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统训练方案11

感统训练方案11

感统训练方案1:对于感统失调的儿童药力是无效的,必须通过专用器材和方法对孩子进行感统刺激,具体活动像做游戏一样,让儿童在快乐玩耍中,充分张大每个感觉细胞,去感受刺激,让大脑在“跟着感觉走”的过程中,充分完善其组合。

通过多样翻转的活动,使孩子在平衡感,触觉感,手脚及身体协调方面,前庭固有感觉,投,拍,爬等方面产生兴趣,以完成训练目标;对年龄小的幼儿,用带领引导的方法与幼儿互动,帮助他们体验各种活动以达到训练目的;同时也加强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及时表扬他们的勇敢,聪明,使他们感到自信,快乐,使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为孩子的一生创造一个智慧、称职的"司令部"。

部分感统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滑板俯卧撑地爬促进双侧统合,强化前庭感觉统合。

☆滑板滑梯对前庭体系产生强烈刺激,促进头、颈、肌的同时收缩以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行为的成熟。

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

·俯卧旋转促进前庭感觉体系活化,并强化触觉体系。

·插棍强化前庭刺激及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尤其对头部、颈部肌肉的同时收缩及身体的保护性伸展反应行为的成熟有很大帮助。

·独脚椅帮助儿童建立前庭感觉机能,控制重力感,发展儿童平衡能力,同时对儿童的腰腹力量也有锻炼作用。

·趴地推球1.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以及身体协调能力。

2.用于改善孩子注意力分散以及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平衡台和袋鼠跳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信息。

·“蹦蹦床”、“晃动平衡木”、“圆木马吊缆”、“圆筒吊缆”。

当然孩子在训练的同时,我们对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也作了全面分析和诊断,指出了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和观念,比如要求过高、干涉过多、负性语言(评价)频繁、缺乏正确沟通、父亲的角色功能等等,要求其配合我们一起促进孩子成长和进步。

时代在迅速地变化,我们的家教方法也要变,现代家教光靠理论说教显然不行,应该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更多地进行针对性地训练。

本文标签: 育儿知识感统训练方案2: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宝宝的头皮,顺势梳头。

也可以让宝宝在镜子面前自己动手,这对锻炼宝宝手指的精细运动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帮助。

感统训练方案:刷子脱敏感统训练方案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感统训练方案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

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

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感统训练方案每天与孩子一起静坐2~3次。

静坐的时间可从5分钟到15分钟,根据年龄及具体情况不同而作不同安排,还可根据情况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时间。

静坐的感统训练方案是父母与孩子面对面而坐,不言不语,不思不想,不东看西看,双手放在膝上,相对而坐,坚持得好,可给表扬。

这对多动症的不宁行为的矫正很有帮助。

但父母要有耐心和恒心。

每晚睡觉前用温水泡脚后,爸妈用大拇指按压宝宝脚掌心,每只脚各按压100次,不仅可以训练触觉,还是一种保健按摩法,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疾病。

感统训练方案幼儿趴于滑板上,学做感统训练方案小乌龟,一边游泳一边和感统训练方案的小鱼、感统训练方案的小虾做游戏;感统训练方案:串珠子,扣扣子;解死结感统训练方案时家长从1查到10把其中的一位数漏掉让幼儿找是那个数,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

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

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感统训练方案:倒走感统训练方案训练目的:空间概念,感统训练方案协调身体协调能力。

感统训练方案训练要求: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

感统训练方案难度设置:感统训练方案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感统训练方案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感统训练方案C、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让小孩平躺在感统训练方案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

这个感统训练方案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感统训练方案拍手运动: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

练习方位感。

有踢腿运动:轮换踢左脚右脚,并在边踢腿时边在腿下拍拍手。

感统训练方案大笼球训练,开始时,按住儿童腰部在大笼球上来回按摩,体验舒适感。

在逐渐适应后,儿童坐在大笼球上跳动,体验起伏带来的愉悦感。

让儿童趴在球上,双手拉孩子脚踝,让他们抬起头来做一些抓东西或者投篮练习,训练前庭。

感统训练方案:鞋子走路感统训练方案训练目的:促进感统训练方案身体两侧协调及计画动作的能力。

感统训练方案训练要求: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

听下面几组感统训练方案词语,并复述。

蝉螳螂动物昆虫甲虫瓢虫听一组感统训练方案数字,当听到1时,请拍手;听到3时,请拍桌子;听到5时,请说嗨!各种感觉统合失调的训练方法3:1.触觉训练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使用器械: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触觉板。

适应症: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

2.前庭平衡觉训练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体系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神经组织健全、前庭平衡觉及视听能力完整能力。

使用器械:圆筒、平衡踩踏车、按摩大龙球、滑梯、平衡台、晃动独木桥、袋鼠袋、圆形滑车。

适应症:身体灵活度不足、姿态不正、双侧协调不佳、多动、爱惹人、语言发展迟缓、视觉空间不佳、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学习能力以及习惯培养不起来。

3.弹跳训练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

使用器械:羊角球、跳床。

适应症:站坐无相、姿态不正、情绪化、身体灵活度不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胆小、情绪化、笨手笨脚、视觉判断不良、触觉发展不佳、关节信息不足。

4.固有平衡训练调整脊髓中枢神经和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使用器械:独脚椅、大陀螺、脚步器、竖抱筒。

适应症:坐无坐相、站无站相、多动不安、容易跌倒、脾气急躁、好惹人、语言发展不佳、缺乏组织力及推理能力、双侧协调不良、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

5.本体感训练强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触觉、大小肌肉双侧协调,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

使用器械:跳床、平衡台、晃动独木桥、滑板、S形垂直平衡木、S形水平平衡木、圆形平衡板。

适应症:语言发展迟缓,笨手笨脚、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情绪化、组织力及创造力不足。

自闭症训练计划汇总1自闭症训练方法2010-04-14 16:36:44 阅读10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自闭症训练计划汇总训练计划1“Let me Hear Your V oice”中儿子的治疗方案:(儿子—M,老师—I)需遵守的总原则:1. 每次上课中伴随目光对视训练。

2. 在执行复杂指令前先将每个步骤与技能全部掌握。

3. 为保持强化物的有效性应经常更换强化物。

4. 不理睬发脾气与反抗,坚持工作。

注意:在每个分类中的技能是按由简单到难的次序排列的,然而训练的每个计划中,都应从各分类选取需教的技能。

1990年2月~6月1 注意力在教M如何集中注意力时,指令:“看着我”是非常关键的。

提示M坐在椅子上,放平两手,I坐得很近,不允许M坐姿不正或跑开。

I 的态度是一贯性,坚定,提要求,对任何服从的表示给予表扬,拥抱,抚背。

让M集中注意力是关键的第一步。

1)看着我面对面1秒,2秒,5秒由活动转向I (让他从事活动,然后教他在I说“看着我”时,抬头看并进行目光接触。

提示:将手放在M下巴下面,将强化物放在眼睛的水平高度)2)对姓名的反应2 听从一步的指令指令:坐下站起来过来手放好举起手拥抱一下转过来跺脚挥手等,起先用身体提示,然后减退提示。

“触摸身体部位” :头,脚,肚子,眼睛,腿等“做给我看”:吃,喝,拍手,挥手,拥抱,转身,站住,坐住,走路,跑步等3 模仿活动“跟我这样做”大肌肉:拍手,举手臂,拍腿,拍桌子,摸头,打哇哇,跺脚,站起来,摇头不,点头是小肌肉:使用手指,开合手掌,接触身体部位等。

积木模仿:I将积木搭成形状,让他模仿,用3块~5块。

物体模仿:教模仿使用物体,如将勺子放入杯子中,用面巾纸擦面,将玩具车放入玩具箱里。

画图模仿:抓笔,画线,画图等。

4 指令反应I将M想要的物品举起,叫他“用手指”,提示他将手直接指向物品(接触),然后给他,以后减退提示并增大距离。

5 配对物体间/图画与物体间/图画间/色彩间/字母间/数字间6 语言模仿元音/辅音~词语~词语组合一开始可接受相近音,再慢慢纠正7 玩耍形状块/ 动物拼图(同时I发出动物的叫声并学习动物的动作)珠子/ 钟型拼图积木/ 数字拼图音乐(VCD,电子琴,打击乐器)娃娃书8 区别物体叫他“给我”:球,杯子,鞋等,逐渐增加桌上物品的数量9 区别图画叫他指着:从两幅画到许多画10 认识物品名称“这是什么?” 用真实物品或图画,开始时接受相近回答11 是/否摇头说不——对不想吃的东西点头说是——对想吃的东西开始提示,然后减退12 认识动作:1)对I “我在做什么?”挥手,跳,站,坐,拍手,跑,擤鼻子,亲吻,笑,走路,睡觉,打开,喝水,吃饭,哭等(示范回答,开始时接受相近答案)2)对自己“你在做什么?”3)对别人“他在做什么?” 开始时只要求动词,如“在跳”13 认识色彩(从理解到表达)1)指红色/蓝色/黄色等2)“这是什么颜色?”举起物品(示范,再减退)14 所有格指出。

的鞋(姓名)(为你的/我的的训练打好基础)15 形状(从理解到表达)1)指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2)“这是什么形状?”,举起相应形状的木块(示范正确回答,再减退)1990年7月~8月保持以上所有课程,包括目光接触1 比较,对比:大/小指着大的/小的车子2 动作+物体的表达方式“喝果汁”“吃饼干”看图说话“他在做什么?”提到自己“你在做什么?”提到I “我在做什么?”3 新的颜色4 所有格“这是谁的鞋?” “。

的鞋”5 作选择“你想要。

还是。

?”6 同时模仿做。

和。

(拍桌子和摸鼻子)7 继续用积木模仿8 给/取回两到三个物品“给我。

和。

和。

”,从桌上开始,然后要求他在房间里周围取物,锻炼他的短期记忆9 两步指令“站起来并转圈”等(这时应分别已掌握两个单独的指令)10 是/否(否定)“这是一个。

吗?” 如举起玩具熊问“这是一匹马吗?”11 玩耍用小的偶像玩过家家:妈妈,爸爸,男孩,女孩,宝宝,示范一些简单的动作,吃,睡,唱儿歌等一起读书,指着图画,拍球,滚球,提示将球取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