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检测卷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于3N的是(C)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一本物理课本
D.两枚一元硬币
2.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D)
A.甲仍静止,已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推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
3.球沿斜面加速下滑,关于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C)
4.下列各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B)
5.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它所受平衡力突然全部消失,则(C)A.物体立即停止运动
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停下来
C.物体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6.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 N的位置上。
如果用手拉测力计的钩,使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C)
A.4.2N B.4N C.3.8N D.3.6N
7.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而苹果不吸引地球
B.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C.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等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D.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小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8.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9.当汽车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不发生倾倒。
在这两种情况中,关于乘客的惯性( A)
A.两种情况都有惯性
B.第二种情况有惯性,第一种情况有惯性
C.第一种情况有惯性,第二种情况没有惯性
D.两种情况都没有惯性
10.如图甲,木块在小车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小车(B)
A.突然加速运动
B.突然减速运动
C.保持匀速运动
D. 无法判断
11.有一块砖,先平放在地面上,然后侧放在地面上,最后再竖直放在地面上。
则关于重心的高度和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重心的高度不变,重力大小不变
B.重心的高度减小,重力大小减小
C.重心的高度增大,重力大小增大
D.重心的高度增大,重力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书____。
同时,桌面对书
有支持力的作用,这是因为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_。
13.如右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
板发生____形变____。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
的_____运动状态____发生改变。
14.力的___大小___、____方向____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5.用绳提一物体,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是___竖直向上__的;绳对人的手拉力的方向是_ 竖直向下_的。
★16.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挂0.5N的物体时长12cm,挂1N的物体时长14cm,则弹簧原长10cm 。
17.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为G的物体,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为F。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物体匀速上升时,F等于G
当物体匀速下降时,F等于G
当物体加速上升时,F大于G
当物体在空中静止,F等于G
★18.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右图所示的情景时,
汽车在做加速(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此时小球共受到2个
力的作用(空气阻力不计),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不是 (选填
“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19.小明站在地面上练习投掷实心球,实心球在离开手后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实心球__具有惯性__;
若实心球在运动时所受的力都消失,实心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0.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平衡力是书的 重力 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书对桌子的 压力 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1.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量程是 0-5 N ,指针所指的示数是 2.8 N 。
三、作图题 (每小题2分,共8分)
22.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
若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
23.画出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24.如图所示,一个小钢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画出小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5.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向前滑行。
画出汽车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四、计算题(共3分)
26.一个质量为500 g 的物体,能否用测量范围是0~5 N 的弹簧测力计测这个物体重力?为什么?
解:G=mg (1分) 500g=0.5kg G=mg=0.5kg ×9.8N/kg=4.9N (1分) 4.9N <5N (1分) ∴能测
答:能用测量范围是0~5 N 的弹簧测力计测这个物体重力。
五、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7.锤头松了,用手抓住锤柄,把锤柄末端在水泥地面上用力撞几下,锤头就会紧套在锤柄上了。
这是为
什么?
答:开始时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 (1分)
当锤柄下端撞击硬物受力静止时, (1分) 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就锤头套紧了。
(1分) 28.公交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站立的乘客上半身会向后倾。
请解释原因。
答:开始时乘客和公交车都处于静止状态, (1分) 当公交车突然启动时,乘客的脚受力随车运动, (1分)
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半身会向后倾。
(1分)
六、综合题(每空2分,共28分)
29.某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天平(砝码) 、 弹簧测力计
22题
23题
24题
25题
21题图
G
F 拉
G
G
支
F 支
G
F 阻
(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G—m的图象。
(注意:描点1分,连线1分)(3)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30.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
顶端自由滑下。
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
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如下表。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后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
读出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的空格处。
(2)分析实验信息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大。
(3)把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1.如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
(1)甲图中,F1、F2两个力都作用在小车上。
通过实验发现,只有在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小车才能静止;当小车静止时,用手把小车在水平面内扭转一个角度,松开手后,小车回转并重新静止。
这个实验证明了: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
(2)图乙中,两车之间用线连接,两车都处于静止状态。
将连线烧断后,两车都做加速运动。
由此可见,如果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则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物体物体质
量m/kg
重力
G/N
比值G/m
(N/kg)
物体1 0.1 1.0 10
物体2 0.2 2.1 10.1
物体3 0.3 2.9 9.7
物体4 0.4 4.0 10
物体5 0.5 5.0 10
物体6 0.6 6.0 10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中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18.30 26.83 (31.15—31.20)之间均可
G/N
m/kg
0 0.1 0.2 0.3 0.4 0.5 0.6
6
5
4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