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1.前言********股份有限公司, 其主要发起人深圳南方制药厂, 成立于1985 年,由深圳**********有限公司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发展高科技产品”作为立厂之本,发展速度惊人,实现大规模,跨行业生产经营。
公司推出一批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
********目前的主要生产基地南方制药厂创立年代较早(始建于80年代),厂区占地仅 4万平方米,离国际先进水平和现行的 GMP 规范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许多方面甚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随着医药行业贯彻执行药品生产治疗管理规范(GMP)的日益深入,以及加入WTO带来的国外竞争,为确保核心企业的核心地位,********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在位于深圳市********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观澜园区内。
深圳独立坐标(X=35600,Y=114900),征地约11hm2,进行********新生产基地的建设。
本项目已经于2003年6月完成第一次建筑方案设计并得到深圳市有关部门批准(深计[2003]272号),并于2004年6月完成大部分施工图设计,后因故暂停。
现项目已经重新启动,根据三九公司的最新要求,本次建筑方案设计在满足观澜园区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对原规划设计的总图布置、建筑造型、内部功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要求,我院于2006年2月26号接受********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后,对场地及其周边环境条件进行了详细踏勘,结合********生产基地发展规划要求及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编制了《********生产基地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
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391.06万元。
2 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编制的目的(1)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项目建设单位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义务和范围。
(2)在调查工程对建设区及周边区域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情况的基础上,预测因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3)落实法律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为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
(4)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2.1.2编制的意义********生产基地位于观澜高新技术园区内,项目区现已进行场地平整,正进行夯实工作,主体工程施工时将在红线范围内进行土方开挖、回填,裸露地表在降雨的作用下会造成溅蚀、面蚀和沟蚀等水土流失危害,产生的水土流失会淤积周边的园区道路,堵塞雨水管网,对道路的排洪和行车安全及景观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编制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以科学地预测项目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合理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和防治费用,有效控制和减少项目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对项目区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方案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1991年6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2002年10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8月;(4)《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广东省人大,1993年9月;(5)《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深圳市人大,1997年2月;(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11月;(7)《深圳经济特区水资源管理条例》,深圳市人大,1994年12月;(8)《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深圳市人大,2000年3月修订本;(9)《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深圳市人大,2001年10月;(10)《深圳经济特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深圳市人大,1998年;(11)《深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1998年9月;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1994年11月;(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5号令,1995年5月;(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12号令,2002年1月;(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16号令,2002年11月;2.2.3规范性文件(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2月;(2)《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1998年11月;(3)《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时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1995年11月;(4)关于《实行深圳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制度》的通知,深水保字[1997]5号,1997年10月;(5)关于《生产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的通知,深府[1998]191号,1998年9月;(6)关于印发《深圳市土石方管理办法》的通知,深府[1995]5号,1999年1月;(7)关于印发《深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8)《水土流失终点防治区划分公告》广东省人民政府;(9)《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45号,2005年10月;2.2.4技术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204-9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996;(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4-87;2.2.5技术资料(1)关于印发《深圳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指南》的通知,深圳市水土保持办公室,2006年3月;(2)********生产基地红线范围图:1:1000地形图;(3)《********生产基地初步设计》电子版;(4)《********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北京大学,2002年7月;(5)《********股份有限公司药业生产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2003年1月;2.3方案编制深度及难度等级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有关要求:“新建扩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其内容和深度应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要求相适应”,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阶段为初步设计阶段,它可作为本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依据。
本项目区地处观澜河流域2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占地面积为11hm2,项目区整体坡度为4°,根据《深圳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指南》所定,本方案编制难度为3级。
3.项目分析及水土流失预测3.1项目区自然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生产基地位于********的,北接为环观南路,西临为梅观高速、南面是机荷高速,周边为园区的5号路、6号路、7号路、8号路和10号路。
总占地面积为11hm2。
项目区内现状为裸露平地,正在进行夯实工作,距离东南面约600m处有小规模的五金加工厂。
该项目区不处于深圳市生态控制线内(见图3-1)。
图3-1 生态控制范围图3.1.2地形、地貌项目所属区域属于低丘、平地,周边为其它建设工程建设地。
项目区总体高程在62-68米,场地地势走向为东北高西南低,整体高差在6m左右。
大部分地表的裸露,局部已有冲沟。
3.1.3土壤项目区及其周边区域主要土壤类型为花岗岩赤红壤,赤红壤是深圳市的地带性土壤,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64.5%,占山地自然土壤94.6%,为面积最大的土类。
花岗岩赤红镶以燕山期侵入的岩浆岩为主,容易风化,土层深厚,土体多石英砂粒。
质地粗,孔隙度大,疏松而通透性强。
这类土壤结构松散,抗侵蚀能力弱,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而遇到暴雨冲刷时,极易发生土体剥离、造成面蚀、沟蚀、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
3.1.4地质据钻探揭露,场地地层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洪积土层、第四系坡积土层、、第四系残积土层、燕山期粗粒花岗岩构成。
场地各类基坑开挖,造成土层出露,在强暴雨冲刷侵蚀作用下,易被剥离,将为水土流失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具体各类岩性如下:(1)人工填土层(Q ml)素填土:褐红、褐黄色,松散状态,稍湿,主要由砂质粘性土组成。
质地均一。
土层厚度在0.70~16.80m间,平均厚度8.74m。
(2)第四系冲洪积土层(Q al+pl)根据土的组成及性状差异,分为砂质粘土、砾砂混粘土,厚度在0.6~5.0米间,平均厚度2.33m,层顶埋深8.70~16.00m。
(3)第四系坡积土层(Q dl)砾质粘性土,呈褐红夹褐黄色,可塑状态,稍湿~湿,由粘土、砂粒、砾石组成,砂砾含量约为20%左右,厚度在1.60~11.70米间,平均厚度5.04m,层顶埋深0.00~12.4m。
(4)燕山期花岗岩(Q el)砾质粘性土,呈褐红、褐黄、灰白夹黑色花斑状,可塑状态为主,局部顶面呈软塑状,湿~稍湿,由粘土、砂粒、砾石组成,其中中英质砾石组成占20%以上,厚度在3.50~27.50米间,平均厚度13.95m,层顶埋深0.00~27.2m。
(5)燕山期粗粒花岗岩(r53(1))分为全风化粗粒花岗岩褐强风化粗粒花岗岩,其中全风化粗粒花岗岩呈褐红、黄褐为主、夹锈黄、黄灰色,厚度在1.00~20.40米间,平均厚度5.12m,层顶埋深0.00~30.30m;强风化粗粒花岗岩呈黄褐、红黄、锈黄夹灰白、黑色,厚度在0.53~14.80米间,层顶埋深4.60~38.50m。
根据地质资料,项目区无明显的构造破碎带痕迹,场地稳定性好。
土壤侵蚀作用对象主要为地表人工填土层及基坑开挖形成的开挖边坡面。
3.1.5气象、水文该区域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全年温暖湿润,光热充足,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21.4~22.3ºC,1月份月均温度12.9ºC,7月份月均温度28.7ºC。
该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383.5mm,多年平均降雨天数约140天,主要集中在4~10月,降雨主要是锋面雨和台风雨。
3.1.6植被在选址区内,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自然植被已大部分被破坏,现存植被以西侧和北侧的景观绿化带和自然生长的杂草为主,主要有台湾草、芦草、大王椰子、黄金叶、散尾葵等。
3.1.7生态用水本项目区生态用水为自然降雨,周边绿化主要为人工灌溉,项目区属于观澜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