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音版七上册音乐知识汇总

人音版七上册音乐知识汇总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第一单元:歌唱祖国一、《彩色的中国》为单二部曲式。

齐唱合唱 (演唱)1 、这是一首以 G 调 3/4 节奏中速亲切地进行歌曲。

应用了声断气不断的演唱方法。

2 、通过赞美祖国之美来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因此,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与歌曲相关的如休止符等乐理知识及歌曲的创作背景,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此曲在本单元乃至整本教材中起着铺垫的作用。

3 、学习这首歌的母的除了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4 、歌唱的基本要求:自信富有感情的歌唱。

注意协调身体运动。

学习歌唱基本技能,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歌唱的基本姿势:坐姿端正,站姿沉稳;重心下沉,肩颈放松;两眼平视,表情自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二、《国歌》 齐唱(演唱) G 大调 曲中多用三连音、弱起、附点音符、渐强1 、《义勇军进行曲》由 田汉 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 日本 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 1949 年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 国家 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2 、《 义勇军进行曲 》原是 聂耳 于 1935 年,为 “ 上海电通公司 ” 拍摄的故事影片《 风云儿女 》所作的主题歌。

3 、 2004 年 3 月 14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三、《多情的土地》 独唱 施光南曲(欣赏)1 、歌曲《多情的土地》 由施光南作曲,任志平作词。

由关牧村、廖昌永、韩红、佟铁鑫、杨洪基等多位歌唱家演唱。

2 、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有一人独立演唱。

齐唱:由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轮唱: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同一曲调。

合唱:两个声部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由两人或者更多的人演唱。

领唱:由一人或者数人引领众人齐唱或者合唱。

四、《爱我中华》 领唱合唱(欣赏)七声宫调式 乔羽 词 徐沛东 曲1 、《爱我中华》是为 1991 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的会歌。

2 谱曲时广泛采用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音调。

歌曲原是二段体。

第一乐段曲调较活泼,节奏跳跃,音域较窄。

五、《走向复兴》 合唱(欣赏)1 、《走向复兴》是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六十周年华诞献礼的歌曲,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 深圳广电集团 共同组织创作。

该歌曲的曲作者为 印青 ,词作者为 李维福 ,创作于 2009 年。

2 、《走向复兴》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 音乐舞蹈史诗 《复兴之路》的压轴曲目。

并且在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该歌曲也成为联合军乐团演奏的压轴曲目。

3 、由 北京 各大中院校学生 2500 人组成的群众游行合唱方阵对其进行了完整演唱。

2012 年 9 月 25 日,荣获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 “ 五个一工程 ” 奖。

4、节拍:音乐中强拍与弱拍有规律的重复。

节奏:音乐中声音的长短与强弱关系。

节奏型: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 一、《青年友谊圆舞曲》 C 大调 音阶:12345671 、一段体 江山 词 天戈 曲1 、《青年友谊圆舞曲》采用 3/4 拍子,节奏以每拍一音为主。

但每小节经常由较低的第一个音符,用一个大跳或小跳进入第二个音符,而第二、三个音是同音反复。

全曲共六句,第三、四句以小节内三个音波浪式的行进为主,节奏虽和前两句相同,旋律进行却起了变化。

第五、六句则与第一、二句旋律进行相同,从而有所呼应。

2 、这样的旋律进行,富于圆舞曲特性,较为贴切地表现了青年们欢乐和激荡的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使人陶醉,使人兴奋,仿佛令人憧憬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近在眼前,令人追求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就快要到来。

二、《溜冰圆舞曲》管弦乐(欣赏)1 、这部作品是法国音乐家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社交活动之一。

在本曲中,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及结尾组成。

每个段落都象一幕冰上芭蕾舞。

序奏中圆号奏出的徐缓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冬天的景色,转为圆舞曲速度之后,呈现出本曲的主要主题——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

这一主题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接下来的第一小圆舞曲第二主题运用八分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

3、圆舞曲:一种三拍子的舞曲,旋律优美流畅,速度可快可慢。

4、变音记号:b降号 #升号还原号三、《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欣赏)1 、作者: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誉。

代表作是:《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艺术家的生活》等。

2 、波尔卡: 19 世纪 30 年代,起源于捷克波希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

是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

四、《蓝色的探戈》(欣赏)作者:安德森——美国作曲家。

被人们称为“半古典音乐作曲家”。

其代表作品有:《打字机》、《蓝色的探戈》、《拨奏爵士乐》等。

五、《彝族舞曲》(欣赏) a羽调式复三部曲式结构彝族舞曲:王惠然 1965 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

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殷飚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 1987 年参加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吉它艺术节中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成为一首在吉它界中颇有影响的吉它名曲。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一、《银杯》短调五声羽调式音阶:6 .1 2 3 5 6 曲中运用倚音、下滑音1、蒙古族民歌、中速稍快、热情的。

2、全曲为一段体、两个乐句。

3、民歌概念: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民的筛选、改造、加工随着岁月的流逝日臻完美。

4、4/4 拍,蒙古族的观念中,银子比金子更加贵重。

二、《牧歌》长调(演唱)慢速、舒展、辽阔的。

1 、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有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2005年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节奏公证,多为叙事性歌曲。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一段体又称一部曲式,由一个乐段构成,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一种音乐意境。

2 、蒙古族民歌、 4/4 拍。

、三、《牧歌》(欣赏)五声宫调式音阶:123561无伴奏合唱:不使用乐器伴奏的人声合唱称为无伴奏合唱。

女高音高亢诗意,女低音声音丰满结实,男高音明亮宽广,男低音深沉浑厚。

音色:不同的人声器官、乐器及各种声源所发出的各具特色的声音成为音色。

四、《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欣赏)1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的蒙古族歌曲,由火华作词、阿拉腾奥勒作曲。

1978 年由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受到歌唱界的极大关注。

2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于 198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优秀歌曲”编选入教材,并收录于《亚太歌曲集》中。

五、《天边》(欣赏)1 、独唱曲目2 、蒙古族民歌3 、中速、抒情、自由的。

六、《万马奔腾》(欣赏)变换拍子:在乐曲中,各种拍子的交替出现。

变换拍子的牌号可以卸载拍子变换的地方。

也可以在乐曲开始处一并标记。

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有两个琴弦,属于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 ( 马头胡琴 ) 。

汉语俗称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

历史较短,是朝尔革新的产物。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传统小马头琴的基础上,改革制成中马头琴、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等多种乐器,显著丰富了马头琴族乐器系列,在音色上仍保持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色,深受人民喜爱,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

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第四单元:欧洲风情一、《桑塔·露琪亚》齐唱合唱(演唱)演唱时运用:急吸缓呼的歌唱方法1 、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 已去世 ) 多明戈卡雷拉斯2 、《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的一首著名船歌。

3 、船歌特点是:多采用 3/8 拍、 6/8 拍或 12/8 拍,给人以摇晃的感觉。

其情感色彩也多是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

4、歌曲描述了夏日的美丽夜景。

5、二段体:又称单二部曲式,由两个既对比又统一的乐段或段落构成。

通常第一部分为呈示,第二部分为对比展开。

如:A+B6、船歌:最初是指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抒情歌曲,现在也泛指模仿此类风格的歌曲或小型器乐曲。

船歌错采用中速的3/8、6/8或12/8拍,具有均匀晃动的节奏和轻舟荡漾的感觉。

二、《伏尔加船夫曲》(欣赏、演唱)力度变化p'p'p<f'f>>ppp《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劳动号子。

男低音独唱。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全场3690千米,俄罗斯人民称他为母亲河。

三、《我的太阳》(欣赏) G大调单二部曲式结构(二段体)意大利民歌风格《我的太阳》( O sole mio )是一首创作于 1898 年的那不勒斯(那波里)歌曲,,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被誉为“highC”之王)的代表作。

作词者为 Giovanni Capurro ,作曲者为 Eduardo di Capua ,尽管该首歌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但多数时候还使用那波里方言演唱。

后来成为一首轰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歌。

四、《云雀》排箫独奏(欣赏)A大调拍下哦在罗马尼亚被称作“奈伊”,中国也是排箫的发源地,甲骨文写作“龠”yue本来是小提琴名曲,由罗马尼亚作曲家旦尼库( Dinicu )作曲,现在用排箫演奏,运用排箫高音绝无仅有的颤音。

并且巧妙地运用了排箫上下滑音和颤音的技巧,以极为明快欢腾的旋律,简练而富于动感的伴奏,表现了山林中云雀争鸣、阳光明丽、风景如画的一幕。

在排箫亮丽清悦透明的音色表现下,高超的颤音绝技一气呵成。

五、《爱的罗曼斯》——吉他独奏(欣赏) A+B+A单三部曲式吉他。

中世纪时,摩尔人将一种拨弦乐器传入西班牙。

随后,逐步定型为今天的西班牙吉他(简称吉他,6根琴弦)。

曲中多运用三连音及其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

1952年,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将其选为主题音乐。

乐曲流畅抒情、优美动人。

六、友谊地久天长齐唱源自古老的苏格兰民歌《过去的好时光》本曲是电影《魂断蓝桥》插曲第五单元:劳动的歌一、《军民大生产》(唱歌)五声商调式一段体结构1 、这首歌曲创作于 1945 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