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考作文常用名人故事素材

最新高考作文常用名人故事素材

最新高考作文常用名人故事素材
高考作文常用名人故事素材一
阿普顿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被安排在爱迪生身边工作。

爱迪生小时候以卖报为生,虽然靠自学成才,成了科学界的巨子,可在当时贵族社会门第观念很重的年代里,爱迪生乃常遭到不公。

阿普顿出身名门,又是高等学府的佼佼者,对爱迪生很不以为然,常常露出一种讥讽的神态。

可是,一件小事却使阿普顿对爱迪生的态度有了根本的改变。

一次,爱迪生在研究一个科目中,需要一个数据,便对阿普顿说:"请你帮我把那只梨形玻璃泡的容积算一下,我等着用。

"
阿普顿点点头,想:这么简单的事一会儿就行了。

他拿起梨形玻璃泡,用尺上下量了几遍,再按照式样在纸上画好草图,列出了一道算式,算来算去,算得满头大汗仍没算出来。

一连换了几十个公式,还是没结果,时间过去了两个多小时,阿普顿急得满脸通红,狼狈不堪。

这时,爱迪生在实验室等了很久,不见阿普顿把答案拿来,觉得奇怪,便走到阿普顿的工作间,只见阿普顿那一脸窘相,再看看那几张十六开的白纸上,密密麻麻地列满了算式,但还没有得出答案,便拍拍阿普顿的肩,笑了笑说:"您这样计算太浪费时间了。

"
阿普顿不悦地说,"不这样算那该怎么算?"
爱迪生拿起玻璃泡、将水倒进去,然后交给阿普顿说:"您去把这里的水再倒进量杯,看看它的体积刻度,那就是咱们需要的答案。

"
阿普顿茅塞顿开,没想到他自己费尽脑汁花了半天没算出的答案,竟然波爱迪生一眨那就完成了。

他难为情池回转身去照爱迪生的指示开始工作。

阿普顿终于被爱迪生渊博的学识、求实的治学态度所吸引,从不敬到崇拜,成了爱迪生事业上的好助手。

高考作文常用名人故事素材二
梁武帝萧衍是中国第一个信佛的皇帝,并且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

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可以说是堪称翘
楚。

前期的梁武帝是很有作为。

然而,梁武帝成为一个信佛的皇帝后,尤其在后期,因笃信佛教,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作为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在自己笃信佛教,而整个国家也跟着自己信仰佛教之时,遭到了另一个学者,著名的哲学家,无神论者范缜的极力反对。

为此,范缜写出《神灭论》,严厉批判信佛而给国家与百姓带来的灾难。

梁武帝虽然气急败坏,但并没有用手中的权力,阻止范缜发表自己的言论。

为了不让范缜的《神灭论》在更大的范围流传,当时最高的僧官大僧正法云上书给梁武帝提醒梁武帝萧衍用皇帝的威严压服范缜。

萧衍欲崇尚佛教,当然也必须搬开《神灭论》这块绊脚石。

但为了表示他的宽宏大量,他首先解除了对范缜的流放,将他召回京师建康,并授予中书郎和国子博士的官衔。

紧接着,梁武帝又布置了对范缜的围攻。

为了确保一举成功,他颁布了《敕答臣下神灭论》的诏书,为这次围攻的总动员令。

为了表明自己并非以势压人,梁武帝把这次围攻定为学术讨论,他说:"欲谈无佛,应设宾主,标其宗旨,辨其长短,来就佛理以屈佛理,则有佛之义既踬,神灭之论自行。

"所谓"设宾主"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问答论文体;所谓"就佛理以屈佛理",言外之意是让范缜放弃真理。

范缜对此毫不示弱,他坚持真理,绝不妥协,勇敢地接受了梁武帝萧衍以及众僧名士的挑战,并将《神灭论》改写成有宾有主、一问一答的文体,共设31个问答。

萧衍见范缜不肯就范,于是唆使光禄寺大僧正法云写了《与王公朝贵书》,发动朝野僧俗,一齐上阵,轮番向范缜展开进攻。

先后参加围攻的有64人,共拼凑了75篇文章。

可是,他们多是无真才实学的御用文人,才华、文笔、思辨能力与范缜相去甚远,只能以谩骂代替争论。

在这场论战中,范缜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并被加载史册。

梁武帝对他无可奈何,只好既不贬黜,也不升擢范缜,让他位居国子博士,直至死《神灭论》也未予以取缔。

而梁武帝与范缜之间还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范缜刚任尚书左丞,一天,梁武帝设宴招待群臣。

梁武帝志得意满,对群臣说:"朕终日听政,孜孜不倦,希望能知道自己的得失。

你们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望畅所欲言。

"范缜为人耿直,站起来说:"司徒谢朏徒有虚名,不涉政务,但陛下却如此重用。

前尚书令王亮擅长治国,陛下却废为庶人。

对此愚臣百思而不得其解。

"梁武帝听了这番话,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厉声说:"你还可以更改你所说的话。

"范缜固执己见,并无惧色,梁武帝恼羞成怒,宴会不欢而散,而范缜却没因此受到打击与责难。

一千多年过去了,从古到今,因一言不慎,因一个眼神或动作,冒犯了君王的"龙颜",而被下大狱,而被砍掉脑袋的人层出不穷。

梁武帝对反对自己的人虽然也怒不可遏,但他却能用巨大的克制力,使自己不用皇权来滥杀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尤其是反对自己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君王少之又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梁武帝的雅量是值得称赞的。

高考作文常用名人故事素材三
抗战时期,冯玉祥居住在重庆市郊的歌乐山,当地多为高级军政长官的住宅,普通老百姓不敢担任保长,冯玉样遂自荐当了保长。

因他热心服务,颇得居民好评。

有一天,某部队一连士兵进驻该地,连长来找保长办官差,借用民房,借桌椅用具,因不满意而横加指责。

冯玉样身穿蓝粗布裤褂,头上缠一块白布,这是四川农民的标准装束,他见连长发火,便弯腰深深一鞠躬,道:"大人,辛苦了!这个地方住了许多当官的,差事实在不好办,临时驻防,将就一点就是了。

"
连长一听,大怒道:"要你来教训我!你这个保长架子可不小!"
冯玉样微笑回答:"不敢,我从前也当过兵,从来不愿打扰老百姓。

"
连长问:"你还干过什么?"
"排长、连长也干过,营长、团长也干过。

"
那位连长起立,略显客气地说:"你还干过什么?"
冯不慌不忙,仍然微笑说:"师长、军长也干过,还干过几天总司令。

"
连长细看这个大块头,突然如梦初醒,双脚一并:"你是冯副委员长?部下该死,请副委员长处分!"
冯玉祥再一鞠躬:"大人请坐!在军委会我是副委员长,在这里我是保长,理应侍侯大人。

"几句话说得这位连长诚惶诚恐无地自容,匆匆退出。

冯玉样(1882——1948年)生平读书十分用功,他当士兵时,一有空就读书,有时竟彻夜不眠。

晚上读书,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就找来个大木箱,开个口子,把头伸进去,借微弱的灯光看书。

冯玉样担任旅长时,驻军湘南常德,规定每日早晨读英语2小时,学习时,关上大门,门外悬一块牌子,上面写"冯玉样死了",拒绝外人进入。

学习完毕,门上字牌则换成"冯玉祥活了"。

冯玉祥对不遵守时间的人深恶痛绝。

1927年,因为汪精卫不守会议时间,开会经常缺席、迟到,冯玉样一怒之下,编成一副对联送给了他: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当年冯玉祥有个军事顾问叫乌斯马诺夫。

他特别喜欢打听西北军的事情,还常常缠着冯玉样问这问那。

开始问一些西北军的一般情况,渐渐涉及行敌的人事安排。

这天乌斯马诺夫又向冯玉样问一些事,冯玉样不悦地说:"顾问先生,你知道在我们中国,‘顾问’两个宇当什么讲吗?"乌斯马诺夫摇了摇头:"不知道。

"
冯玉祥告诉他说:"顾者着也,问者问话也。

顾问者,就是当我看着你,有话问你的时候,你答复就是了。

"
看过"高考作文常用名人故事素材"的人还看了:
1.高考作文万能素材人物例子
2.高考作文万能名人事例素材
3.高考作文素材名人故事
4.高考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5.高考作文名人事例素材
6.高考作文素材之名人事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