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ppt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一、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
•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可以观察到各向同性金 属材料中明显的单一主裂纹有规律的扩展现 象,这一主裂纹控制着最终的疲劳破坏。对 于纤维复合材料,往往在高应力挖掘区出现 较大的疲劳破坏,如界面脱胶、基体开裂、 分层和纤维断裂等,表面出非常疲劳破坏行 为,很少出现由单一裂纹控制的破坏机理。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在正交(0°/90°)层合复合材料中,横向 层(90)与纵向层(0°)的强度和模量相 差很大。通常,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横向 层将首先出现裂纹,并往往同时伴随界面 脱前和基体开裂及分层。分层是因横向与 纵向两层的泊松比不同引起层间剪切应力 和层间正应力所致。裂纹出现后,裂纹附 近横向层内的纵向正应力为零,而离裂纹 稍远处应力较大。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但实际上不可能在长时间内无限制地试验 下去,一般当N达到107次而不发生疲劳失 效时应力的上限值就定义为疲劳极限,或 称作条件疲劳极限。
疲劳失效一般指构件已不能再按原来要求 的功能继续使用,并伴随产生热,机械强 度降低、损伤直至断裂等,如高分子材料 产生银纹使强度和透明降低就是一种失效 的表现。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单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在纤维方向是最 大的,因此能承受较高的拉伸疲劳载荷。 然而,与多向层合板相比,单向复合材料 的疲劳特性并不是最佳的。横向强度低以 及不良的试验条件等容易引起复合材料沿 纤维方向发生纵向开裂。如果增加一些 90°方向的铺层,可以避免纵向开裂。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构件或制品常常在比 屈服强度低得多的应力下发生失效,这种 现象多与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缺 陷,如气泡、裂纹、杂质和局部应力集中 等有关。对纤维复合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 下的损伤与破坏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是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应用中必须要考虑的 问题。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如图所示,用高模量纤维如硼纤维、Kevlar 纤维或碳纤维等增强的复合材料,当在纤维 方向试验时,复合材料显示出极好的抗疲劳 性。图中R为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 虽然高模量单向复合材料横向拉伸疲劳行为 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相差无几,但其纵向抗 疲劳性能要好得多。当复合材料在纤维方向 承受疲劳载荷时,高模量纤维可使基体产生 较小的应变。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单向复合材料在纤维方向有很好的抗疲劳 性,这是由于在单向复合材料中载荷主要 靠纤维传递,而通常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疲 劳性。在实际受力结构中,普遍使用的是 复合材料层合板。由于各个铺层方向不同, 沿载荷方向的一些铺层会比另外一些铺层 薄弱。在比层合板最终破坏早得多的时候, 在薄弱铺层中会出现损伤迹象,如基体产 生裂纹或龟裂、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破坏、 纤维断裂以及铺层之间分层等。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随着裂纹进一步发展,横向层在纵向 正应力较大的区域继续产生新的横向 裂纹,使裂纹密度逐渐趋于饱和。此 时,横向层失去了承载能力,仅依靠 界面将其与纵向层粘结在一起。但是, 横向层对纵向层泊松变形的抑制作用 又诱发了纵向层中的纵横向裂纹,出 现了纵横裂纹交叉现象。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同时,由于纤维性能的离散性,若干随 机分布的纤维首先断裂。在疲劳破坏的 后期,复合材料内部出现较多的纤维断 裂群。最后,在损伤最为密集的区域发 生局部损伤加剧化,导致层合板破坏。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二、影响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因素
• 用S-N曲线来描述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时, 一般是以试样完全破坏作为失效基准。复合 材料的S-N曲线受各种材料的、试验的因素 影响。例如,材料方面的因素有组分材料的 性能、铺层方向及顺序、增强纤维的体积含 量和界面结构等,试验方面的因素如载荷形 式、平均应力和切口、频率、环境条件等。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如图为单向复合材料正轴拉伸时几种疲劳损 伤的示意图。拉伸疲劳时,首先在基体内出 现分散的横向裂纹(a);在纤维断裂处裂 纹发生局部扩展,并诱发界面破坏(b); 纤维断裂引起界面脱胶(c)以及促使基体 裂纹扩展(d);大规模基体裂纹扩展还会 出现纤维桥接(e)以及多种疲劳损伤组合 的形式(f)地。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如图为不同结构形式层合板的S-N曲线。可 见,加入适量90°铺层或采用±5°对称铺 层结构的层合板较单向层合板的拉伸疲劳 特性能有所改进。等量的0°和90°铺层构 成的正交铺层层合板的疲劳强度明显高于 玻璃布铺层层合板。由于无纺材料中纤维 处于平行和舒直状态,不象编织物中纤维 那样弯曲,所以一般而言,无纺材料在抗 疲劳性方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在周期性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发生的破坏 行为称为疲劳,它记述了材料经受周期应 力或应变时的失效过程。如图所示,通常 可用S-N曲线描述材料疲劳失效的特征。其 中S是对材料施加的恒定应力,N是施加应 力的周期次数,当应力很高时,达失效的 周期次数N很小;当应力较低而失效的周 期次数N无限大时,应力的上限值称为疲 劳极限。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如图所示,各向异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抗疲 劳损伤性能比传统金属材料好得多。在疲 劳过程中,尽管复合材料初始损伤或缺陷 的尺寸比金属大,但多种损伤形式和增强 纤维的牵制作用使复合材料呈现出良好的 断裂韧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因此损伤寿 命长于金属材料,具有较大的临界损伤尺 寸。
-
第三节 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 在复合材料疲劳过程中,一般不出现主裂 纹扩展现象,其损伤机理非常复杂,难以 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因此对疲劳 行为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复 合材料的非均质各向异性以及层合结构等 增大了疲劳试验的难度。目前,复合材料 疲劳损伤的测试主要有显微镜直接观察、 声性射、X-射线衍射及红外热像技术等无 损检验方法。以下简要介绍纤维复合材料 疲劳损伤的特点以及影响疲劳性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