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内部培训师讲课技巧

企业内部培训师讲课技巧

Image 六、“充能器”使用技巧
七、提问的技巧 八、掌握时间的技巧 九、临场应变的技巧 十、收尾的技巧
26
破冰的方式
No 1)从相互自我介绍开始
2)从游戏开始
Image 3)从分组开始 4)从故事开始 5)从阐明课程目标开始 6)从缩短距离开始等
27
4、 克 服 紧 张 , 建 立 自 信
No 产 生 紧 张 的 原 因 :
Image 的核心思想
4
No 2、明确课程名称 Image
5
53、、选弄择清教授学课方对法象和需求
No 培训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更重
要的取决于教学方法
Image 听
看 听+看 说
——10% ——30% ——50% ——70%
说+做 ——90%
6
6、4、确把定握课课时程安目排标
No ( 1 ) 课 时 通 常 由 授 课 教 师 和 培 训 组 织 者 共 同 商 定
No Image
1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技巧
No 二、教案编写的技巧
三、课程幻灯片制作的技巧 四、开场的技巧 五、演讲的技巧
Image 六、“充能器”使用技巧
七、提问的技巧 八、掌握时间的技巧 九、临场应变的技巧 十、收尾的技巧
2
1、讲师的角色和功能
No Image
3
1、明确课程名称
No
课程名称通常是一门课程
Image 六、“充能器”使用技巧
七、提问的技巧 八、掌握时间的技巧 九、临场应变的技巧 十、收尾的技巧
55
No Image
56
举例
后端
前端
客户
技术标准 可靠性
电磁兼容
NoSLA
技术创新
新业务 新服务 SLA 传统业务
SLA
网络系统
传统服务
大客户 商业客户 公众客户
Image 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
总课时数
1、 认 识 到 沟 通 的 重 要 意 义 授 课 对 象
2、 掌 握 沟 通 的 基 本 方 法
3、 学 会 正 确 运 用 有 效 的 沟
通方法开展工作
这份教案写 得好吗?
16小 时 各级管理者
课程内容
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Image 1、集中注意力
2、 课 程 的 重 要 性 3、 内 容 提 要
No 必 须 留 有 余 地
不急于推动讲课过程
Image 努 力 树 立 好 印 象 尽快打破与被教育者之间的隔阂 尽量缩短导入阶段所占的时间 33
No Image
34
No 如何表现得热力十足? 1)表情——微笑、笑容可掬、面带光泽 Image 2)声音——洪亮、浑厚、有磁性、有煽动性 3)眼神——目光炯炯有神、目光接触 4)手势——与语言配合、强劲有力、在胸前表现 5)体势——身体挺拔、稳健有力、微微前倾
中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综合部分)培训“导游” 图
57
举例
人 际

高层
No 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 念 (通才) 中层
关 技
清清楚楚的清清楚楚 (专才)
Image 术

基层
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
(干才)
“莫氏窗”
58
举例
No Image
59
举例
农业
No
新品种、提高 产量与质量
技术创新
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
52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技巧
No 二、教案编写的技巧
三、课程幻灯片制作的技巧 四、开场的技巧 五、演讲的技巧
Image 六、“充能器”使用技巧
七、提问的技巧 八、掌握时间的技巧 九、临场应变的技巧 十、收尾的技巧
53
临场应变技巧
No Image
54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技巧
No 二、教案编写的技巧
三、课程幻灯片制作的技巧 四、开场的技巧 五、演讲的技巧
41
常用“ 充能” 法:
No 运用案例、故事
运用幽默
Image 运用提问 运用小组活动 运用小组讨论等
42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技巧
No 二、教案编写的技巧
三、课程幻灯片制作的技巧 四、开场的技巧 五、演讲的技巧
Image 六、“充能器”使用技巧
七、提问的技巧 八、掌握时间的技巧 九、临场应变的技巧 十、收尾的技巧
外,还有... ...”
Image 5)多文雅、少粗鄙
6)避免口头禅、口吃、无意重复 7)三不谈----政治、宗教、性别 8)绝不批评公司
9)举例中负面者保留名称
39
No Image
40
4、 “ 充 能 器 ” 的 使 用
No “ 充 能 器 ” 的 作 用 : 使坐得太久的人们恢复精神 使缺乏活力的集体更新 Image 使 好 动 的 学 习 者 有 机 会 活 动 一 下 有效转换话题 弥合集体的分裂趋势,营造融洽气氛
5、格式容易阅读 6、使用者可根据教案依次执行所有教学动作,且了 解教学应注意事项
16
No Image
17
No Image
18
No Image19源自目录一、课程设计的技巧
No 二、教案编写的技巧
三、课程幻灯片制作的技巧 四、开场的技巧 五、演讲的技巧
Image 六、“充能器”使用技巧
七、提问的技巧 八、掌握时间的技巧 九、临场应变的技巧 十、收尾的技巧
教 教学 学目 目标 标
课 课程 程对 对象 象
Image 教 教学 学进 进 分 分 程 程 配 配 及 及时 时间 间
教 教学 学方 方法 法
其 其它 它
15
良好教案的特色
No 1、教学内容足以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具连贯性且合乎逻辑 3、妥善运用各种教学手法
Image 4、时间配置符合实际
11
No Image
12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技巧
No 二、教案编写的技巧
三、课程幻灯片制作的技巧 四、开场的技巧 五、演讲的技巧
Image 六、“充能器”使用技巧
七、提问的技巧 八、掌握时间的技巧 九、临场应变的技巧 十、收尾的技巧
13
No Image
14
教案的构成
No 课 课程 程名 名称 称
1、 沟 通 的 实 质 和 功 能 2、 有 效 沟 通 的 障 碍 3、 有 效 沟 通 的 方 法 和 技 巧
0.5小 时
2小 时 2小 时 11小 时
讲授法
案例研讨法 讲授与演练法 角色扮演法
1、 提 要 与 整 理 2、 再 次 赋 予 动 机 3、 结 束 语
0.5小 时
讲授法
23
教案是什么?
Image 4)寻找友善者,多看看他
5)面带微笑 6)事先练习 7)积极的自我暗示
29
5、 肢 体 语 言 的 把 握
No 演 讲 中 的 影 响 力 以 哪 些 渠 道 传 递 ?

75%
Image 听
13%
闻、尝、触等
12%
30
教师应有的肢体语言
No (1)姿态:端正自然
(2)眼神:目光交流
43
No Image
44
7、提问技术
No 提问的目的:
(1)可集中思维、引发思考
Image (2)可加深理解 (3)可赋予学习动机 (4)可测定学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 (5)可引导出结论
45
提问的类型
No (1)开放式提问
(2)封闭式提问 (3)直接提问
Image (4)讲解提问 (5)假设式提问 (6)明了化的提问
20
案例:
选择合适的培训模式
No 培 训 需 求 分 析
Image 培训效果评估
系统型培训模式
培训课程设计
培训组织实施
培训计划制定
21
案例
No
计量:指一个量与作为标准的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Image 量
标准量
22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大纲 一、导入 二、展开
三、结尾
9、 撰 写 教 案
No 有 效 的 沟 通
1) 准 备 不 充 分 2) 不 自 信 3) 经 验 不 足
Image 4 ) 较 陌 生 的 培 训 对 象
5) 培 训 对 象 难 以 把 握 6) 对 内 容 不 专 业 7) 不 良 的 暗 示
28
克服紧张的方法
No 1)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自信
2)积累讲课的经验 3)深呼吸、提高嗓门、喝一口水
Image 4)教案准备要有弹性、准备十分说七分
5)重点先说,再做辅助说明或补充 6)调节节奏,伸缩自如
49
9、 应 变 技 巧
No 1 ) 学 员 迟 到
2) 窃 窃 私 语 3) 昏 昏 欲 睡 4) 学 员 注 意 力 不 集 中 5) 不 断 发 问
Image 6 ) 问 题 不 易 解 答 7) 学 员 看 法 不 同 8) 忘 词 9) 时 间 不 足 10) 找 不 到 东 西
(2)课时是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决
Image 定的
(3)课时安排要以达成目标为准
7
No 5、制作确胶定片课程要点 选择合适的培训模式
这张胶片做 得好吗?
1、系统培训模式:是目前国内组织有意无意中采纳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培训模式,
它通过对培训进行需求分析,进行培训课程设计,再制订培训计划,然后进行培训
50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技巧
No 二、教案编写的技巧
三、课程幻灯片制作的技巧 四、开场的技巧 五、演讲的技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