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室各种规章守则8.doc

手术室各种规章守则8.doc

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8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裤、帽子必须盖住头发,方准入内。

2.有化脓性感染及患皮肤病者不得进入手术室,上呼吸道感染者须戴双层口罩。

3.每日紫外线光管消毒;每日以0.1%有效氧消毒液或0.5 %过氧乙酸擦拭手术床、桌、台、凳、用具、门窗等,并用含氯消毒液拖擦地面,室内经常保持医疗器械、物品清洁整齐,每周大清洁一次。

术前1小时之前启动净化系统,净化1小时后方能进行手术。

4.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必须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6.每月要对手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灭菌物品、做细菌检测培养一次,结果要符合要求,并记录存档。

7. 干法保存的持物钳4小时更换一次;打开包装的干棉球、棉签、纱布24小时内更换。

盛放消毒液的瓶、罐等容器每周灭菌两次,并更换消毒液。

8.各种无菌物品定点、定位放置。

定期检查无菌包的灭菌日期及灭菌效果,双层包布的灭菌包在25°的条件下,保存7天,
过期或包布受潮均应重新灭菌。

9.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使未污染也只能24小时内使用;已取出的无菌物品,即使未使用,也不能放回原容器中,必须重新灭菌后再用。

10.无菌冲洗溶液,一经启封,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只能24小时使用,过期应重新更换。

11.一次性耗材使用前,严格检查合格证、有效期、包装等,建立入库记录,更换批号或厂家时必须进行细菌培养,合格方能使用。

12.用过的手术器械清洗后置入烤箱烤干,涂油备用。

用过的布类、敷料送洗衣房清洗煮沸消毒30分钟。

乙型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和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用过的器械,置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清洗烤干,一次性敷料用过后焚烧。

对用过的手术间,以0.5%过氧乙酸擦拭手术床、麻醉机、凳、器械台、门、窗、用具、地面以含氯的消毒液拖擦消毒。

13.医疗废物按要求存放,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利物品放在锐器盒内统一焚烧。

医疗废物的运送焚烧要有严格的交接手续,交接人员双方签字。

无菌操作原则
1. 无菌区内所有物品都必须是灭菌的,如稍有怀疑应立即更换。

物品有下列情况者,应视为有菌,不能在无菌区内使用:①在非限制区内的灭菌敷料;②无菌包破损或潮湿;③无菌包坠落在地面上;④灭菌有效时间及效果不能肯定;⑤怀疑无菌物已
被污染。

2.无菌手术衣的应用: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仅限于前身肩平面以下,腰平
面以上及袖子。

其他部位应视为有菌区。

手术人员在穿好手术衣后,前臂不应下垂,应保持在腰平面以上。

双手不应接近面部或交叉及放于腋下,应肘部内收,靠近身体。

由于手术衣在腰平面以下视为有菌的,因而不应接触无菌桌及铺好的手术台。

手术人员倚墙而立或靠坐在未经灭菌的地方,均是违反无菌原则的。

也不应来回走动或走出手术间以外。

如因手术需要移动,应面向无菌区。

与另一手术人员换位时,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上。

在经过未穿手术衣人员面前时,应互相让开,以免碰撞污染。

3.正确使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任何无菌包及容器的边缘均应视为有菌,开包时应将包布的四角翻转并用手握住,防其滑脱污染内容物。

取用无菌物时注意不触及边缘。

利用包布铺无菌区时,包布的内面是无菌的,包布的外面和边缘是有菌的。

若取无菌包内某种无菌物,余下无菌物仍须保持无菌时,可按原包包好,但须在4小时内应用此包内的无菌物,否则须重新灭菌。

4.无菌桌的无菌范围:无菌桌仅桌缘平面以上是无菌,桌缘平面以下,不能长时间保持无菌完整,应视为有菌。

手术护士、巡回护士都不应接触无菌桌缘平面以下的桌布,以建立一个安全地带。

凡坠落于手术台边或无菌桌缘平面以下的物品应视为有菌。

已坠落下去的皮管、电线、缝线不应再向上提拉或再用。

无菌布单被水或血浸湿时,应加盖或更换新的无菌单。

5.接触无菌区时,必须经过手臂灭菌、穿无菌衣及戴无菌手套。

巡回护士取用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夹取,并应与无菌物、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约30cm),避免衣袖、衣服接触无菌物及跨越无菌区,倾倒溶液时只许瓶口进入无菌区的边缘。

倒液时应冲一下瓶口,冲洗瓶口的药液应弃去,防止瓶口杂质和玻璃碎屑倒入手术台上。

6.减少空气污染、保持空气净化效果。

手术室门窗应关闭,人员进出应走侧门,尽量减少在手术间内走动,避免引起阵风。

手术进行中应保持肃静,避免不必要的谈话。

咳嗽、打喷嚏时应将头转离无菌区,避免飞沫污染。

为防手术人员滴汗,可于额部加一无菌汗带。

请他人擦汗时,头应转向一侧,不使纱布纤维落入无菌区。

无菌容器打开后,应及时盖好,减少暴露。

7.皮肤虽经消毒,只能达到相对无菌病人的皮肤和工作人员手臂经过消毒以后只能达到相对灭菌,残存在毛孔内的细菌对开放的切口有一定的威胁,故应注意预防污染。

8.在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时,手不应接触手术衣和手套的外面。

戴好手套的手也不可直接接触病人皮肤。

凡与皮肤接触的刀片和器械不
应再用。

手术进行中,如手套被撕破或被缝针、锐利器械刺破,应立即更换。

针和器械也不可再用。

9.连台手术前台手术结束,手术人员应更换无菌手术衣及消毒手臂戴无菌手套,手术间地面及用物均应用消毒液擦拭,并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

手术室安全制度
1.定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爱护消防设施,不准移动或搬动做他用,消防器材专人负责,定期更换,定期检查。

2.熟悉手术室的各种电器设备,遵守操作规程,手术结束后,应拔去所有电源插头。

电器设备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剧毒药品应有专柜贮藏,配上锁,并派专人保管,使用进行登记。

4.易燃物品,应安置在通风阴暗处,要求远离火源,专人管理。

5.值班人员应巡视手术室每个房间,负责氧气、吸引器。

水、电、门窗的安全检查及大门的安全,坚守工作岗位。

6.非值班人员勿任意进人手术室。

7.手术室内严禁吸烟。

8.接送病人注意安全,防止碰伤、摔伤。

9.如发现意外情况,应立即汇报有关部门,并向院部汇报。

手术室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担任器械或巡回护士等工作,并负责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整理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督促检查参加手
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注意病人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3.参加卫生清扫,保持手术室整洁、肃静,调节温度与湿度,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4.负责手术后病员的包扎、保暖、护送和手术标本的保管和送检工作。

5.按分工做好器械、敷料的打包消毒和药品的保管工作,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6.指导进修、实习护士和卫生员的工作。

手术室工作制度
①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

手术完毕,所用物品应按指定地点放置。

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

②保持手术间肃静,不得在室内大声喧哗、闲谈,禁止吸烟。

③手术室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各尽其职,动作敏捷,思想集中,监守工作岗位,积极配合急、平诊手术和抢救工作。

④室内各种物品定量、定位,由专人保管。

定期检修保证使用。

手术室工作员应熟悉各种物品、器械的固定位置及使用方法。

急救药品、器材必须保持完整无缺,以备急用。

⑤室内一切器械、物品不准外借,特殊情况者:外院借用
由院长批准,院内借用需经科主任、护士长批准。

⑥手术应于前一日上午10时将手术通知单送交手术室,如需特殊器械,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

手术室工作制度Microsoft Word 文档1 手术室工作制度
1.凡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进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2.进手术室参观或见习手术的任何人,需要领导李院长审批,受院方医护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游走及出入。

3.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

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气和氧气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手术室器械不得任意挪动放在指定位置。

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4.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药品等之数目,术前准备仔细齐全,术后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敷料做好消毒等工作。

缺少的药品,用具,氧气等及时的
备货,以便随时进行各种手术。

5.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病员应作详细登记,病历也要按要求详细填写,做好资料存档工作。

按月统计上报。

6.手术室应每天清扫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消毒打扫除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用具、消毒后的物品)。

手术室消毒完毕把门关好,不得随意出入。

7.接手术病人时,要看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

病人要按照规定穿医院衣服,鞋子进入手术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