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字翻译

字翻译

字翻译9.白:1.苍颜白发(白色)欧阳修《醉翁亭记》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

2.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告诉,禀告)《孔雀东南飞》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公公婆婆,趁早打发我回娘家。

公:称丈夫的父亲。

姥:年老的妇人。

宾语前置,“及时遣相归”,此处“相”偏指一方时为人称代词。

3.不知东方既白((天)亮)苏轼《前赤壁赋》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既:…之后,已经。

4.世以清白相承(纯洁)司马光《训俭示康》(我)世代都凭借清廉纯洁的家风相互继承。

清白:形容词作名词,清廉纯洁的家风。

省略句,省略主语。

5.唯见江心秋月白(皎洁)白居易《琵琶行》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皎洁的秋月影。

唯:只,独有。

6.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手(洁白)司马迁《屈原列传》又怎么能够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安:怎么。

能:能够。

皓皓:莹洁的样子。

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7.罪白者伏其诛(清楚)《汉书?贡禹传》清楚自己罪行的人服从自己所受的惩罚。

伏:屈服,服从。

诛:惩罚。

8.是其所以名声不白,徒与不众,光辉不博也(昭著,显著)《荀子?尧问》这就是他声名不显著,门徒不多,闪烁耀目的光芒不够大的原因。

所以:…的原因。

徒与:门徒,党与。

众:众多,多。

光辉:闪烁耀眼的光芒。

博:大。

9.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徒然)李白《越女词五首》两人相对(一夜),月亮还未落下,在白色的(月色照着大地为白色)地上肝肠寸断。

堕:落,掉。

10.大白若辱,威德若不足(纯真)《庄子?寓言》夸大纯真就像是受耻辱,威严、德行好像不够。

大:形容词作动词,夸大、尊大。

足:够。

11.然而燕杀不谊,白不辜,真古豪也(使动,使…清白)沈亚之《冯燕传》虽然如此,但是冯燕杀不讲究交情的人,使无辜的人清白,是真正的古代的豪杰啊。

然而:虽然如此,但是…谊:形容词作名词,讲究交情的人。

辜:形容词作名词,无辜的人。

12.犹彼白而我白之(意动,以…为白,认为…白)《孟子?告子上》好比他(肤色)白,我便认为他(肤色)白。

彼:他,他们。

13.令人户白纳(平白地)欧阳修《乞放牛皮胶鳔》命令人们按户平白地交纳税钱。

14.令要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辩白)《吕氏春秋?士节》现在要是您被怀疑,我将用死来辩白。

被动句。

15.言神仙黄白之术(白银)《汉书?淮南王刘安传》说神仙有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

黄白:黄金和白银。

相传道家有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

指道家的炼丹术。

16.使其事白,固有补于天下,不独一时为宗旦发也(明白)曾巩《与孙司封书》如果孔宗旦的事情能辩白昭雪,一定有益于天下,而不仅仅是为孔宗旦争这一时的功劳啊。

使:如果。

固:一定。

17.怿(人名)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禀告)(高考试题)桑怿禀告县令说:“我愿意往来乡里察访不法之徒。

”察:调查,察访。

奸:邪恶诈伪的人。

10.败:1.齐师败绩(打败仗)《左传》:《曹刿论战》齐军打了败仗。

败绩:大败。

2.干若败絮(破旧,破烂)刘基《卖柑者言》干枯得像破棉絮一样。

省略句,省略主语“柑”。

3.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破,破旧)蒲松龄《促织》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开石头,打开洞穴。

堵:墙壁。

4.败家丧身(使动,使…衰弱)司马光《训俭示康》使家境衰弱,使自己丧命。

丧:使动,使…丧失,使…丧命。

5.以侈自败者多矣(败坏)司马光《训俭示康》由于奢侈而自己招致失败的事例还很多。

以:由于。

6.于是从散约败(毁弃,败弃)贾谊《过秦论》于是合纵盟约失败了。

7.然而成败异变(失败)贾谊《过秦论》虽然如此,但是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变化。

然而:虽然如此,但是。

异:不相同,其他。

变:更改,变化。

8.败秦师于殽(使动,使…败,把对方打败)《左传》:《秦晋殽之战》(晋军)在殽山打败了秦军。

省略句,省略主语;介后,于殽败秦师。

9.反欲斗两主,观祸败(祸灾)班固《苏武传(节选)》反而想要使汉帝和匈奴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

10.其所以摧败零落者(毁坏,摧毁)欧阳修《秋声赋》它所用来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

零落:草木凋落。

11.丰年补败(歉年)《课传?庄公二十八年》丰收之年弥补歉年。

12.鱼馁而肉败,不食(食物变质变味)《论语?乡党》鱼腐烂而肉变质,因此不吃。

馁:鱼腐烂。

13.与秦军战,打败之(使动,使…败,把对方打败)《汉书?高帝纪上》与秦国军队打仗,把秦军打败了。

14.一夜将愁向败荷(凋残,衰落)李商隐《夜冷》诗一晚带着愁绪,面对着凋残的荷花。

将:携带。

向:对着,朝着。

15.商、农、工、贾不败其业(败废,荒废)《大传?宣公十二年》商民、农民、工民和做买卖的人不荒废自己的职业。

四民:士、农、工、商。

贾:囤积营利的商人,和贩运的商人相对,即行商坐贾。

16.诸侯之行恶,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灾,灾祸)《礼记?经解》诸侯的行为罪恶,然而增加疆界侵略山陵的灾祸便兴起了。

倍:增加。

畔:界限,疆界。

侵:侵略,进攻。

陵:大土山。

17.行春令,则虫蝗为败(害,危害)《吕氏春秋?孟夏纪》春天的气候,那么虫蝗是危害。

春行春令:春天的节气来的是春天的气候。

虫蝗:以蝗为主的危害庄稼的虫类。

11.拜:1.子墨子起,再拜(跪拜)《墨子》:《公输》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次。

《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所记,故称在“墨子”前加上“子”。

前一个子表敬称,后一个子是先生的意思。

2.上堂拜阿母(拜见)《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刘兰芝)走上厅堂拜见婆婆。

省略句,省略主语。

3.拜相如为上大夫(授予官职)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授予蔺相如上大夫的官职。

4.谨拜表以闻(呈上)李密《陈情表》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谨:表示郑重和恭敬。

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省略句,省略宾语“之”,“谨拜表以闻之”。

5.三年拜君赐(拜谢)《左传》:《秦晋殽之战》三年后将要来拜谢晋军的恩赐。

6.于是辞相印不拜(接受官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却相印,不接受官职。

7.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拜谢)《吕氏春秋?察微》子路救了一位溺水者,被救者用牛来感谢他。

介词结构后置,“以牛拜之”。

8.敢不拜教(拜受)《国语?鲁语下》敢于不拜受教诲。

敢:敢于。

拜教:拜受教诲。

9.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使动,使…拜服)《左传?昭公十五年》王朝的威德还没到,却使戎不停地拜服,他们凭什么进献武器呢?王灵:指王朝的威德。

及:到,至。

暇:空闲。

宾语前置“以何”。

10.乃召晖(人名,朱晖)拜为郎(授予官职)(高考试题)于是召朱晖授予郎的官职。

郎:封建时代的官名。

11.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接受官职)(高考试题)特此接受陕西行台忠丞的官职。

特:特此,特地。

12.包:1.包举宇内(名词作状语,像用包裹)贾谊《过秦论》像用包裹一样囊括天下。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

2.包九夷,制鄢郢(据有)李斯《谏逐客书》据有九夷,控制鄢郢。

“包”,这里有并吞的意思。

“九夷”,此指楚国境内西北部的少数部族。

3.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包围,围绕)《水经注?河水》河水分流了,绕过山流淌下去。

4.况圣朝包戈,当以文德怀抚北夷(裹)司马光《辞棉馆劄zha子》何况圣朝把武器裹扎起来,应当用文德来安抚北夷。

包戈:把武器裹扎起来。

怀,抚:安抚。

5.皆包在诸谷中(包容)沈括《雁荡山》都包容在众多山谷之中。

诸:众,多。

6.五官掾yuan献橘数包(量词)《后汉书?杨由传》五个官员进献了几包橘子。

掾:属员。

7.豺狼野心,潜包祸谋(掩盖,隐藏)《后汉书?袁绍传》(曹操)有豺狼一般的野心,隐蔽着祸心隐藏着阴谋。

省略句,省略主语。

13.报:1.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答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以(我)只是简单地向上答报,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宾语前置“辨自”。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报告,此指上报)蒲松龄《促织》(成名)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

省略句,省略主语。

为:表被动。

3.似报主知(报告)蒲松龄《促织》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

4.今日旦报府(通“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吾今且报府(我)现在暂且回太守府里办事。

省略句,省略主语焦仲卿。

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答复)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者人”。

6.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报复)贾谊《过秦论》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7.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答)李密《陈情表》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8.东野之书,耿兰之报(动词作名词,书信)韩愈《祭十二郎文》东野的来信,耿兰的书信(报丧)。

9.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答复,回信)司马迁《报任安书》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绐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10.报而罪之(断狱,判决罪人)《韩非子?五蠹》判决罪人并且惩罚他们。

罪:名词作动词,惩罚,惩处。

11.言必有报,说必责用也(合,符合)《韩非子?八经》对臣下的言论必然要进行复核,对所说的话必然要责求实际效用。

责,本义索取,引申为要求的意思。

12.书奏,报,归田里(皇帝对臣下奏章的答复)《后汉书?马援传》写奏疏,皇帝答复后,返回到故里。

省略句,省略主语。

13.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报复,复仇)《左传?隐公五年》郑国人进攻卫国的郊外,来报旧仇。

牧:郊外;东门之役:《春秋》记载,公元前719年,春夏之交,"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左传》解释说"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这个战役是整部《春秋》第一次记载诸侯联军讨伐一个国家的战役,左传称之为东门之役,后因以"东门之役"指旧仇。

14.韩昭侯使骑于县,使者报(返回)《韩非子?内储说上》韩昭侯派人到县里骑马巡视。

使:派遣。

省略句,省略“之”,“韩昭侯使之骑于县”。

介词结构后置,“使之于县骑”。

15.阴惠,天地报其德(报应)《论衡?福虚》暗中做了好事,天地会报应他的德行。

阴:暗中。

惠:恩惠,这里是好事的意思。

16.故田猎取禽以报百神(祭祀)曾巩《本朝正要策?祭諎》因此在田地里捕捉禽兽来祭祀百神。

故:因此。

14.暴:1.并皆暴犯百姓(侵害)刘义庆《周处》(蛟、虎)一起都侵犯百姓。

并:一起。

暴犯:侵害。

省略句,省略主语。

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突然)蒲松龄《狼》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通“曝”,晒)《孔孟论学》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

宾语前置。

4.诛暴秦(残暴)司马迁《陈涉世家》讨伐残暴的秦国。

5.性行暴如雷(暴躁,急躁)《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性情行为暴躁如雷。

省略句,省略主语。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曝”,晒)《荀子》:《劝学》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

虽:即使。

有:通“又”。

7.暴霜露,斩荆棘(显露,暴露,意译“冒着”、“顶着”)苏洵《六国论》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