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图像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图象专题复习
(一)直线型:
特点:图像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 线(正比例函数),即图像上对应 的横纵坐标的比值不变,成正比。
方法:解答该类型题,一般要建立物 理过程的数学模型,用物理公式写出 函数式,再根据题意求解。
一、常见的正比例函数
y Y S
s/m
G/N G
o
X
x
o
t
t/s
o
m M/kg
1题
• 2、(2010武汉)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 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 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 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 C.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 •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图3 G-m图象
图1 y=KX
图2 s-t图象 I/A I
M/Kg
m
o
v V/m2 图4 M-v
o
u/v 图5 I-u图象
u
图1: 正比例函数,K为常数。 图2: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理 量“速度”。 图3: 表示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即物理量“重力加速度”g=9.8N/kg 图4: 反映物质的某种特性,即物理量 “密度” 图5: 反映导体的性质,即物理量“电 阻”。
• 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 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 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对应的物体运 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 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为 2 N,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为 4 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2 N,4—6s 拉力的功率为 8 W ,拉力做的功为 16J J.
二轮复习
解 决 1、看横、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 图 象 2、提取相关的公式、规律 题 的 3、观察线找点 一 般 4、定量比较 方 法
谢 谢 !ຫໍສະໝຸດ 例2• 针对练习1、(2010仙桃)如图3所示是标 有“2.5V”字样的小灯泡L的电阻随它两端电 压变化的图象。将小灯泡L和电阻R接入图4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断 开时,小灯泡的阻值为 2 Ω;当开关S 闭合时,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电阻R消 耗的功率为0.875 W。
R/Ω 14 12 10 8 6 4 2 0 0.5 1 1.5 图3 2 2.5 3 U/V
(三)折线型:从图像中找规律解析
特点:图像是折线型,解这类图像时,弄清每 一段所描述的物理过程 方法:解该类型的题一般应注意: (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 物理量(对象),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 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 (2)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 表达的物理意义(图像拐点、起点、终点的含 义)。 (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 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二)曲线型:
特点:图像是曲线型,解题时看清图像 的变化趋势。
方法:解该类型的题一般要过图像(坐 标轴)上的点作横轴和纵轴的垂线,通过 比较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大小,再联系物 理量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解
• 例2、(2010扬州)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V 、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 线如图。由图可知,当灯泡L正常发光时, 0.6 通过其灯丝的电流是 A,此时灯 泡L的电阻是 10 Ω;通过调节滑动变阻 器,使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3V,则此时灯泡 L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1.5 W。
• 2、(2010湛江)如图5所示是电阻甲和乙 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 0.2A时,源电压为2V •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 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 例3、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 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 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 像,取g=10N/Kg。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B)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20N •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 力逐渐增大 •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 例1、(2010· 哈尔滨)甲、乙两种物质, 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_ _> ρ乙 (选填“>”、“<”或“=”),其中乙物 水 质可能是__。
• 1、(2009威海)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 如图所示,现在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 B.甲的电压大于乙的电压 • C.甲消耗的电功率大于乙消耗的电功率 • D.甲的电流等于乙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