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礼仪知识
电话的基本礼仪
(一)重要的第一声
当我们打电话给某单位,若一接通,就能听到对方亲切、优美的招呼声,心里一定会很愉快,使双方对话能顺利展开,对该单位有了较好的印象。
在电话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就会给对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
同样说:“你好,这里是XX公司”。
但声音清晰、悦耳、吐字清脆,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对方对其所在单位也会有好印象。
因此要记住,接电话时,应有“我代表单位形象”的意识。
(二)要有喜悦的心情
打电话时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即使对方看不见你,但是从欢快的语调中也会被你感染,给对方留下极佳的印象,由于面部表情会影响声音的变化,所以即使在电话中,也要抱着“对方看着我”的心态去应对。
(三)清晰明朗的声音
打电话过程中绝对不能吸烟、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懒散的姿势对方也能够“听”得出来。
如果你打电话的时候,弯着腰躺在椅子上,对方听你的声音就是懒散的,无精打采的,若坐姿端正,所发出的声音也会亲切悦耳,充满活力。
因此打电话时,即使看不见对方,也要当作对方就在眼前,尽可能注意自己的姿势。
(四)迅速准确的接听
现代工作人员业务繁忙,桌上往往会有两三部电话,听到电话铃声,应准确迅速地拿起听筒,最好在三声之内接听。
电话铃声响一声大约3秒种,若长时间无人接电话,或让对方久等是很不礼貌的,对方在等待时心里会十分急躁,你的单位会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即便电话离自己很远,听到电话铃声后,附近没有其他人,我们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拿起听筒,这样的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这样的习惯是每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应该养成的。
如果电话铃响了五声才拿起话筒,应该先向对方道歉,若电话响了许久,接起电话只是“喂”了一声,对方会十分不满,会给对方留下恶劣的印象。
(五)必须使用规范语音
“您好”的称呼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接通通话后首先要问候对方,然后再自报家门,比如说:“欢迎您致电**公司。
”“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要询问清楚客户来电的目的性,必须要让客户感觉到真诚的欢迎他的致电。
(六)必须及时接听来电
对客户的来电接听必须接听及时,不能让客户来电等待时间过久,这样容易让一些客户感觉到不耐烦与猜疑。
当然也不能太过于及时的接听来电,接听电话时也不要让有客户有太突然的感觉。
总而言之,专业的讲电话响铃在2-3声接听电话最为恰当,及时的接听来电也表示对客户的重视。
(七)必须语言标准流利
接听来电不要使用地方语言,必须说标准的国语,语句必须要流畅,语气不能过快。
必须要让客户能清楚明了的听清您的描述,对客户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要让客户感觉到诚意。
(八)必须让客户先挂电话
让对方先挂电话是表示对其的尊重,在电话礼仪上讲,让地位高者先挂电话表示对其的尊重。
所以必须要让客户先挂电话。
电话礼仪知识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无论是在社交场所还是工作场合放肆地使用手机,已经成为礼仪的最大威胁之一,手机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国外,如澳大利亚电讯的各营业厅就采取了向顾客提供“手机礼节”宣传册的方式,宣传手机礼仪。
1、手机礼仪
公共场合特别是楼梯、电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
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把手机关掉,起码也要调到震动状态。
这样既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又不会打断发话者的思路。
而那种在会场上铃声不断,并不能反映你“业务忙”,反而显示出你缺少修养。
因为在会场或会谈的短短时间里,你不和别人联系天也不会塌下来
手机短信的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使得它也成为手机礼仪关注的焦点。
在一切需要手机震动状态或是关机的场合,如果短信的声音此起彼伏,那么和直接接、打手机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既使用手机接收短信,也要设定成震动状态,不要在别人能注视到你的时候查看短信。
一边和别人说话,一边查看手机短信,能说明你对别人的尊重吗?
2、电话接听礼仪
电话铃响后,应尽快接听,而不要故意延误。
企业电话应该在铃响两次前,就拿起话筒,这是避免让打电话的人产生不良印象的一种礼貌。
如果由于你太忙来不及马上接电话,此时电话已经响了四五次,这时当你拿起话筒时,首先映应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向对方致歉。
提起听筒以后不要和周围人闲扯,把发话搁在一边。
在公司接听电话时,一般要先报上自己的姓名与公司名称,
比如:
(早上好!----公司)
如果接听的是分机,还应报上部门(上午好!----,总务课)
电话铃响后,应尽快接听,而不要故意延误。
提起听筒以后,不要和周围人闲扯,把发话搁在一边。
接听者可以先报一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或单位名称,然后再问对方找谁。
切忌自己什么都不说,只是一味地询问对方:“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找他是公事还是私事?”这种做法极不礼貌的。
如果接听以后,自己不是受话人,应负起代为传呼的责任。
万一要找的人正忙着,你应该重新拿起电话告诉对方:“请你等一下,他马上就来。
”要是找的人不在,不能把电话一挂了事,而是耐心询问对方姓名和电话号码,是否需要转告,并在征得同意后详细记录下来。
如果电话来得不是时候,自己手里正有事忙着,而对方谈兴甚浓,一时还不想挂断电话,可以委婉地告诉对主:“真想和你多谈谈,可现在有件急事要处理,明天我打电话给你好吗?”
电话通讯,一般由发话人先结束谈话。
如果对方话还没讲完,自己便挂断电话是很不文明的。
3、接听电话礼仪禁忌
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务交往中,不允许接电话时以“喂,喂”或者“你找谁呀”作为“见面礼”。
特别是不允许一张嘴就毫不客气地查对方的“户口”,一个劲儿地问人家“你找谁”、“你是谁”,或者“有什么事儿呀?”
万一对方找错了电话或电话串了线,也要保持风度。
确认对方拨错了电话,应先自报一下“家门”,然后再告知电话拨错了。
在通话途中,不要对着话筒打哈欠,或是吃东西。
也不要同时与他人闲聊。
结束通话时,应认真地道别。
而且要恭候对方先放下电话,不宜“越位”抢先。
遇上不襄樊相的人打起电话没个完,非得让其“适可而止”不可的话,说得应当委婉、含蓄,不要让对方难堪。
应当讲:“好吧,我不再占用您的宝贵时间了。
”
4、选好打电话的时机
在打电话时,如果尊重对方,礼貌热情,会给对方良好的印象。
通话应选择恰当的时间,无紧急情况,一般,白天应在8点以后(假日在9点以后),夜间则在21点以前,以免打扰他人休息。
有午睡的季节,不应在中午打电话。
一般通话时间以3~5分钟为宜,尽量提高通话效率,减少占用时间。
使用电话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话以前,应对谈话内容与目的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避免词不达意、结结巴巴的通话;电话机旁应备有记事簿,以免需要记录时忙乱而耽搁对方的时间。
向外打电话时,应记准电话号码,以免打错。
如果拨错号码,应礼貌地向对方道歉,不可随手挂机。
拨通后,首先应说“你好!”然后迅速通报自己的单位,必要时还应报上自己的姓名;再告诉接电话的人你要找的是谁:“请麻烦您找一下××先生听电话,谢谢。
”如对方答应找人后,应手持听筒静候,不要在此时离开或做其它的事。
对方告诉你要找的人不在时,切不可当即挂断,而应当说“谢谢,打扰了!”或请对方帮助传达:“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麻烦您转他……”等。
若对方答应你的请求,应表示感谢;如果要找的人接电话,应先致以简短的礼貌的问候,而后进入正式谈话。
本文转载于飞华健康网/nk/q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