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思考【摘要】百年大计,质量为本。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通过论述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对提高房屋质量重要意义,从建立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工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建筑材料采购、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控制以及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建筑工程应当具备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体现。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建成后的项目直接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去,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
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尤其是不可控因素多,所以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因为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非常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很多,如材料、设计、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地形、地质、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况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每一个项目都处于不同的地点和环境。
例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
工程项目建成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可能实行“包
换”或“退款”,这样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更显得极其重要。
那么如何搞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呢?
一、建立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工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为了有章可循地进行质量管理,很好的利用is09000 族标准来进行是现代建筑企业的基本要求。
is09000 族标准,它强调要素管理,突出了《质量手册》这纲领性文件和程序文件及业务证书的质量保证体系作用。
项目经理要严格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做好质量控制。
并要建立“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全面实行优质优价和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规定”;“消灭质量通病措施”等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并把功夫下在落实上,追求实际效果。
项目经理部建立一整套质量控制规章制度,旨在严密对人的控制,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
对施工材料控制,主要是严格施工原材料、预制构件等质量检查,对施工机具控制,就是正确选择、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方法控制,是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环境控制,主要是对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的了解和掌握。
二、重视采购工作,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建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就不可能建造出优质工程。
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
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采购程序的要求执行,最好从指定的合格物资供应厂
商名册中选择厂家进行采购,并保存好进货检验记录。
对“三无产品”坚决不能验收入库,以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危及工程质量。
要保证工程优质,那么凡承建的工程必须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
因此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我们尤其要把好采购关。
1、首先要优选采购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
采购员应挑选那些诚实守信,事业心强,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担任。
2、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
广泛调查,全面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去自由市场采购,则应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厂址下落,有社会信誉的产品。
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材料成本。
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
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决不得使用,凡发现有材料质量问题应追踪到底。
为了把好材料关,要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三、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控制。
1、监督检查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试验仪器、测量仪器是否齐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2、监督检查各级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正常;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和质检员是否到位, 有无更换现象; 工程款是否挪用, 是否有转包和未经业主许可的分包现象; 是否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3、对工程质量隐患和不合格工程及时提出监督意见, 并认真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对质监通知的落实情况。
责任单位要重视和落实监督工程师通知中所提出的问题, 及时将整改后的书面信息反馈质
监站。
4、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项目进行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巡视检查。
按照相关规定, 作好项目三个关键阶段专项检查。
5、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 把工程质量抽检情况、不合格工程整改情况、隐蔽工程的质量情况、大的工程设计变更情况及有关照片存档。
监督过程中的检查资料是建筑工程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6、参加工地例会, 听取监理、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情况, 公布监督检查结果, 并提出建议和要求。
参加项目公司组织的工程质量检查评比活动。
四、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应强调建立施工现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落
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该体系由质量检验和工序管理两个方面组成。
质量检验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检验, 工序检验和竣工单位工程质量检验。
工序管理主要是建立质量管理点, 消化工艺文件, 严格工艺规律, 进行工艺分析, 管好人、机、料、法、环境诸因素中的主要性要素, 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 做好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即
施工准备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控制。
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 应强调质量目标责任制, 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都有质量
保证职责, 任何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
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这里所讲的“责”是指保证质量的职责。
应当以职论责或岗位论责。
“权”是指完成质量控制任务所需要的权限, 它是实现质量承包责任的保证。
“利”是指完成质量职责后根据成绩给予的报酬和激励。
如发生工程质量事故, 造成浪费、返工、修补等, 给用户或下一道工序造成损失的, 要给予惩罚。
“利”必须落实, 奖励能激发进一步提高质量的积极性。
(2)质量承包必须有明确的对象和目标。
责任目标可以文字表达, 也可以定量表达。
(3)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所有人员, 不论是哪个岗位,均应承担质量保证任务, 尤其是项目经理, 必须承担质量保证责任。
(4)质量承包的内容随工程的进展而变化, 考核标准也随之变
化, 从而使保证工程质量的工作水平随着质量控制的展开呈逐渐提高的趋势。
(5)各质量目标责任人的责任目标应互相关联, 形成体系。
做到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检。
(6)质量目标责任制要征求执行人的意见, 然后由质量管理人员同目标责任人签订责任状。
五、结束语:
建筑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保证。
在工程施工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做好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策划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席文斌《对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认识》山西建筑 2004。
[2]全裕利:《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3]陈奕涛《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广东建材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