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试验

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试验


选择研究对象需注意:
1.统一、明确的入选条件和排除标准 2.干预试验必须证实确属对人体无害 3.研究对象需症状、体征明显,配合,依从性好 4.特殊人群(老弱幼孕)应排除
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 所有研究对象对研究知情认可。即了解研 究目的,研究过程,可能的收益和危害等。 研究对象者所控制的干预措施,措施 可以是疫苗、药物或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可 以是一种或多种措施,这些措施必须施加给至少 一组研究对象;
3. 每一个研究对象都必须是来自同一个合格总体的抽样 人群,并且被随机地分配到两组(或多组)实验和对照 组中;
4.必须有较严格的平行的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均衡可比, 这样才能将获得的实验结果归于所研究的措施;
• 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logical
experiment)研究,也即实验流行病学 (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是将满足实 验目的的人群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或不 同水平试验组),由研究者有控制地给予实验组 人群实验措施或称干预措施,随访并比较两组 (或多组)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结局,从而判断该 措施是否有效及效果大小。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是按实验方法,运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试验对象 (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前者某种治疗措施,不 给后者这些措施或给以安慰剂,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 的临床过程及转归,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 等指标,从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目的是评价临床治疗、预防措施的效果和病因研究。
5. 本质是实验而非观察,因为研究的措施是由研究者 加之于研究对象而非研究对象本身具有或者自然获得的。
与队列研究的异同
相同点: • 都属于前瞻性研究 • 都要求除研究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在各比较组要有可比性 • 都要求研究对象在研究起点时不具有且有可能发生研究结局
不同点: • 随机分组,人为控制 • 给予对照安慰剂或现有措施 • 验证病因假设能力比队列研究更强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是流行病学最重要的研究方 法之一。常用于:
• 生物制品预防效果和药物或新疗法的治疗效 果评价
• 非传染病和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研究
• 评价预防保健措施效果和保健工作质量。
起点
同质 总体
时间
试验组
出现结局 未出现结局
对照组
出现结局 未出现结局
收集资料的方向
比较
特征
1. 前瞻性研究,必须观察随访研究对象一段时间, 这些研究对象可以在不同时间进入研究,但是必 须有明确的观察起止点;
(1)对照(CONTROL)
对照的意义(1)
①区分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效应,是比较的必要基础
例: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 气候转暖,自然缓解 药物治疗
样本含量计算
• 连续变量样本大小的计算:HIV病毒负荷、血糖、血压、血脂和 胆固醇等计量资料
N 2 Z Z 2 2 d2
σ:为估计的标准差; d:为两组主要评价指标均值之差
二、 临床试验设计要素 效应指标(outcome)
➢临床试验结局——治疗作用和副作用 ➢结局变量的类型
选择效应指标应该注意的问题: 指标的关联性 指标的特异性 指标的客观性 指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分类
按研究场所划分 ➢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 现场试验(field trial)
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 个体试验(individual trial)
按所具备设计的基本特征划分 ➢ 真实验(true experiment) ➢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 即半实验(semi-
experiment)
实验流行病学优点
➢ 对结果可以进行标准化评价 ➢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好 ➢ 外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小 ➢ 可以验证因果关系
实验流行病学缺点
➢ 设计和实施比较复杂 ➢ 研究对象对一般人群缺乏代表性,影响实
验结果推论到总体 ➢ 研究对象的依从性不易保证,有时还会发
生医德方面的争议。
选择效应评价指标基本原则
客观–即选择客观的定性或定量的指标; 真实(敏感)-即选择真实性(敏感性)较高的指标; 可靠-即选择可靠性较高的指标; 方便-即选择易于观察和测量并且易于为受试者所接
受的指标。
3.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对照(control) (二)随机化(randomization)分组 (三)盲法(blinding)
临床试验
(CLINICAL TRIAL)
教学目标
➢ 掌握: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 熟悉:临床试验对照的类型、结果评价 ➢ 了解:临床试验的设计类型
内容
1
概述
2 临床试验设计的要素
3 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
4 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过程
5 常见临床试验方法
1. 概述
• 1919年, Topley提出了实验流行病学
13
研究对象 (病人)
实验组 (干预组)
对照组
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构示意图
有效 无效 有效 无效
临床试验的特点
• 以患者为研究对象 • 人为地给予干预措施 • 必须设立均衡可比的的对照组
临床试验的类型
• 随机化 • 随机对照试验(RCT)、半随机、非等量的、组群
• 非随机化 •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交叉实验、历史性对照研究、单病例随 机对照试验、析因试验、临床多中心试验
2.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三要素:1.处理因素;2.研究对象;3.实验效应
其他因素
处理因素
降压药
受试对象
高血压病人
其他效应
实验效应
血压值
二、 临床试验设计要素
处理因素(intervention)
即干预措施如:药物、疗法、手段等
选择研究因素应该注意的问题:
➢ 研究因素的性质和强度 ➢ 研究因素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研究因素的数量 ➢ 研究因素的标准化
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①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研究人群中疾病的治愈 率或有效率
②第Ⅰ类错误概率α ③ “把握度” ④单/双侧检验 ⑤分组情况
样本含量计算
• 非连续变量样本大小的计算:所谓非连续变量是指计数资料, 如治愈率、有效率、感染率、病死率等
N Z
2P 1 P Z P11 P1 P21 P2 2 P1 P2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