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大蒜的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贸易国,大蒜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中东、美洲、欧洲、越南和俄罗斯等国家及地区。
我国的大蒜种植面积达70万公顷左右,占全球大蒜种植面积的60%以上,年总产量为1258万吨,占全球的76%,年出口100多万吨,创汇超过4亿美元。
主产区为鲁、苏、豫三省,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
其次是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边远地区如青海、甘肃、新疆、海南等地也有少量面积种植。
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大蒜产区有近70个,其中山东省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河南省超过150万亩,江苏省接近150万亩,目前各地的种植面积仍在扩大。
最初,人们常用“鸡毛蒜皮”来形容毫无价值的东西,可见大蒜曾经的地位是多么的无关紧要,但从2009年6月开始,大蒜价格一路攀升,而随着各种流行疾病的推波助澜,誉有杀菌消毒作用的大蒜,目前价格更是飙涨到8.8元一斤。
因此,飞涨的大蒜价格使大蒜成了热点话题,日常用作调味蔬菜的大蒜被冠以“疯狂”二字,动辄10倍以上的涨幅,让一贯被排除在“稀缺资源”之外的大蒜迅速成为“贵族”。
让消费者一族愁眉苦脸,蒜农兄弟们却喜上眉梢。
大蒜的常年种植,为农民带来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让农民头疼的问题。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蒜的重茬种植严重,短则2-3年,长则达数十年甚至百余年。
年年种植,季季种植,因此导致多种病菌在土壤中聚集,土壤中易于大蒜吸收的微量元素减少从而出现缺素症状,大蒜根系分泌有害物质易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老化,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次生盐害严重。
伴随而来的大蒜生长问题也比比皆是:苗黄、苗弱、根少、根小、早衰等,不但导致大蒜产量降低,严重地块产量损失竟然高达50%,而且严重影响大蒜品质,特级蒜几乎没有,一级蒜比例很小。
这样,惨重的经济损失将不可避免。
随着重茬种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大蒜拌种剂也随之诞生。
大蒜拌种剂作为一项预防保护措施,其市场行情如何?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聚焦于中原腹地—河南省中某县,以期从这里倾听大蒜拌种剂行业的声音。
从1980年代开始,河南省粮经作物进入调整期,大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而素有“蒜乡”之称的中牟县,其大蒜更是一骑绝尘,面积和产量直线上升。
当地农民采用一季大蒜一茬西瓜的瓜蒜轮作模式,率先走出一条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家致富之路。
大蒜是中牟县支柱产业,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年种植面积30多万亩,总产品达36万余吨,总产值6.8亿,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50%,大蒜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65%以上。
经历了几年的蒜价低糜,在当前的“蒜你狠”的价格飙升时代,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农民种蒜热情高涨。
那么一路走来,蒜农对拌种剂是否也充满热情呢?在大蒜种植田地充满“危机”的时代,有没有借助于拌种剂的的力量,让大蒜生长获得额外的关怀呢?带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走访了中牟县不同地区的经销商和农民朋友,进行了调查了解。
过去的惨淡针对过去几年,大蒜拌种剂的使用情况如何?很多经销商均表示,去年才开始卖拌种剂,以前农民就不用拌种剂,去年拜耳公司开始大力宣传高巧,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了少量货,但是销量也不好,买的人很少。
为什么会没有人买呢?经销商们表示,一来是农民的观念意识问题,科学知识欠缺;二来市场混乱,农民都被假药吓怕了。
怕一买又是假药或者是没有效果,价钱又那么贵,去年一亩地要花费30多块,今年估计更贵。
去年用拌种剂拌种的大蒜长势如何?有没有病虫害?增产了么?对于这个问题,经销商们的回答意见不统一。
部分经销商表示,一些蒜农用高巧拌种的大蒜长势明显好,前期叶片比不拌种大蒜的叶片浓绿很多,后期长势差别虽然不大,但生的病虫害也少,有些就不用打药,有些后期还会打药,病虫害少了产量自然会增加;而有的经销商表示,他们村的蒜农几乎都不拌种,去年有人用高巧拌种了,但是起不了什么作用,出苗后和没有拌种的蒜苗一样生病虫,同样需要打药,纯粹浪费功夫浪费钱,姓王的一位经销商朋友表示去年他们村里有个别蒜农用阿卡迪安和适乐时这两种药拌大蒜种,听说效果还可以。
在与农民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蒜农就没有拌种意识,嫌麻烦,也不一定有效果,要是药好增产了还好说,现在假农药那么多,农民们对农药又不了解,万一买到了假药,那就亏大了,既浪费功夫又浪费钱。
以前用过拌种剂的个别蒜农表示,效果应该是有的,不过不同的地区不一样,多少都有点效果,同时他们表示以后还会接着用拌种剂。
当前的境况目前是农资市场的销售淡季,因此很多农药生产厂家抓住这个空闲,举办农药知识普及培训班、刷烟囱广告、墙体广告、大篷车、电影放映队、表演队、农民推广会等多种具地方特色和乡土特色推广宣传活动,到处宣传各自的产品,进行铺货,以期先人一步占领市场,如德国拜尔公司很久就开始宣传高巧:“好马配好鞍,好种高巧拌”、“高巧—精品种子的伴侣”;郑州植保耕生技术有限公司也不甘示弱,大力宣传大蒜拌种剂即加拿大的阿卡迪安—海藻精:纯天然、无公害、速效、绿色植物营养促进素。
接下来县植保站等又要组织开会宣传大蒜拌种剂。
经销商朋友也东一场西一场的奔走着各个厂家的农药宣讲会,在众多农药生产厂家的激情宣讲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诱惑下,经销商也被冲昏了头脑,这么多厂家,如何选择好产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表示,选择某一大生产厂家,大厂家的产品质量信得过,虽然有时候药价贵点,但是只要能防病治虫,效果好,老百姓也会接受,因为药剂的效果是百姓关注的重点;也有经销商表示,今年先试验一下,宣讲的每个厂家的产品都少进一点货,看看到底哪家的产品质量最好,好的话明年就只卖谁家的了,因为农药生产厂家太多了,具体哪一家的药效好,只有用过之后才知道,所以只有这样了;也有经销商表示,他们卖的农药都是市里或县级的经销商直接送到家里的,到时候看看他们送的货,然后再做选择。
前景展望大蒜拌种剂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目前的部分人敢于尝试,那么未来大蒜拌种剂的使用者会不会越来越多,其发展如何?经过走访调查,可以看出,农民们对种植大蒜充满了热情。
种下的是大蒜,收获的是“金子”。
2010年大蒜价格大幅上涨,农民从中受益不少,一位在外打工、收蒜时回家了的蒜农说,看今年的大蒜行情,外出打工真不如在家种蒜。
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2010年种蒜一亩地净利润在6000元左右,而外出打工一个月的薪水是1000多元钱,除去生活费,在外辛苦一年能带回家的也就8000元钱左右。
他家里种了5亩蒜,净收入差不多3万元,比三口人在外打工一年挣的钱还多,所以家里的蒜地还是要好好管理。
中牟县姓李的一位蒜农说:“种大蒜二三十年了,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今年这么高的蒜价,前几年5分钱一斤,俺一亩地只能卖200块钱,还不够本呢。
今年这个行情还可以,明年应该也差不多,所以还要多种蒜,好好管理争取高产。
” 一位正在田间忙碌的蒜农告诉笔者:“今年的价格太好了,真让俺没想到,连小蒜薹都快变成金条条了,活了60多岁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好的价格,看来俺们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今年5月初新蒜上市时,市场上收购价格大都在每公斤4元左右,后期收购的蒜价已涨到每公斤将近9元,一名姓王的蒜农透漏,大部分蒜农都在储备蒜种,准备扩大种植。
而90%以上的经销商也表示大蒜拌种剂未来前景广阔!因此很多经销商也瞅准商机,开始倾情于大蒜拌种剂。
笔者19号参加郑州耕生植保技术有限公司在中牟县举行的阿卡迪安等的实用技术宣讲会上看到,五六十位乡镇、村级的经销商都早早的来到了现场,会议上认真的听着技术宣讲师关于大蒜抗重茬新技术的精彩演讲,会议结束后很多经销商朋友掏出厚厚的百元大钞当场订货,一会儿时间就售出去近3000套。
拌种剂的生产厂家又是何种态度呢?为此,笔者进行了电话采访。
菏泽三和农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目前是各类拌种剂销售的旺季,目前公司销售最好的主要是小麦拌种剂,虽然山东是最大的大蒜种植省份,但仍无法和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面积相比,然而就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大蒜拌种剂高控2号的销售情况还可以。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由于大蒜种植面积有限,因此大蒜拌种剂没有重点推广,主要推广小麦拌种剂。
拜尔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高巧拌种剂去年的销量就可以,今年宣传的也比较早,由于大蒜价格高,加上去年使用的效果基础,今年的销量也不会差。
总的来说,生产厂家也看好大蒜拌种剂的光明前景。
由于近两年,大蒜价格一直持续升高,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蒜的热情。
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大蒜的种植面积会更多,投入相对来说会增加,而由于重茬问题严重,如果不预防会导致大蒜茎基腐病、细菌性软腐病、叶枯病、大蒜根蛆、潜叶蝇等病虫害严重发生流行,烂根死苗现象普遍存在。
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大蒜产量,导致亩产量少则减产20—30%,严重地块则减产50%,甚至可能有绝收的现象。
同时大蒜品质下降,卖不出好价钱,到头来,蒜农们就白忙活一场,收入减少,有可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跟风意识,由于多数农民不相信厂家的宣传,只相信药剂使用发挥的实际效果。
去年有人种植大蒜用某某拌种剂,效果好,增产了,卖的钱多了,农民亲眼看到村上谁谁用了某某拌种剂,种植出来的大蒜就是好,植株健壮,长出的蒜又大,产量又高,所以心里的疑团解开了,拌种剂不是假的,是真的有效,今年也开始用。
一传十、十传百,今年用拌种剂的蒜农数量定会猛增,那么拌种剂应该畅销,所以在大蒜种植之前,赶快寻找好货源。
大蒜拌种剂一路走来,冷冷清清,备受人们的冷落,如今世界范围的各种灾害、流行疾病接连不断地发生,而不但味美且具有杀菌、消毒、防病作用的大蒜,已成为很多地方的宠儿,所以大蒜的市场行情逐渐改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化,对大蒜拌种剂由不闻不问到试用观察,未来有可能会成为农资市场的香饽饽。
常言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而“市场大了什么产品都有”,在这个鱼目混珠、傍牌现象明显的农资市场中,经销商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选准选对农药产品,提供给农民朋友货真价实的产品和服务,为自己赢取更多的天地。
农谚云:“七葱八蒜”,转眼又到了大蒜栽种季节。
希望蒜农们根据各地的特点,适期播种,科学管理,为来年的丰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