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礼仪培训知识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礼仪文明涉及的范围已十分广泛,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每一个人都要讲究社交礼仪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目前,在各行业服务礼仪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有中国礼仪培训网整理,推荐讲师晏一丹老师(河南礼仪协会常任理事)。
晏一丹资质:实力派资深礼仪培训师中国礼仪培训网"十佳讲师"员工职业素质训练专家企业形象塑造大师河南礼仪文化协会常任理事关于晏一丹老师:中华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晏一丹老师从事礼仪教学研究将近二十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中华礼仪文化研究的资深礼仪培训师之一。
晏一丹老师多次应邀为大型企业客户、政府机关、工商企业,金融保险,医院学校,社会团体等各个层面授课,并担任多家大型企业及党政机关的礼仪与形象顾问,根据企业自身特性量身定做有针对性,实用性,突破性的培训课程。
突破和创新了传统培训的蜕变技巧,在课程中充分启迪学员的心灵智慧,全方位促进学员身心成长,一直以来,深得受训单位与学员的好评!晏老师主讲课程:《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商超礼仪》、《公务员礼仪》、《学校礼仪》、《保险行业礼仪》、《医护礼仪》、《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礼仪》、《职业形象与商务礼仪》、《职业化素养与技能培训》、《优质客户服务》、《压力与情绪管理技能提升》、《客户投诉与处理技巧》、《有效沟通艺术》本文内容:第一章:社交基本礼仪一、礼仪的概述礼仪是表示礼貌的仪式,是对礼节与礼貌的统称。
礼仪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用于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心意、促进了解的一种形式,是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一部分。
礼仪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语言、仪表、仪容及举止等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
讲究社交礼仪有助于在社会中建立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缓解和避免冲突等。
二、仪容仪表礼仪在社交场合,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的一印象,往往就是一个人的仪表、举止、穿着、配饰等,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仪容仪表被称为打造个人形象魅力的基础。
1、形象礼仪打造a、发型:女士头发不宜长过肩,必要时应以盘发、束发作为变通;男士不宜留鬓角、发帘,最好不要长于7cm,即大致不触及衬衫领口。
b、面容:男士应养成每天修面剃须的良好习惯,保持面部干净清爽;女士应每天坚持化淡妆,淡雅清新、自然为宜,浓妆艳抹是不懂礼仪的表现。
c、着装:正确的着装,应当基于整体的考虑和精心的搭配,要求要与自身的性别、年龄、容貌、肤色、身材。
体型、个性、气质及职业身份等相适宜和相协调。
2、举止礼仪a、站姿要求男性站姿:双脚平行打开,双手握于小腹前女性站姿:双脚要靠拢,膝盖打直,双手握于腹前。
b、坐姿要求男性座姿:一般从椅子的左侧入座,紧靠椅背,挺直端正,不要前倾或后仰,双手舒展或轻握于膝盖上,双脚平行,间隔一个拳头的距离,大腿与小腿成90度。
如坐在深而软的沙发上,应坐在沙发前端,不要仰靠沙发,以免鼻毛外露。
女性座姿:双脚交叉或并拢,双手轻放于膝盖上,嘴微闭,面带微笑,两眼凝视说话对象。
忌讳:二郎腿、脱鞋、把脚放到自己的桌椅上或架到别人桌椅上。
c、行走要求男士:走路时,上身挺拔,不乱晃动,步履稳健、自信。
避免八字步。
女士:走路温文尔雅,不要迈太大的步子,背脊挺直,双脚平行前进,步履轻柔自然,避免做作。
可右肩背皮包,手持文件夹置于臂膀间。
三、微笑是你最好的名片微笑是人类传达感情最好的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微笑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许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1、微笑注意事项发自内心的微笑,才会是自然大方的,微笑要由眼神、眉毛、嘴巴、表情等方面的动作协调配合来完成。
生硬的、虚假的微笑则不可取。
在社交场合,即便我们心中不悦,也不能吝啬自己的笑容,更不能由于自己心情不佳而破坏了整个社交场合。
微笑分为很多种,但是有几种笑容却是失态、失礼的表现,比如:皮笑肉不笑、不屑一顾的笑、阴阳怪气的笑、幸灾乐祸的笑等等。
2、微笑训练方法a、对镜训练法——站在镜前,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调整呼吸自然顺畅;静心3秒钟,开始微笑,双唇轻闭,使嘴角微微翘起,面部肌肉舒展开来;同时注意眼神的配合,使之达到眉目舒展的微笑面容。
如此反复多次。
b、含著法——这是日式训练法。
道具是选用一根洁净、光滑的圆柱形筷子(不宜用一次性的简易木筷子以防拉破嘴唇),横放在嘴中,用牙轻轻咬住(含住),以观察微笑状态。
c、挑选出满意的笑容,并时常联系保持这种微笑。
四、握手礼仪握手是一种常见国际礼仪,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
1、握手的顺序(1)地位高的人先伸手;(2)男人和女人握手时,应该是女人先伸手,女士有主动选择是否有进一步交往的权利;(3)晚辈和长辈握手,应该是长辈先伸手;(4)上级和下级握手,应该是上级先伸手;(5)老师和学生握手,应该是老师先伸手。
2、握手的方法(1)握手时,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向受礼者握手。
(2)握手时应伸出右手,不能伸出左手与人相握;戴着手套握手也是失礼的行为,男士应在握手前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例外。
(3)握手时的力度要掌握好,握得太轻了,对方会觉得你在敷衍他;太重了,又显的你太粗鲁了。
握手时间以1—3 秒为宜,不可一直握住别人的手不放3、握手的注意事项(1)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态度真挚亲切,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2)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或者漏掉了谁。
(3)握手虽然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但它贯穿于各国人们交往、应酬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以上所说的握手礼节。
五、介绍礼仪在交际礼仪中,介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可以说,人际交往始自介绍。
换而言之,你跟任何外人打交道,把介绍这个程序去掉了,恐怕就非常麻烦。
1、自我介绍a、首先应表现出非常愿意结识对方,主动热情,正面对着对方,面带微笑。
b、在不妨碍他人工作和交际的情况下进行。
c、介绍的内容:公司名称、职位、姓名。
d、给对方一个自我介绍的机会。
2、介绍他人a、顺序:把职位低者、晚辈、男士、未婚者分别介绍给职位高者、长辈、女士和已婚者。
b、介绍时不可单指指人,而应掌心朝上,拇指微微张开,指尖向上。
c、被介绍者应面向对方。
介绍完毕后与对方握手问候,如:您好!很高兴认识您!d、避免对某个人特别是女性的过分赞扬。
3、介绍人时的正确姿势作为介绍者,无论介绍哪一方,都应手势动作文雅,手心朝左上,四指并拢,拇指张开,胳膊略向外伸,指向被介绍的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上体前倾15°,手臂与身体约50—60°。
在介绍一方是,应微笑着用自己的视线把另一方注意力引导过来。
态度热情友好,语言清晰明快。
4、被介绍者礼仪作为被介绍者,当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要扭扭捏捏,或加以拒绝,而应欣然表示接受。
实在不愿意时,应说明理由,表示歉意。
5、介绍礼仪注意事项a、介绍时要向双方打招呼。
使双方有思想准备,不感到唐突。
b、语言要清楚、明确、完整。
不能含糊其词,造成双方听不清或介绍完后记不清对方的姓名。
记住对方的名字,对于每一个社交场合的人士来说是重要的。
c、介绍中先提及更加受尊重的一方。
通常后被介绍者应趋前主动伸出手来与对方握手。
d、介绍长辈时一般只介绍关系,介绍晚辈、平辈,既介绍关系,又介绍姓名。
六、名片礼仪1、携带名片a、携带的名片一定要数量充足,确保够用。
b、名片要保持干净整洁,完好无损,切不可出现折皱、破烂、肮脏、污损、涂改的情况。
c、名片应统一置于名片夹、公文包或上衣口袋之内,在办公室时还可放于名片架或办公桌内。
切不可随便放在钱包、裤袋之内。
2、递交名片a、观察对方意愿。
除非自己想主动与人结识,否则名片务必要在交往双方均有结识对方并欲建立联系的意愿的前提下发送,切勿强加于人。
b、把握时机。
发送名片要掌握适宜时机,只有在确有必要时发送名片,才会令名片发挥功效。
c、讲究顺序。
双方交换名片时,应当首先由位低者向位高者发送名片,再由后者回复前者。
但在多人之间递交名片时,不宜以职务高低决定发送顺序,切勿跳跃式进行发送,甚至遗漏其中某些人。
最佳方法是由近而远、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发送。
3、接受名片a、面含微笑,双手接过名片。
至少也要用右手,而不得使用左手。
b、认真阅读。
接过名片后,先向对方致谢,然后至少要用一分钟时间将其从头至尾默读一遍,遇有显示对方荣耀的职务、头衔不妨轻读出声,以示尊重和敬佩。
若对方名片上的内容有所不明,可当场请教对方。
c、精心存放。
接到他人名片后,切勿将其随意乱丢乱放、乱揉乱折,而应将其谨慎地置于名片夹、公文包、办公桌或上衣口袋之内,且应与本人名片区别放置。
d、有来有往。
接受了他人的名片后,一般应当即刻回给对方一枚自己的名片。
没有名片,名片用完了或者忘了带名片时,应向对方作出合理解释并致以歉意,切莫毫无反应。
七、文明从语言开始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表达意愿、思想感情的媒介和符号。
语言也是一个人道德情操、文化素养的反映。
在与他人交往中,如果能做到言之有礼,谈吐文雅,就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相反,如果满嘴脏话,甚至恶语伤人,就会令人反感讨厌。
1、如何做到言之有礼,谈吐文雅?a、说话时态度要诚恳,大方、亲切。
注意说话时的神态、表情要配合一致,不能说关心的话,脸上还一副冷冰冰的表情。
b、说话声音大小要适当,语调应平和沉稳。
无论是普通话、外语、方言,咬字要清晰,音量要适度,以对方听清楚为准,切忌大声说话;语调要平稳,尽量不用或少用语气词,使听者感到亲切自然。
c、说话要”言之有礼“,语言谦逊、文雅,多用敬语。
如称呼对方为"您"、"先生"、"小姐"等;用"贵姓"代替"你姓什么"。
2、怎样说话才不失"分寸"?a、第一,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
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
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
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
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b、说话要尽量客观。
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
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
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
当然,客观地反映实际,也应视场合、对象,注意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