT为1112 simulation time steps
高速公路入口控制匝道排队管理技术
1
1 匝道控制的背景及意义
2 匝道控制与排队管理策略
3 仿真设置
4 仿真结果
5 思考与展望
2
1
匝道控制的背景及意义
3
1 匝道控制的背景及意义
调节高速公路入口匝
道的交通流量,改善 高速公路交通状况。
入口匝道车 辆排队现象
实时排队管理手段可避 免车辆排队对上游城市 道路/主干道的交通产 生干扰
Wmax自动微调
22
4 仿真结果
实地测验
设定Wmax=28veh
23
5
思考与展望
24
5 思考与展望
结合排队控制策略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的排队管理,相较 于常用的排队覆盖管理手段,在维持匝道控制性能的同时, 减少了匝道排队溢出的时空范围。而实地测验验证了本文 的结论。而这种新方法(采用排队控制策略实现更好地排 队管理同时包含排队覆盖策略来作为一个额外的保障)在 实地测验上是很值得推崇的。 未来排队管理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将包含 (1)入口匝道车辆等待时间约束 (2)双支入口匝道排队或等待时间的平衡。
4
2
匝道控制与排队管理策略
5
2 匝道控制与排队管理策略
匝道排队估计
根据进入和离开匝道的车流量、匝道车辆占有率来估计当前匝道上的车辆数。
6
2 匝道控制与排队管理策略
排队管理策略 策略1:ALENEA(线性状态调节控制)
• 基于闭环反馈控制的匝道控制策略 • 控制匝道和主干线间的合流区的车辆密度保持在一个期望值附近,使得主干线 下游流量最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