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化学课堂笔记

第三章化学课堂笔记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1、物质都有可分性。

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3、分割物质(宏观)=============微粒(微观)聚集二、微粒的基本性质1、微粒很小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结论:氨分子不断运动3、微粒之间有空隙①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②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空隙较小,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气体中微粒间的空隙较大,气体易被压缩。

③物质的状态是由微粒之间的空隙大小决定的例: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⑴湿衣服在太阳底下干得快答: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水分子获得太阳的能量,运动加快。

⑵糖放到水中不见了答: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的空隙里去了。

⑶物体的热胀冷缩答:受热,微粒之间的空隙变大;遇冷,微粒之间的空隙变小。

⑷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答:水分子之间有空隙。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由原子直接构成离子: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般由阴、阳离子构成一、分子1、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2、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例如: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得的氧气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得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不同。

二、原子1、概念: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基本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实质)分解结合————→————→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是原分子被破坏,分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MnO2例1:在2H2O2 ===== 2H2O + O2↑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过氧化氢分子(H2O2),没有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的新微粒是水分子和氧分子。

例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的不同。

答:水的蒸发是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是物理变化;水的分解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是化学变化。

构成构成5、原子————→分子————→物质直接构成6、人类对原子的认识①英国科学家道而顿提出了原子学说②人类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移动原子,标志着能制造出更多新物质、新材料。

7、原子结构的发现①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卢瑟福建立原子模型。

②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ɑ粒子轰击金箔实验Ⅰ大多数ɑ粒子能穿透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中有相当大的空间;Ⅱ小部分ɑ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发生偏转——说明原子中有正电荷;Ⅲ极少数ɑ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原子中有质量较大而体积较小的核。

③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二者所带电量大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核质子:带正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8、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9、氢原子没有中子10、原子的质量①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②原子的质量很小,使用不方便,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③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量×1/12例1:已知一个铝原子质量的测定值为4.428×10-26Kg,碳原子质量为,试求出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11、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说明:“”表示原子核;中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例2:画出镁原子和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三、离子1、概念: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离子的形成得到或失去电子原子=================离子失去或得到电子3、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元素与元素符号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例如:氧元素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碳元素是所有碳原子的总称。

2、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不同。

3、原子与元素的关系原子(微观)元素(宏观)成员集体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4、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①物质的组成(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

例如: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练习:碳酸氢铵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②物质的结构(微观):物质由微粒构成,分......。

.........子由原子构成例如:水的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铁的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氯化钠的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练习1:五氧化二磷的构成:五氧化二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练习2:镁的构成:镁是由镁原子构成的。

练习3:硫酸锌的构成:硫酸锌是由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5、元素符号的意义①宏观:表示一种元素②微观:表示一个原子例如:H:表示氢元素或表示1个氢原子。

练习:Cl:表示氯元素或表示1个氯原子。

③当元素符号前加写系数时,不再有宏观意义,仅表示微观意义,即几个原子。

例如:2H:表示2个氢原子。

练习:Cu:表示2个铜原子。

6、元素周期表①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②原子序数就是元素的编号,大小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③1——18号元素氢H 氦He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7、物质的分类根据性质金属单质根据元素单质————→根据物质纯净物————→非金属单质种类根据性质氧化物物质————→化合物————→酸种类混合物碱盐①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②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③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④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⑤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⑥含氧化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化物(m)与氧化物(n)所含元素的种类可表示为m≥n例1:指出下列物质所属类别:石油碳酸氢铵稀盐酸液氮镁带硫粉干冰氢氧化钙氯化钠四氧化三铁⑴属于混合物的是石油、稀盐酸;⑵属于纯净物的是碳酸氢铵、液氮、镁带、硫粉、干冰、氢氧化钙、氯化钠、四氧化三铁;⑶属于单质的是液氮、镁带、硫粉,其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镁带;⑷属于化合物的是碳酸氢铵、干冰、氢氧化钙、氯化钠、四氧化三铁,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干冰、四氧化三铁。

二、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1、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2、海水中的元素最多的是氧,其次是氢3、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水(约占70%),人体中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碳、氢、氮4、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三、元素与人体健康1、人体必须元素有20多种,分为常量元素(如氧、碳、氢、氮、钙、磷、硫、钾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铜、锰、锌、钴、碘等)。

2、人体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

例如:缺钙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缺钴、铁易得贫血症;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等。

3、自然原因或人为因素(如污染、药物积累和偏食等会使人体摄入的必须元素缺乏或过量)。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1、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化学式是对物质组成情况的真实反应。

2、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表示一种物质②微观:表示一个分子例如H2O::表示水或表示1个水分子。

练习1:CO2:表示二氧化碳或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当化学式前加写系数时,不再有宏观意义,仅表示微观意义,即几个分子。

例如:2H2O:表示2个水分子。

练习2:3P2O5:表示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例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⑴SO2:二氧化硫或1个二氧化硫⑵3CO2:3个二氧化碳分子⑶Fe:铁、铁元素、1个铁原子⑷H2:氢气或1个氢分子⑸O:氧元素或1个氧原子⑹nCl:n个氯原子例2:写出下列符号中“2”字的意义:⑴2N:2个氮原子⑵N2:每个氮分子中有2个氮原子⑶2N2:2个氮分子,每个氮分子中有2个氮原子⑷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每个二氧化氮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3、原子团:某些元素的原子集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它所起的作用和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合称为原子团。

常用的原子团:氢氧根(OH)碳酸根(CO3)硝酸根(NO3)硫酸根(SO4)铵根(NH4)4、化合价①概念:化合价是元素在相互化合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化学性质②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一价钾、钠、氢、氯、银,K Na H Cl Ag二价氧、钙、镁、钡、锌,O Ca Mg Ba Zn三铝、四硅、三五氮和磷,Al一二铜,二三铁,Cu Fe二四六硫、二四碳,S C正价、负价要分清。

氢氧根OH碳酸根CO3硝酸根NO3硫酸根SO4铵根NH4③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有正有负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⑤化合价规则:在一切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子团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根价。

例3: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⑴Cu;⑵NaOH;⑶KM n O4;⑷Fe3O4;⑸O2例4:将下列物质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S.O2 S.Al2(SO4)3 H2S.答:H2S .﹤.S .﹤.S.O2 ﹤Al2(SO4)3例5:标出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答:NH4NO35、离子符号的书写例如:⑴钠离子Na+⑵氯离子Cl-⑶钾离子K+⑷氧离子O2-⑸氢氧根离子OH-⑹铁离子Fe3+⑺亚铁离子Fe2+⑻锌离子Zn2+⑼钙离子Ca2+⑽2个硫酸根离子SO42-⑾3个硝酸根3NO3-⑿4个硫离子4S2-例6:写出下列符号中“2”字的意义:⑴2O:2个氧原子⑵O2:每个氧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⑶2O2:2个氧分子,每个氧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⑷O: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⑸MgO: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⑹O2-: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⑺2O2-:2个氧离子,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⑻:氧原子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除了氧气(O2)、氢气(H2)、氮气(N2)、氯气(Cl2)、碘(I2)等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①氧化物:X O 读作“氧化某”正价负价例如:氧化镁MgO氧化钙CaO氧化铝Al2O3氧化钠Na2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②酸: H 酸根读作“某酸”正价负价例如: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盐酸HCl③碱:金属氢氧根读作“氢氧化某”正价负价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③盐:金属酸根读作“某化某”或“某酸某”正价负价例如:氯化钠NaCl氯化银AgCl氯化钙CaCl2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硫酸钾K2SO4硫酸铜CuSO4硫酸镁MgSO4硫酸钠Na2SO4硫酸钡BaSO4硫酸铁Fe2(SO4)3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铵(NH4)2SO4硝酸钾K2SO4硝酸铝Al(NO3)3硝酸锌Zn(NO3)2硝酸铜Cu(NO3)2硝酸亚铁Fe(NO3)2硝酸铵NH4N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 CO3碳酸镁MgCO3碳酸钡BaCO3碳酸钙CaCO3例7:写出一种符号,它既能表示一种元素,也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