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课总结

国学课总结

国学课工作总结
按照本学期国学课教学计划,国学课程的内容是《弟子规》上半部内容讲解和历代美文欣赏。

为了顺利完成讲授任务,我在本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备课
为了构建合理的国学教学模式,我认真备好每一节国学课。

课前,我在网上广泛收集《弟子规》的注解、视频及启示,了解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中提到的各类知识。

在自己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构思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过程,力求让每节国学课都生动活泼,使学生兴趣盎然。

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精彩的故事视频引入,诵读中的各种背诵竞赛,让学生讲自己搜集的经典故事等等。

让备课这一环节有效地提高了自己国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让学生更加喜欢国学课,喜欢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

二、双管齐下
国学教育课堂面貌已经历了两次变革:
(1)趣味化诵读
为了激发孩子们国学兴趣,我采取了多种激励方式。

比如:视频领读,学生跟读;“小老师”带读,学生全体齐读;还有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男女生赛读,同桌拍手读等。

另还将背诵内容融于各种游戏活动中。

这样变换各种方式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

(2)讲授方式
随着诵读的积累,孩子们渐渐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诵读,他们对字
面的意思有了兴趣,甚而对文化传统产生好奇,因此讲解顺势而行。

课堂主要融入了以下内容:
国学经典:
《弟子规》、《论语》、《孟子》、《诗经》
辅助教学内容:
礼仪训练静定训练与儿童礼仪
故事动画《中华德育故事》、《弟子规故事》、《三字经故事》、《千字文故事》、《二十四孝故事》、《中华勤学故事》
中华书局各类注解
情景互动:把经典内容融合在生活中,以情景剧来互动,深刻体会。

(3)课堂特色
1、礼仪风俗、人文智慧、历史圣贤典故、伦理道德的浸泡式学习,并以趣味性、讨论性、引导性贯穿于国学课堂。

2、经典诵读、注释翻译、情景互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文化涵养,增进记忆力、认知力、表达力、逻辑思维力、为人处事能力、自省力的全面发展。

3、故事讲解、演讲故事、培养学生自信力,增强语言力、文辞力、写作力、演说力、领导力。

4、舞蹈话剧、肢体协调、在境教的氛围中“言传身教”学习“仁德”教育。

5、三“圣贤”(学习圣贤、立志圣贤、行为圣贤),与父母正确的教
育观、促进家庭和谐。

(4)教学远期效果
学好国语培养汉语学习兴趣夯实文辞驾驭能力
以知促行具象经典知行榜样尊长睦友敬事为仁
积知成智积流成海敏而能思集腋成裘勤而好学
气质涵养腹有诗书气自风华汲古纳今品自高远
本学期我借助经典国学在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撒经典的种子,垦荒植绿,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成长,在诵读中进步,在诵读中体会快乐。

他们的记忆能力,思考能力也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不断进步。

先贤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相信,随着我校国学课教育的深入开展,在校长的领导下,我会继续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着手工作,一定会逐渐开创出沈铁实验小学的人文风光,为学生道德观念的养成,文化基础的奠定作出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