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手术室工作人员操作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规范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各种操作在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临床科室发生的142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从手术室环境准备、手术物品备用、手术室活动控制、合适的手术人员着装、严格的外科手消毒及合理的抗菌素的预防应用等几方面对比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42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手术难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参观人员较多,感染率占66%;手术室流动人员较多和不必要的交谈、备皮时间距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技巧、不恰当预防应用抗生素以及违反着装规定(戴项链,穿毛衣等)、低体温及麻醉影响等其它因素占34% 。
结论通过加强手术室管理、规范手术室工作人员操作,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关键词】规范;操作;手术部位;感染率【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037-02【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ndard working staff of the operating room summarizes various operating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importance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e analysis of hospital since october 2008-in october 2011, the clinical departments of 142 cases of surgical incision happen infect patients, from theoperating room to spare, environment surgical items, the operating room, and the right operation activities control personnel, strict dress code of surgical hand disinfection and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to prevent aspects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occurred contrast related factors, 142 cases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difficult operation continues for a long time to visit personnel is more, infection rates were 66%; the operating room flow personnel is more and unnecessary talk, time for skin from operation time is longer, surgical skills, inappropriate use of antibiotics and prevent violation of dress code (wearing a necklace, wear sweaters, etc), low temperature and anesthesia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34%.conclusion: through the strengthening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the standard operating room staff operatio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ates 【keywords】standard, the operation, th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ates手术切口感染是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生必然会导致病程延长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躯体痛苦和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死亡,本文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方面、手术方面)中,在手术方面,通过规范手术室工作人员围手术期的操作,减少感染因素控制切口感染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临床科室发生的142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其中手术难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参观人员较多,感染率占66%;手术室流动人员较多和不必要的交谈、备皮时间距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技巧、不恰当预防应用抗生素以及违反着装规定(戴项链,穿毛衣等)、低体温及麻醉影响等其它因素占34% 。
1.2 方法1.2.1环境因素为了保证手术室的环境质量,必须加强全方位管理,重视可能导致污染的每个环节/1.2.1.1工作人员、患者及洁、污物严格按照出入路线出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并进行手术部日常环境污染控制,环境保洁及手术室通风控制及环境温度调节。
(1).手术部日常环境污染控制重要指标有:静压差(pa),相对湿度过滤器更换周期等,特别洁净手术(i)和标准洁净手术室(ⅱ)静压差≥8pa;一般洁净手术室(ⅲ)和准洁净手术室(ⅳ)静压差≥5pa;非洁净区≥10pa,相对湿度为30%—60%夏天持续2天>60%事件不得发生2次以上;冬天持续2天<30%的事件不得发生2次以上,并且要有——记录。
手术部过滤器更换周期为新风入口过滤网至少2周更换一次;初效过滤器1---2月;中效为2-4个月;亚高效一年;高效过滤器为三年,有年度更换的记录。
有植入物矫形及器官移植等,择期高危险手术对层流通风要定期强制检查。
手术室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换气15~25次,送风量约等于7000㎡/小时,风速至少0.25m/秒速度循环,室内正压(特感间负压)。
能过滤大直径污染源。
每月有监测记录,温度调节在22℃左右,避免造成低体温。
(2)环境保洁必须减少经空气传播的细菌,保持环境表面清洁,每天清晨第一台手术前湿式去除所有水平表面和照明灯上的灰尘,手术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溢出物,立即收集感染性废物;两台手术间,每台手术后现场清洁和消毒水平表面和所有手术物品如仪器、器具、墙壁物桶、手术台和桌子等。
一天工作结束时,清洁所有器具,光源和照明设备,清洁所有地板、物桶等,每周彻底清洁手术室,包括所有辅助室以及壁柜,冰箱,暖箱,墙壁和天花板等。
(3)手术室活动的控制,尽量减少手术过程中进入手术室的人数,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除手术人员病人和器械通过时,所有的手术室门都应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
1.2.1.2手术物品的选用手术器械使用前要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严格检查灭菌指示物是否合格,并记录备查,并应以保持无菌性和完整性的方式打开、配置和传递,无菌物品应直接由手术人员取出或安全放置在无菌区内,并保持其在视线范围内,确保无菌性。
所有物品要减少纤毛和微粒的产生,避免在手术邻位形成肉芽肿。
1.2.1.3.合适的手术人员着装:进入手术室的所有人员必须取下首饰脱掉毛衣,也不能指甲抛光和戴假指甲;必须换干净的刷手衣,穿上刷手衣后仅限在手术区活动;戴帽子,头面部的所有毛发必须遮盖,有多篇报道,来自头发和头皮的微生物曾造成外科切口感染;口罩要完全遮住口鼻;直按参与手术的所有人员必须穿无菌手术衣,在进行有血液污染的高危手术时应穿防水手术围裙;手术人员必须戴无菌手套,在进行有手套刺破高危险手术时如全关节置换术等,应戴双层手套。
对已知携带血流传播的病原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丙肝病人手术时,也建议戴双层手套,如手套意外刺破应立即更换;宜穿防刺鞋以免器械滑落刺伤脚面。
1.2.1.4 手术人员感染监控医务人员患有感染性疾病要主动报告并不得进入手术室;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有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1.2.1.5 严格的外科手卫生外科洗手应洗手和前臂,洗手以前必须取下首饰剪短指甲,必须制定洗手的书面政策和步骤。
戴无菌手套前外科手消毒可用抗菌肥皂或速干手消毒剂,最好具有持久的杀菌效果,使用皂液进行手和前臂的清洗,洗手之后用消毒毛巾把手和前臂完全擦干,再2次应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至干燥后穿手术衣戴手套。
1.2.1.6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
(1)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一般情况下普外科i类切口手术不需要用药。
但下列情况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或一般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如大血管手术,脾切除等;异物植入术,如疝修补、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
(2)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力缺陷或低下、营养不良等。
(3)高风险或特殊手术(4)术前合理用药的正确使用时间为:在手术室内,于开皮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切皮时就使抗菌药物在组织内达到高峰值。
方法为;应静脉滴注,溶酶体积不超过100ml一般30分钟给药完毕,但万古和去用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等特殊药物应按药物说明执行。
对于手术时间长,超过3小时,失血量大于1500ml可在术中给予第二剂,必要时还可使用第三剂抗菌素,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及手术结束后4小时。
万古霉素应在手术前2小时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药完毕,并慎用,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应短程应用,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时,预防用药时间可至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另外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1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高风险剖宫产手术,脐带夹关闭后给予一剂量抗生素。
1.2.1.7 手术技巧严格无菌操作,无菌巾铺后尽量避免移动,如需移动只能向内移动。
动作轻柔地接触组织,有效止血,去除死腔,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避免进入内脏,使用合适的引流和缝合材料,引流应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置放引流管。
确保引流充分。
熟练运用手术器械,并及时更换,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对于所有接触过脓液、肠内容物,支气管分泌物的纱布和器械,用后应立即撤离手术台;沾染污物的手套应在继续进行非污染区操作之前,应予更换,衣袖沾染到污物后,要加用无菌套袖或更换手术衣。
注意缝合技巧,缝合前用碘酊,乙醇涂擦切口两侧皮肤,缝合时皮肤张力适中,对合无错位重叠,避免遗漏死腔,缝线不宜过紧过密,无菌敷料吸附性要好,不宜太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