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

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

新时期文学的翻译与研究

文革结束后中国作家们从红色文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而文学再生
自始至今也已经过了30品是大学二年级时购买的教材刘心武的《班主
任》。当时莫说四人帮,就连文革是什么概念我都不清楚。在解读新时
期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一边苦读博学,一边加深自己对中国当代文学
的认识。通过阅读那些文学作品,我慢慢从中认识到了中国各种各样的
现实。身为一个目睹中国发生的过各种巨变的人,对于30年流逝的岁月
有非常深刻的感慨。之后,又赶上了改革路线浪潮下脱颖而出各种形态
的文学作品,可以说现在正是文学界与出版界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
在这个轰动的情况中找不到出路。
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与出版界对中国这个新动态十分关注,30年
来不断地翻译与介绍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从一份最全面的参考资料日本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后述)于2007年12月出版的《中国新时期文学日
译一览》中,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动态。这是一份贵
重的资料,它网罗了从1976年至2007年6月之间在日本出版的中国当代
文学的所有作品。
当我再次阅读这份资料时,我为新时期文学的介绍与其对应之早而
感到惊叹。我开头所说的《班主任》原作发表于1977年11月号的《人民
文学》杂志,译文也连载于翌年,即1978年12月的《日中友好新闻》。
之后,伤痕文学作品与许多被谈论的作品也陆续被翻译成日文。80年代
后期,精装短篇集与大型选集也相继出版。这个时期,不只在日本,中
国的人民中国杂志社也收集了在《人民中国》中被翻译的作品,并出版
了《现代中国小说选》(全2卷),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进入90年
代,包括女性作家、长篇小说、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台湾和科幻小说等
作品也被翻译出版。还有,在这个时期,日本的老字号文学杂志《文学
界》、《昴》、《新潮》等等也增加了备受瞩目的作家与作品的刊载次
数。另一方面,也有相当多关于当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评论集与文学
史。其中,高岛俊男氏的《无声处惊闻雷声》(1981)和《寻求文学的
自立》(1983)两册是最初被出版的。起初它们连载于《日中友好新
闻》,因为附加了阅读中国当代文学的介绍与年表,是关于新时期文学
入门最适合的内容。高岛俊男还在《中国新时期文学108人》中,继续
对新时期文学作家108人的创作简历和作品一览表做了介绍。而且,稍
后介绍的以中国文艺研究会的成员为主编写的《阅读原典•图说中
国20世纪文学解说与资料》(1995年)一书,就是为了以后研究中国当
代文学的研究者而出版的。该书从1900年到1980年,以10年为一单位划
分,附加上代表不同时期的作家和评论家的一部分作品原文和研究资
料,再对有关复杂的流派和论争的概念图进行说明,图文并茂,可以说
该书是研究中国文学最好的入门书。许多年后,中国学者郑万鹏的《中
国当代文学史》也于2002年11月被翻译出版。
《中国新时期文学日译一览》中收录的项目多达2652条。里面的资
料分小说、诗歌、散文、报导与戏曲、儿童文学与文集六大类别。各个
项目根据原作者的名字发音顺序而排列。
在各个分类中,小说占1430条;诗歌为132条;散文为518条;报导
与戏曲为132条;儿童文学为383条;文集为57条。
在此,让我们仔细看看小说这项目。作品题目为一项目,1430条表
示在被翻译成日语的作品数目。在此次被刊载的作家有486位。其中作
品超过十部的作家依照作品的多少依次被排列如下:

1莫言(54)
2残雪(46)
3王蒙(41)
4铁凝(35)
5史铁生(25)
6阿城(24)
7金庸、张系国、乌热尔图(22)
8刘心武(20)
9苏童(18)
10王安忆、王晓声、扎西达娃、拓拔斯·塔玛匹玛(16)
11王曾琪、高缨(14)
12冯骥才、朱天文(13)
13迟子建、郑义、彭见明(12)
14高行健、贾平凹、格非、陆文夫(11)
15余华、张贤亮、陈若曦、赵本夫、李冯、谌容、张抗抗(10)

我想,中国的文学工作者也许并不知道有这么多的作家与作品曾经
被介绍到日本。
其中,又以1987年至2005年这18年期间所刊行的、一群同仁为了向
日本读者介绍中国优秀的同时代文学的《季刊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为
最大。这本杂志所收录的作家共有145位,作品数量达到了320篇。2008
年,这群同仁成立了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会。现在他们每年发行两本《中
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会每月举办一次例会,介绍成员欲要
翻译的作品,审查和校阅将被刊载的译稿等等。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会的
优秀之处在于所有的成员都参与阅读和遴选作品,在对彼此的译稿提出
交换意见的同时,并且只发表现代文学翻译会所认同的作品和得意之
作。2010年10月出版的第6号最新一期里发表了迟子建、陈丹燕、史铁
生、张小波、徐则臣、鲍十、全勇先等人的作品。
我本身编辑发行的杂志《火锅子》于1991年创刊。我们秉着创办一
本有趣读物的概念,因此杂志内容不限于文学作品,同时也涵盖了中国
电影戏剧等广泛的范围来介绍中国的现在。《火锅子》62号(2004年7
月)开始,在翻译和研究谷川俊太郎作品而声名远播的中国诗人田原的
协助下,我们设立了华语文学人物这一重要专栏,每次翻译并介绍数位
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诗人、评论家的作品。截至《火锅子》76
号,包括莫言在内我们总共介绍了52位中国作家、15位中国诗人和7位
中国评论家。在《火锅子》76号最新一期中,我们介绍了储福金、朱文
颍、墨白、鲁敏、王力、吉狄马加和吴晓东7位作家、诗人和评论家,
同时也在同步连载石舒清、于坚的散文和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等。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翻译虽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鉴于出版社的
规模不太大,无法在日本全国的书店销售(其实,日本的大型纯文学刊
物的销售都十分有限)。读者也仅限于中国研究圈的人。
从规模较大的出版社所出版的数目来看,日本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的市场可以说不大。其中发行量相对较多的是莫言的作品。他的长篇小
说代表作几乎都通过大规模出版社以精装书的形式出版。可以说是在日
本最受瞩目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家。
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下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会。
这是以东京驹泽大学为据点的研究会。该研究会每个月举行一次研
究发表例会和精读作品的读书会。读书会以阅读80年代的作品为主,现
在正阅读的是陆文夫的《围墙》。之后每年会结集出版一年一度的研究
报告成果的《会报》。2010年11月出版的第24号中刊登了论及陈忠实、
王安忆、杜重远的学术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