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测试【时空坐标】
【知识框架】
【重点归纳】
1.比较唐朝与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
项目唐朝宋朝
民族关系①通过战争,安定边疆,如打败
东突厥。
②设置机构,加强管
理,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和黑
水、渤海都督府。
③册封爵位,
促进友谊,如册封怀仁可汗、云
南王、渤海郡王等。
④实行“和
亲”,永结盟好,如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入藏等
①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始终
处于劣势。
②以议和、送岁币换
取苟且偷安。
③两宋都被少数民
族政权攻灭
原因唐朝制度先进,国力强盛,少数
民族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唐朝统
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造成宋
朝军事的衰弱局面。
封建统治者
不思进取,朝廷中投降派占优
势,抵抗派受压制。
受中原先进
生产方式影响,边疆少数民族逐
渐封建化,实力上升
影响唐朝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
族经济文化发展,也促进了唐朝
经济文化的繁荣
宋朝助长了少数民族首领南下掠
夺的欲望,加重了财政负担,造
成积贫积弱局面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致阶段、原因及表现
阶段原因表现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①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农
基础训练
1.(2019·山东菏泽中考)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
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A
)
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
B.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
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
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
2.(2019·山西中考)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B)
A
C.吐蕃、女真D.吐蕃、契丹
3.(2019·山东泰安中考)“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D)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西晋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C.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4.(2019·江苏苏州中考)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A)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5.(2019·山东聊城中考)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C)
A.产生于商业纠纷中
B.是印刷技术进步的产物
C.是民间交易的凭证
D.只在少数富人之间流通
6.(2019·山东聊城中考)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A.防止分裂割据B.实现国家统一
C.强化思想控制D.开发边疆地区
7.(2019·山东济宁中考)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D)
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8.(2019·湖北恩施中考)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C)
①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②在瓦子里听说书③在宛囿里赏花、喝茶④去夜市吃夜宵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9.(2019·江苏淮安中考)“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
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D)
A.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B.火药武器的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
C.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D.三大发明出现,阻碍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10.(2019·湖北孝感中考)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宋朝令史学家和学者向往的主要原因有
(A)
①灿烂的科学技术②发达的社会经济③丰富的文化生活④包容的开放意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