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年级考点
种植业
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绿洲农业)
河谷农业:藏南谷地、
湟水谷地
能 源
石油、天然气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地形特点
以平原、高原为主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特征
流量较小,汛期短,冬季结冰
流量大,汛期长
典型植被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特点: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
(4)、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时间分布上是夏秋多,春冬少;空间分布是南多北少。
(5)、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①三峡水利枢纽②南水北调工程
>0℃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河流水文
汛期短,有冰期(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含沙量大
汛期长,不结冰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小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一年两到三熟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森林植被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区域特征
干 旱
高 寒
河流
多内流河(如塔里木河)
长江、黄河、 澜沧江
植被
由东至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
高寒草原
牧
业
牧 区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牧 场
温带草原牧场
山地牧场
高寒牧场
畜 种
三河马、三河牛
细毛羊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上游:源头---(内蒙古)河口镇,主要特征是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缓
中游:河口镇—(河南)旧孟津,特征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
下游:旧孟津—山东入海口,特征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成”地上河”
(5)、开发利用:长江干支流上游的水能开发,先后修建了二滩、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中下游的航运。
黄河主要是上游河段的水能开发,先后修建了龙羊峡、李家峡等多个水电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台湾海峡加大
或者形成就叫台风,每年都有几个台风,最近几年99年大台风杀伤力超强
②地震,福建地处板块断裂带,台湾海峡一带易发地震
③暴雨,厦门地区雨水充沛,降雨量大,如果不正常暴雨也容易
区域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以高原、盆地为主
以高原、山地为主
(2)、我国人口在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由于已形成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增长仍较快
(3)、我国人口国情: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②我国人口增长过快。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人口问题。④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4)、我国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④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⑤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⑥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⑦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⑧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⑨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上海、马鞍山、大冶、攀枝花、鞍山、白云鄂博
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3)、学会使用火车时刻表,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学会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线路。
2、文化特色
根据有关各地区风土人情的图片资料,了解其地方文化特色。
(四)、地理差异
1、秦淮线南北两侧对比
以北
以南
一月均温
<0℃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公割的神圣领土。
(2)、以(四川、新疆)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厦门地理(约10分)
阅读厦门市地图,记住六个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和轮廓。
1、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油料作物
花生、大豆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典型水果
苹果、 柿、枣
柑橘
传统饮食
面食
大米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传统运输
马车
船
体育项目
溜冰、滑雪
游泳、龙舟赛
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
⑩农业:小麦主产区(北方旱作农业)与水稻主产区(南方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后附图
能够分析反映四大地理单元自然景观特色的资料
3、认识区域(以福建、台湾、北京、香港、四川、新疆为例)
(1)、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以福建、台湾为例)
B中线:由前期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引水,后经三峡水补充,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C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顺黄河而下,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④“中线工程”与“东线工程”的优缺点
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又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可以节约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但在逐级提水的过程中,要消耗能源,水质较差,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调往北方。
(2)、我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四海一洋:自北向南为渤、黄、东、南四海,洋为太平洋
主要岛屿:台湾岛(第一),海南岛,崇明岛
海峡名称: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4)、熟记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分布位置、轮廓图。
2、人口与民族
(1)、我国人口总数:
(3)、长江主要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主要特征是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湖北)宜昌—(江西)湖口,特征是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江西)湖口—入海口,特征是江阔水深,流缓,少支流
(4)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地形区。
2、自然灾害
①台风,台湾海峡是个多台风地带,台风在国外叫飓风或热带风暴(低级别),因为经过
④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半干旱和干旱草原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分为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优良畜种: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牧区(牦牛);西藏牧区(藏山羊)
并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牧区的位置
(2)、运用资料说出钢铁工业的地理分布:
中线工程可以利用地势特点,实行自流引水,水质好,但由于要穿越山地,工程量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多。
⑤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的重要意义
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局面
(三)、经济与文化
1、经济发展
(1)、运用地图分析我国农业分布概况
①粮食生产:北方旱田,南方水田(秦淮界)
小麦分布: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春小麦)、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6)、河流整治: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中游地区的河道整治,下游地区的航道疏通等。
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和下游地区疏通河道,加固大堤等工程。
2、自然资源
(1)能够辨别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例(水,森林,土地,鱼,太阳能)
非可再生资源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在较短时间内不能再生的资源(例石油,铁矿,煤等)
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6)、根据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情民俗,服饰的图片,资料,判断主要的少数民族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1)、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记住主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水稻: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泛地区
棉花: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疆地区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②我国农业成就
A我国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B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③我国农业发展前景:科技兴农,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的分界线。
②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
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三、中国地理
(一)、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10分左右)
(1)、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的经度差是60多度,换算成距离约5000千米。
最北端与最南端的纬度差将近50度,约5500千米。
a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b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