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砼结构装配式建筑规范文件要求对比表(安全)
砼结构装配式建筑规范文件要求对比表(安全)
吊具应根据预制构件形状、尺寸及重量等参数进行配置。
9.2.4吊环HPB300
(5)
标识
一(五)4、(标识)生产单位应对检查合格的预制构件进行标识,标识不全的构件不得出厂
5.1.3按品种、规格/分区分类存放,并设置标识牌。
(6)
驳运
5.2.1预制构件的现场驳运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车辆)应根据构件尺寸及重量要求选择驳运车辆,装卸及驳运过程应考虑车体平衡
5.2.2-1预制构件的现场-----存放堆垛宜设置在吊装机械工作范围内(重)
11.5.3-1(堆场)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
12.2.1应合理规划构件运输道路和临时堆放场地-----。
11.5.3-2 ----垛间通道
9.4.3-1(堆场)堆场应平整、
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应采取良好的排水措
施
(8)
9.1.1(专项施工方案)---应编
制专项施工方案。
内容(条说) :生产、运输/堆放、安装/连接、与萁他分部分工程配合、 质量/安全要求和保证措施、现场管理机构和管理措施
(2)
安全文明
措施方案
一(三)7、施工总包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构件堆场设置、设备设施安装使用、因吊装造成非连续施工等特点,编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严禁使用自编的钢丝绳接头及违规的吊具 (重)
4.0.7预制构件吊装吊环应采用HPB300级热轧钢筋,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制作
5.2.3构件驳运和存放时,预埋吊件所处位置应避免遮挡,易于起吊
6.4.1-1----采用可调查式横吊梁(重)
12.1.4对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的构件,宜采用有分配梁或分配桁架的吊具。
应急预案:3.0.7
11.5.1(运输与堆放方案)应制定预制
构件的运输与堆放方案,其内容应包括
运输时间、次序、堆放场地、运输线路、
固定要求、堆放支架及成品保护措施
等。
对于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大型构件的运输和堆放应有专门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2.1.1(施工方案)施工前应制定施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内容应包括构件安装及节点施工方案、构件安装的质量管理及安全措施等
11.5.2-1(装卸)装卸构件时应采取保证车体平衡的措施。
11.5.2-2/3(运输)运输构件时,应采取防止构件移动、倾倒、变形等的固定措施、防止构件损坏的措施----。
9.4.2运输
1、 (道路)运输线路应根据道路、桥梁的实际条件确定,场内运输宜设置循环线路
4(固定)应采取防止构件移动工倾倒的绑扎固定措施
砼结构装配式建筑规范文件要求对比表(安全)
项目
市总站《监督要点》8号文
DGJ08-2117-2012
JGJ1-2014
GB50666-2011
(1)
专项方案
二(一)2施工单位应制定涉及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工艺技术控制难点和要点、全过程的成品保护措施等内容的专项方案,并通过审核。
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现场构件堆放、 构件安装施工、节点连接、防水施工、混凝土现浇施工等内容。其中
安全控制措施应包括预制构件堆放、 驳运及吊装、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作业辅助设施的搭设、构件安装的临时支撑体系的搭设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控制措施应包括构件进场检查、吊装、定
位校准、节点连接、防水、混凝土现浇、机具设备
配置、首件样板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一(三)2、施工单位应及时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
的质量安全专项方案,并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3)
专家评审
一(三)3 对于采取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装配式建筑专用的施工操作平台、 高处临边作业的防护设施等,其专项方案应按规定通过专家论证
二(四)4(2)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等项目的专项验收要求,建设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
(4)
吊环
吊具
二(三)1(1)(钢丝绳)钢丝绳等吊具应根据使用频率,增加检查频次,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堆放
二(二)1、预制构件堆场应符合下列要求:
(2)(有序)-----按品种、规格、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堆垛,其他建筑材料、设备不得混合堆放,防
止搬运时相互影响造成伤害。
(3)(方式/堆层/货架)应根据预制构件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堆放方式及规定堆放层数, 同时构件之间应设置可靠的垫块;若使用货架堆置,货架应进行力学计算满足承载力要求。
3.0.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构件堆放和场内驳运道路施工平面布置
2 吊装机械选型与平面布置
3 预制构件总体安装流程
4 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测量
5 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6 产品保护措施
7 保证安全、质量技术措施
8 绿色施工措施
方案交底:3.0.4
方案落实:3.0.6
5运输细长构件时应根据需要设置水平支架
6角部及绳索接触部门保护
9.4.2-2(车辆)运输车辆应满足构件尺寸和载重量要求
9.4.2-3(装卸)装卸构件,应采取保证车体平衡、防止车体倾覆的措施
(7)
堆场
二(二)1、预制构件堆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选址)预制构件应设置专用堆场,并满足总平面布置要求。 预制构件堆场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垂直运输设备起吊半径、 施工便道布置及卸货车辆停靠位置等因素,便于运输和吊装,避免交叉作业。
(2)(堆场/围栏)堆场应硬化平整、整洁无污染、排水良好。构件堆放区应设置隔离围栏,按品种、规格、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堆垛,其他建筑材料、设备不得混合堆放,防止搬运时相互影响造成伤害。(重)
(3)(方式/堆层/货架)应根据预制构件的类型
选择合适的堆放方式及规定堆放层数, 同时构件之间应设置可靠的垫块;若使用货架堆置,货架应进行力学计算满足承载力要求。(重)
2(固定)驳运过程应采取防止构件移动或倾覆的可靠固定措施
3驳运竖向薄壁构件时,宜设置临时支架
4构件边角部及构件与捆绑、支撑接触处,宜采用柔性垫衬加以保护
5预制柱、梁、叠合楼板、阳台板、楼梯、空调板宜采用平放驳运、预制墙板宜采用竖直立放驳运
6(道路)现场驳运道路应平整,并应满足承载力要求
11.5.2(车辆)预制构件的运输车辆应满足构件尺寸和载重要求。
5.2.2预制构件的现场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置)预制构件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堆垛,存放堆垛宜设置在吊装机械工作范围内
2(架体)预制墙板宜采用堆放架插放或靠放,堆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预制墙板外饰面不宜作为支撑面,对构件薄弱部位应采取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