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硕士生考试《临床流行病学》部分历年考题精温州医学院硕士生考试《临床流行病学》部分历年考题精选选一、1990年某疾病监测点为了查实该地主要疾病的发生、死亡及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数据如下:1990年7月1日该监测点人口数9.5万;同年1月1日该点人口数9.2万;同日记录的恶性肿瘤病例62例,其中,当天新病例2例;199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0例,同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120。
请计算该监测点人群1)199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
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
答案:1990年恶性肿瘤发病率=180/9.5万=189/10万1990年恶性肿瘤患病率=180+(62-2)/9.5万=253/10万199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120/9.5万=126/10万1990年恶性肿瘤病死率=120/180+(62-2)*100%=50%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62/9.2万=67/10万二、2006年1月~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
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温州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
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
1)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规范的供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四格表。
2)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3)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4)该研究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根据以上资料,整理出四格表如下:表温州市100对口腔粘膜白斑病与对照的吸烟史2)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分析:x 2=(∣b -c ∣-1)2/(b+c)=(∣10-25∣-1)2/35=5.60,P<0.05结果表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关联。
3)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OR=c/b=25/10=2.5其意义为:吸烟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2.5倍。
结论:在温州市,吸烟可能是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2.5倍。
但尚需要进一步证实。
4)从案例中给出的部分研究背景资料看,此项研究病例和对照的代表性均不强,且存在着明显的偏倚。
如:仅选择一所医院进行研究,显然所收集的病例很难代表温州市口腔粘膜白斑病患者的吸烟暴露情况,当然对照也无法代表产生口腔粘膜白斑病患者的非病例对照病例合计吸烟不吸烟吸烟45(a)25(b)70不吸烟10(c)20(d)30合计5545100人群。
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对本病认识水平的不同,有部分患者很可能不会因口腔粘膜白斑病而就诊。
另外,选择牙周炎、洁牙等患者作为对照时,由于吸烟也是牙周炎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吸烟常常导致牙结石的形成和牙体着色,因此进行洁牙,这就有可能造成对照组中吸烟的暴露率明显高于温州市普通人群,从而导致吸烟和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的关联强度的低估。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增加病例和对照的代表性,克服不同的偏倚的影响,进行更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提高结果的可信程度。
三、在温州洞头县一农村用皮肤试验来筛检肝血吸虫病,试验结果见表试计算该试验的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及假阳性率四、有人用红外线扫描和X 线摄片两种方法在一批妇女中筛检乳腺癌,试验结果见表请问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所得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指数分别是多少?三、队列研究证明暴露因素E 是疾病D 的危险因素(RR =3,P<0.05)。
但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病例与对照组暴露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OR=1.1,P>0.05)。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因为患者在诊断出此病后往往会改变其行为习惯,从而使患者的暴露情况改变。
请问这属于哪一种偏倚?四、假设研制出一种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要评价此疫苗的效果,你会选择哪个人群作为你的研究对象?五、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体男医生肺癌的发病率为0.94‰,所有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1.30‰,非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0.07‰。
根据此资料请计算RR 值、AR 值?六、在一项200名病例与2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160名病例与5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其中病例和对照均有暴露史的对子为30对。
据此请计算出OR 值?七、将一群未患病的人根据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病因或暴露程度而划分不同组别,然后在一定期间内随访观察不同组别的该病的发病(死亡)率,以评价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请问这是哪种科研设计方案?试验肝血吸虫病合计有无阳性阴性117531708312320合计125365490试验结果乳腺癌红外扫描X 线摄片有无++4020+-1020-+3010--202450合计1002500八、将某人群内患有某病的人与同样人群内未患该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对某个或某些可疑病因的暴露有无和暴露程度,通过比较两组的暴露史来评价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请问这是哪种科研设计方案?九、在一项疫苗试验中,对随机选择的1000名2岁儿童注射疫苗并追踪观察10年,其中80%从未患病。
因此认为该疫苗的效果非常好。
谈谈你对这项研究结论的看法。
十、某医生利用钼钯射线法检查妇女患乳腺癌情况,结果如表,试对该方法进行评价十一、200位成年男性体格检查,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结果在110例冠脉造影显示狭窄的人中,心电图阳性58例,阴性52例;90例冠脉造影显示不狭窄的人中,心电图阳性7例,阴性83例。
试评价心电图运动试验用于诊断冠心病的真实性。
答案:灵敏度=58/110×100%=52.7%假阴性率=1-52.7%=47.3%特异度=83/90×100%=92.2%假阳性率=1-92.2%=7.8%约登指数=52.7%+92.2%-1=0.449十二、为了研究新生儿出生缺陷与服用某种药物的关系,有研究者利用病例对照研究在某医院得到如下资料:病例组共67例出生缺陷病例,其中服药人数59例,未服药者8例;对照组共61例无出生缺陷病例,其中服药人数28例,未服药者33例。
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价服用某种药物与出生缺陷的关系?十三、试以糖尿病为例,简述疾病的多因观念?并谈谈你对循证医学的看法!十四、请写出评价筛检或诊断试验真实性、可靠性的常用指标及其相互关系?十五、某学员队突然出现许多以发热、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人,其中多数人已住院治疗,且病人还在该单位继续发生。
假如你作为流行病学工作者,当如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钼钯射线法病理活检法合计阳性阴性钼钯射线法阳性9001001000钼钯射线法阴性1009001000合计10001000200病人非病人合计阳性阴性585278365135合计11090200是否服药病例对照合计服药未服药59828338741合计6761128十六、一项探讨儿童白血病病因的研究中,研究者从肿瘤登记处获得100名白血病儿童,从病者邻居中选取20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
研究者调查得知患儿与健康儿童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别有40和20名做过放射检查。
问:这是何种病因研究方法?何种设计类型?列表计算研究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并解释结果。
十七、元旦某大学学生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爆发,现要你主持这起事件调查,请你列出调查步骤以便实施调查研究十八、为观察丹参静脉滴注是否可以降低急性心梗的病死率,研究者将入院的急性心梗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住院病死率是否不同。
问:该研究属于何种科研设计方案?为什么?十九、某作者欲研究年龄是否系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因素,该医院自1990年以来入院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该按年龄分三组:甲组<60岁,乙组60~70岁,丙组>70岁。
1990年以来该院急性心肌梗死均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
作者统计三组住院病例病死率,结果发现丙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年龄越大心肌梗死预后越差。
问:该结论是否可信?为什么?答案:该结论可能存在问题,因为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不仅和年龄,还和心肌梗死的面积、部位、有无并发症等有关,因此如不进行分层分析,很可能存在混杂偏倚二十、某市白血病协作组欲研究急性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29家医院收集1984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某市住院新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时间从确诊日起至死亡或随访结束日(1996年12月31日),失访率为10.8%。
共收集急性白血病1028例,其中5年长期生存150例,5年长期生存率(寿命表法)为18.6%,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为1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28.1%,AML中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期生存率较高。
问:请分析该研究的起始队列,研究对象是否能代表目标人群及随访是否完整?答案:该作者采用的是统一的起始点,自急性白血病确诊日计算生存时间,且都是新发住院病人,不存在杂乱的零点时间。
研究对象虽然不是从目标人群随机抽样而来,但由于参加协作组单位有29家,研究样本数达1028例,样本量大,因此基本上能代表某市急性白血病例的情况。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因此随访时间长短不一,1994年12月31日登记的病例,随访到1996年12月31日,只有2年时间,作为5年生存率分析,随访时间显然不够。
失访率10.8%,属于可以接受范围。
二十一、如何能早期发现乳腺癌,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