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真题训练(8)硫和氮的氧化物

高中真题训练(8)硫和氮的氧化物

高中真题训练(8)硫和氮的氧化物天津市宁河县任凤高中: 刘淑亮一、选择题:1. (08·广东)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2.(08·上海)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下列某化合物2g,产生氧气1.6g,此化合物是( ) A.1H216O B.2H216O C.1H218O D.2H218O3.(07·海南)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C.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4.(07·全国理综I)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5.(07·江苏)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其反应原理为:C3N3(OH)3△3HNCO;8HNCO+6NO2△7N2+8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1mol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6.(05·上海)含8.0g 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g,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A.Na2S B.NaHS C.Na2S和NaHS D.NaOH和NaHS7.(05·上海)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N4是N2的同分异构体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g 8.(04·广东)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 B.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9.(03·广东)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10.(01·浙江理综)有一种磷的结构式是,有关它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是P2O5 B.它不溶于水C.它在常温下呈固态 D.它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二、填空题:11. (08·北京理综)通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

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I2+Z+H2O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

(1)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

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

(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

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

②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元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 m R n(m、n均为正整数)。

若CR2质量为w1g,M m R n质量为w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 m R n中m:n= (用含w1、w2和a的代数式表示)。

12. (04·天津理综)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请回答:(1)NO的体积为 L,NO2的体积为 L 。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 mL a mol·L -1的NaOH 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 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 -1。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 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 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

13.(04·广东)我国研制的长征捆绑式火箭在第一、二级发动机中用“偏二甲(基)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液体燃料。

(1)已知偏二甲(基)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中含碳40%,含氢13.33%,其余为氮;又知其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不与氢原子相连。

通过计算写出偏二甲肼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发动机中偏二甲(基)肼在四氧化二氮中充分燃烧,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中所有的氮元素均转化为N 2): 。

14.(04·江苏)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通入SO 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 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 2O 2与SO 2反应生成了Na 2SO 3和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 2O 2与SO 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 2SO 3。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 2O 2与SO 2反应除了生成Na 2SO 3和O 2外,还有Na 2SO 4生成。

为检验是否有Na 2SO 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

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① ;仍有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Na 2SO 4生成BaCl 2溶液 白色 沉淀 将B 中反应后的固体溶解于水 稀硝酸②。

15.(02·天津理综)(1)磷在自然界里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

磷的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最常见的是有毒的和无毒的。

(2)磷在不充足的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而在过量的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则是:。

(3)磷(原子量为31)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通常可用作强干燥剂。

制备100g这种干燥剂所消耗的空气的体积约为 L(在标准状况下)。

(4)有机磷农药“乐果”的结构简式是:OP SCH2CONHCH OCH3OCH33其中所含的双键有个。

16.(01·江西)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 g。

②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3)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25 ℃、1.01×l05 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以a、b、c,不必化简):M(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真题训练(8)硫和氮的氧化物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D B A A C A A D B D11.(08·北京理综)(1)c (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原通入气体为SO2;若溶液不变红,则原通入气体是O 2;(3)2Fe+3Cl22FeCl3 Fe+S FeS(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4)①H-C≡N ②CN-+H2O HCN+OH― (5)16w1:(44w2-aw1)12. (04·天津理综)(1)5.8 5.4 (2)(aV·10-3+0.5)/0.14 (3)57.813.(04·广东)(1) C2H8N2H3C╲H3C╱N—NH2(2)C2H8N2 + 2N2O42CO2↑ + 4H2O↑ + 3N2↑14.(04·江苏)(1)2Na2O2+2SO2=2Na2SO3+O2 (2)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不合理;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15.(02·天津理综)(1)磷酸盐白磷红磷(2)2P+3Cl22PCl3 2P+5Cl22PCl5(3)188(空气中O2含量按21%计算)或197(空气中O2含量按1/5计算)(4)2 16.(01·江西)(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②①③ (3)慢慢将量筒下移。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