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特色校申报材料

艺术特色校申报材料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校”申报材料甘州区金安苑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41个教学班,4500多名学生。

学校先后荣获“甘肃省科普示范校”、“市级德育示范校”、“甘州区素质教育特色校”、“甘州区先进集体”、“第八届世纪之星全国青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特色单位”等21项荣誉称号。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中指出:“学校艺术教育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自2003年创建金安苑学校以来,校领导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确立了“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加大艺术教育力度,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的潜力,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和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强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美育和德育相渗透的原则。

积累经验、提高水平、抓出成绩、形成特色,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一、动用全校之力,加强艺术教育的管理我校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抓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了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形成了清晰而实效的管理网络。

1.健全网络,责任到人学校重视艺术教育工作。

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艺术教育工作会议,研讨校艺术教育各项工作活动,并逐步形成校长、艺术分管领导、艺术总指导,校各类艺术教师等层层网络体制。

小学部教导主任、中学部教导主任是分管艺术教育的副组长,具体抓实学校的各项艺术教育工作,对小学六个年级、中学三个年级艺术可承担实施与质量监控、艺术特长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作出整体规划,明确培养目标。

政教处、团委负责各种大型艺术活动的开展,音体美学科组具体落实课堂教学。

网络健全、上通下达,并能及时形成合力,解决艺术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为了体现校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校领导在校务及行政会上积极讨论、研究校艺术教育各项工作,并定期检查工作实效。

2.整体规划,有序推进每学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有专项对于艺术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使全校师生了解明确艺术教育的整体要求,同时也对艺术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有完整的了解。

小学部制定《小学生艺术教育六年规划》,中学部制定《中学生艺术教育三年规划》,按照规划中、小学以“三三三”为周期,加强学生的艺术教育。

即小学低段(一至三年级)升高段(四至六年级)、高段(四至六年级)升初中(七至九年级)时,对学生三年学习的艺术科目进行分段测试,每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考核,并纳入学科成绩。

初中毕业时,同样进行此类考核。

3.加强管理,有效落实为加强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教导处定期检查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教师教学文章等;政教处、团委每学期要求特色社团如舞蹈队、戏剧社等提交工作计划和小结,并且通过升旗仪式、校园广播、校园橱窗等各种宣传媒介展示舞蹈队、戏剧社、书法兴趣小组等成果。

通过多种途径的展示与宣传,进一步内化了艺术教育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作用,也从组织上保障了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发挥集体智慧,提升艺术教育水平1.专业引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重视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现有音乐专业教师2位、美术专业教师1位(非专业2位)。

其中中学一级教师1位,小学一级教师2位。

老师们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

学校鼓励教师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学法。

要求教师始终把特色艺术教育的主根深扎在课堂教学中。

坚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

树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双基教学和悦心、激趣、健体及其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相结合,校本艺术课程与国家艺术课程相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指导与文化氛围熏陶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

还要求教师适当拓展、延伸,将“教育学生学艺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审美相结合,培养高尚艺品与培养学生高尚人品相结合”。

杨伟: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河西学院美术系,甘州区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为多所学校策划、绘制校园文化长廊工作。

开发校本课程《水墨画教学》在七八年级运行良好,并将此作为小课题研究。

1996年作品《春》荣获纪念毛泽东延安讲话纪念二等奖,2008年作品《虎》荣获市美展二等奖,2011年作品《屈子行吟图》获团省委优秀作品奖。

辅导学生60多人次曾获“双龙杯”、“萌芽杯”、中学生科幻画美术作品评选活动中获奖。

李多智:小学高级教师,2007年区级美术优质课评选一等奖;2007年“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指导一等奖;2009年作品《莲之爱》荣获“庆中国成立60周年张掖市美术作品”三等奖;2011年被河西学院聘为“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指导教师。

鞠瑞:小学高级教师,开发小学低年级美术校本教材《润心书画》。

2009年被中国艺术教育联合会、全国美术教育委员会授予“模范辅导教师特等奖”;全国中小学美术书法作品评选活动中被授予“模范辅导教师一等奖”。

辅导学生80多人次在省级评选活动中获奖。

郑宏:小学高级教师,曾获甘州区音乐教学评优课一等奖,张掖市音乐评优课一等奖,2008年获甘肃省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二等奖。

辅导学生60多人通过甘肃省音乐艺术等级测试,个人多次组织区、市文艺演出,并获优秀组织奖。

参加全国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培训,发表论文《电教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愉快音乐课堂》等。

李菊梅:中学二级教师,2004年毕业于西北师大音乐系。

2005年参加“首届张掖市形象大使”比赛获“十佳”称号;2007年参加“第二届甘肃省歌手大赛张掖赛区”荣获二等奖;2008年参加“张掖市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排演;2008年组织“海通”杯青少年五项技能大赛;2012年参加甘州区小学音乐优质课评选二等奖。

2.丰富课程,引导学生走进艺术殿堂我校艺术教育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足音、美艺术类活动课、拓展课。

以学生的手工制作、剪纸、书法、绘画展、体操汇演、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校园艺术节、六一儿童节、课外兴趣小组等活动为主阵地,大力开展艺术教育。

在艺术基础课程开设方面,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切实落实艺术通识教育,艺术课程覆盖面达到100%。

教学中每个年级段教学内容各有千秋,小学艺术教育侧重于童趣童心艺术,中学艺术教育注重实践艺术、鉴赏艺术。

近年来,我校艺术教师不断丰富课程开设的同时,加强个人艺术修养,锻炼课堂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区、市、省级优质课评选。

其中李多智老师获区级优质课一等奖(美术),鞠瑞老师获区及优质课二等奖(美术),郑宏老师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音乐)、省级优质课二等奖(美术),李菊梅老师获区级优质课二等奖(音乐),学校展示课每学期每人一节。

老师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提升水平,形成风格,为提升艺术教育不懈努力。

3.学科整合,提升美育教化功能艺术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需要通过相对专业的课程来传授知识,也在各类学科中渗透和闪耀着审美和人文思想的光辉。

我校在逐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大文科”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多角度、多方位地传递美育教育的观念。

如语文学科中,越来越多教师意识到非此即彼的价值观的不科学性,因此在教授经典的作品时更加注重内容与形式,言与意的高度融合。

语文课堂中老师们以情动人,注重对课文情感的挖掘,开掘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去读、去品、去思,使学生读出感动,品出激情,思出理趣。

慢慢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语文教师和语文课程,把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人文底蕴等“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情感,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逐渐营造出师生共同享受并依赖着的美丽而和谐的校园文化。

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全面+特长”的教育思想,真正将德智体美劳有机统一在教学活动各个环节。

实践证明,艺术教育与各个方面的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所以,自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的九年里,我们的教育教学成绩,始终位居联校前列。

2004年,年度教育工作管理责任书考核三等奖,自2005年至2011年年度教育工作管理责任书考核均为二等奖。

三、利用多种途径,搭建学生艺术活动的舞台近年来,我校以深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在艺术教育领域树起了“以美育人,以德育人”的鲜明旗帜,紧紧围绕“民族精神教育”这条主线,通过民族精神教育在艺术课上的渗透,落实两纲内容,以“学习美的艺术、铸造美的人格”为核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雅的情操、文明的举止、审美的情趣、创造的能力的21世纪合格的艺术人才。

1.制定艺术活动节,创设艺术实践环境由于课堂艺术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为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打下深厚的根基。

学校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在保证普及的基础上,我校的艺术教育、艺术节力求创新,彰显特色。

每年6月确定为校园艺术节(今年是第九届),为特长生们提供展示特长的舞台。

同时每学年学校定期开展艺术活动,如“英语情景对话”、“课本剧”、“美文朗诵比赛”、“‘三小’科技周活动”、“‘六·一’儿童节活动”、“手抄报比赛”“剪贴、涂鸦美术作品展”等丰富的文艺活动,使学生在淳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逐步领略较深层次的美育教育。

另外学校还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午间预备班班有歌声、课前三分钟演讲、主题板报、主题团、队会等多种活动,这些活动的大力开展,培养了学生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给艺术教育注入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使品德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开创了德艺双馨的良好局面。

本学期,学校又推出了“阳光体育”的大课间活动项目,学生自发组织街舞热身运动,又为艺术教育增加了一道前卫的风景线。

因此,学校在艺术教育领域颇有成就。

2006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中央统站台会馆联名授予“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成果展2006年度集体组织奖”、“2006年度艺术教育活动特色单位”,“甘州区少先队鼓乐队检阅仪式一等奖”(共青团甘州区委、区教育局),“甘肃省学生天地杯书画摄影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7年获纪念建国85周年全区中小学文艺汇演三等奖,(甘州区委、共青团甘州区教育局)。

2008年荣获甘州区“喜迎奥运庆六一”团体操比赛三等奖。

2009年,又获《绚丽年华2009全国美术教育成果优秀组织奖》(中国教育学会),《甘州区相约湿地亲近自然大型文艺活动组织奖》(中共张掖市甘州区委员会、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政府)。

2010年获全区争当“四个好少年”主题队会二等奖(中青团甘州区委、甘州区教育局、甘州区少工委),“我要健康成长我爱无烟环境”绘画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中国控烟协会),2011年“甘州区‘庆六一’团体操比赛”二等奖等不胜枚举的若干荣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