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种侵害,中学生如何保护自己(一)遇到坏人怎样保护自己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会识别身边的好人与坏人,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更显重要。
坏人,一般是指品质恶劣的人以及进行抢劫、盗窃、诈骗、杀人放火、流氓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活动的犯罪分子。
从表面上看,坏人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坏人脸上没有写字,坏人没有一定的模样。
坏人做坏事时,总是事先选择好作案的时间,以便能达到目的,不被人发觉,而且易于逃跑。
1、一般来说,坏人绑架拐卖儿童多发生在学生上下学的途中、中午家中没有家长,以及学生傍晚单独外出玩耍时。
而侵犯女生的犯罪分子则往往选择在清晨、黄昏或深更半夜,也有时趁白天家中无人,尾随入室。
入室盗窃、抢劫等往往选择父母上班时间或白天家中无人时。
2、学生外出旅游时,遭抢劫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坏人作案前,善于伪装。
实施不同的侵害,方法也不尽相同。
可能以如下方式接近中小学生,并趁其不备加以侵害,假装遇到困难,向中小学生求助。
如:问路、帮助找人、帮忙拿东西等。
谎称孩子的家人受伤、生病住院或者称是家长同事、朋友,有紧急情况,代替其来接孩子。
假装学校教师、警察或其他执法管理人员,声称中小学生违反校规、犯法等,强行带走,进行绑架,或抢劫学生钱财,对女生非礼等。
伪称是推销员、送货员、水电工、修理人员等要求孩子开门。
故意施以小恩小惠,以糖果、食品、玩具、钱物以及做游戏等名义来诱骗中学生。
请您顺便搭车或带您出去玩等趁机拐走。
(二)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平时一人在家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防护栏。
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千万别忘记锁门,防止盗贼潜入。
钥匙要保管好,小学生不要把钥匙挂在脖子上,要注意放在衣服里面,不要露在外面,以防坏人跟随入室。
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明来意,对不熟悉不认识的人,不要开门。
如陌生人以修理工、推销员的身份要求开门时,说明家中不需要,请其走开或寻找一些借口,请其不要打扰。
当坏人欲强行闯入时,可到窗口、阳台等向外高声喊叫,或称去打报警吓跑坏人。
报警是110。
(三)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呢?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去处告诉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
1、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
不单独与素不相识的人同乘无人看管的电梯。
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不单独行动,要与同学、朋友等结伴同行。
2、不搭陌生人的便车。
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馈赠。
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一人独处空屋时要关好门窗。
3、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
陌生人佯称家中有紧急事情时,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
4、为避免路上被劫尽可能与同学、朋友结伴同行。
5、穿着打扮要朴素,不戴名牌手表,不穿名牌衣服等。
晚上、清晨外出时要走灯火明亮、宽敞的街道,不要走偏僻的小径或荒地。
6、不要到银行取存款。
必要时,可把积蓄的钱交给爸爸、妈妈,请他们替你保存。
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放到书包里,应放在衣袋里。
这样,即使书包被抢也能进入家中。
证件、地址、通讯录等也不应放在书包里,以免落入坏人手中,招致无谓的麻烦。
7、外出旅游时,不能随意和同车旅客或同房间的人同吃同喝,即使对方特别热情,也要婉言绝,以免坏人利用这种手段下麻醉药害人。
携带钱财时要隐藏好,切忌招摇过市。
(四)怎样避免斗殴的发生1、为人处事要正直、诚恳,凡事多为他人着想,要主动疏导缓解紧关系,应"和为贵",以较高的姿态,主动讲和或检查一下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即使有理也要先把矛盾缓解下来,等对方心平气和后再细论对错。
双方矛盾无法自己调解时,可以请老师、家长、朋友出面进行调解。
2、不要过分强调与某人或某几个要好,排斥他人。
受到他人无理嘲笑、批评或谩骂时,要心胸豁达,能忍耐。
切忌情绪激动、过分生气而失去理智,与人发生争吵。
路上遇到不良少年打架斗殴或无事生非时,不要围观看热闹。
应该尽快离开现场,并且打110报警报案,或请老师进行处理。
3、遇到流氓不讲理以及酗酒的人,要尽量避开。
不要和这种人正面冲突,以防殴斗、伤害的事故发生。
4、在校或学校附近,如果发现同学之间或同学与社会上的人打架,应立即报告老师。
5、交朋友要慎重,不要参加任何帮派组织。
不要深夜在外游荡。
在公共场所要讲究社会公德,不可旁若无人地高声讲话、嘻闹,以免引起他人反感而导致争吵斗殴。
不出入电子游戏机室、地下舞厅、酒吧、台球室等场所。
(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火灾报警:牢记火警“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拨打。
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是×××××××。
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特别告诫大家对于特种千万不可以乱打。
2、体育课上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安全,不同的训练容,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
跳远时,要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
在短跑训练中也要按规则进行,因为人在向终点冲刺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如果不按规则、各行其事,就有可能被撞伤。
3、日常饮食不慎,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如腐烂变馊的食物中含有毒素,人吃后易引起恶心、腹痛、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我们在日常饮食中一定多加注意。
如食入后有不良反映,一定要立即送医院治疗,平时不能买无证流动摊点的食物,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东西。
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注意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
知道120急救,认识防毒标志。
4、防雷电:知道打雷下雨时,不能在大树及高大的建筑物下避雨;不在雷雨天看电视,打。
大水时,知道抓住能浮起来的物品,或上树或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遇险时,报警110。
5、在有的学校门口,经常有些过早辍学而走上社会的青少年游来晃去.他们往往采取围堵和威逼的方式,对中小学生实施抢劫,搜身..有的中小学生甚至被逼定期交纳"保护费".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该怎么办.?我们应该 1,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打110报警。
2,先稳住他们,之后打110。
3,发现可疑人员,因赶紧去人多的地方 4,.先假装顺从,并注意观察这些人的外貌、口音、特征等情况,找一个机会逃脱并拨打110报警。
或到人多的地方大声呼救。
(六)青少年如何保护自己1. 什么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生活中,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给予保护外,更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指未成年人应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自觉与社会各方面的保护相配合,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 青少年怎样才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1)认真学法,依法自律。
(2)要有理想、守纪律,自强不息,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3)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4)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规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万花筒,既绚丽多彩,又不时滋生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
我们只有掌握了自护武器,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会分清是非,识别善恶,远离危险,拒绝诱惑,自觉学法、懂法和守法。
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
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
3. 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在我国,未满 18 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国国籍的婴儿、幼儿、儿童、少年和未满 18 周岁的青年,不论男性、女性,健康的还是残疾的,在校的与不在校的,婚生的与非婚生的,都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4. 未成年人寻求自我保护的方式通过非诉讼途径加以解决,它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通过非诉讼途径以及其他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时,就要勇敢地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它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途径,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保障。
(七)青春期的自我保护教育一、提出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的背景1、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与学校教育程式化,造成学生在自卫认识和能力方面的严重欠缺。
总体上说,社会制度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光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但是,毋庸讳言,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阴暗角落、污秽潜流、颓废思想、丑恶现象。
转型时期的社会,人际关系中冷漠心态渗透到社会各层面,社会道德的滑坡提醒着教育者,学生的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必须加强,可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容,特别是德育容明显落后于发展变化的现实,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有明显脱节的地方,老师讲的和学生看的不对号。
因此,造成学生在自卫能力方面的真空状态。
女学生放学,走出校门会发现有专门等侯的社会男青年上前攀谈交朋友;小男孩上学途中会有小痞子缠住勒索钱物;营业性舞厅和电子游戏厅吞噬少年们宝贵时间;很可能某陌生人递过来的冰激凌,就改变了好奇贪嘴的孩子行路方向;当姑娘因期中成绩不佳不敢回家,会在街心绿地的石凳上发呆,一位"善于微笑"的人走来开导她,居心叵测的微笑扭转了姑娘生活的轨道;瘦弱的小男孩走在僻静的胡同,突然遭遇坏人的暴力,他有足够的镇静和智谋应付吗?如果同学间暗自传阅黄色手抄本小说,如果同学相约到谁家欣赏一盘"特刺激"的录相带对于这类诱惑,学生们自觉抵制吗?--这些教育容,生活中可能遇到,而课本上恰恰没有讲到。
2、孩子们性发育的提前与社会化的滞后,形成了他们即好奇又幼稚的一组危险的矛盾。
近年中学生里的青春期发育状况调查问卷结果是:男孩首次遗精平均年龄14.37岁,女孩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是13.09岁。
和二十年前比,性发育呈提前趋势,性心理发展也有前倾,性的种种尝试也在悄悄进行。
他们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却仍旧保留着依赖成人的习惯;有明显的成人感,还处在小孩的身分;有着闭锁的心世界,渴望着人们的理解他们纵向人际关系渐渐松解,力图摆脱成人束缚,而横向人际关系渐渐密切,同龄人交往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好说好动,精力充沛,又因认识水平低,常常违反常规,做出错事蠢事,他们渴求友谊,又不会择友,常被哥们义气所左右;特别是青春萌动,产生了性的冲动,人们形容十三四岁的孩子是"十字路口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