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姓名:学号:学习中心:专业:指导教师:二〇**年十月本科生毕业论文评阅书论文题目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国籍(留学生)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意见评语:论文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比较清楚完整的阐述了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情况,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20** 年 10 月 15 日评阅人意见评语:成绩:评阅人签字:日期:年月日教务处制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题目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学生姓名国籍(留学生)所在院系专业入学时间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学历讲师指导时间指导地点第一次指导: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收集一些关于网络技术方面的材料。
指导方式:(请选择)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20** 年 6 月 10 日第二次指导: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要求:格式符合学院统一规定,字数在5000字左右。
指导方式:(请选择)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20** 年 6 月 30 日第三次指导:论文结构有些不符合规定,圈定部分要作出修改。
另外,论据偏单薄,要加强;目录部分要作索引;页眉页脚要符合要求。
指导方式:(请选择)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20** 年 7 月 30 日第四次指导:层次不够分明,论述不够清晰,对于观点的阐述不够准确。
指导方式:(请选择)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20** 年 8 月 30 日第五次指导:论文比较清楚完整的阐述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指导方式:(请选择)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20** 年 9 月 25 日教务处制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国籍(留学生)答辩时间答辩地点指导教师答辩记录答成员姓名职称/学历专业研究领域所在单位签名辩小组成员答辩小组评议意见/成绩:组长签字:院(系)学位委员会审核意见:签字:日期:年月日教务处制目录第一章绪论 (8)1.1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回顾 (8)1.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础 (8)第二章网络安全技术浅析 (10)2.1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10)第三章网络技术测量概述 (14)3.1网络性能测量的概念 (14)3.2 带宽 (14)第四章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16)4.1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16)4.2 三大门户网站 (16)第五章总结 (19)参考文献 (20)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涉及到通信与计算机两个领域。
它的诞生使计算机体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今社会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某种意义上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水平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水平,而且已经成为衡量其国力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本世纪的最后10年中,我们惊喜地发现,电话、收音机、电视机及计算机和通信卫星等领域正在迅速地融合,信息的获取、传送、存储和处理之间的孤岛现象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消失,曾经独立发展的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将合而为一,新的信息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个目标,全球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两个支撑,微电子技术和光技术;三个融合,计算机、通信、信息;四个热点,多媒体、宽待、移动通信和信息安全。
许多下一代因特网(NGI)可能出现的情况已超出了我们目前对网络设计的理解,只有通过基础研究,才能有助于达到认识这些可能性的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性能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研究第一章绪论1.1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回顾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本世纪的最后10年中,我们惊喜地发现,电话、收音机、电视机及计算机和通信卫星等领域正在迅速地融合,信息的获取、传送、存储和处理之间的孤岛现象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消失,曾经独立发展的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将合而为一,新的信息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
起源于美国政府研究计划的Internet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网络给全球技术、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正是通过Internet实现的。
Web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Internet的普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计算机网络迅速向各个领域渗透,迅速地向实验、新奇、实用和无所不在四个方向发展。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应用向计算机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回顾和展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于研究支持这些新型应用的计算机网络有着重要意义。
1.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础计算机网络在初期是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使计算机应用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经历了以大型主机为核心的集中式运算和以个人电脑为基本单元的分布式处理后,计算机的处理模式已发展成现在的网络计算,其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了科学计算,成为无所不在的工具。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既受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和通信科学技术的支撑,又受到运用计算机网络的那些领域技术的支持。
如今,计算机网络从体系结构到实用技术已逐步走向系统化、科学化和工程化。
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依赖性,又具有自身特有的研究内容。
它必须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和调度网络资源(如链路、带宽、信息等),提供适应不同应用需求的网络服务和拓展新的网络应用。
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网的研究和实施,为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ARPA网的原理可以用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来概括,它奠定了现在大多数计算机网络"存储-转发"的基础。
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面临着将多种异构网络互联在一起的挑战,于是出现了两种新思想:一是通信协议,另一个是开放体系结构。
前者通过各层"协议"来管理同层实体的会话和信息传输;后者旨在遵循统一的国际标准,允许各种异构网络的互联与内部实体无关。
在ARPA网上试运行的TCP/IP作为一种新的数据通信技术的探索,于1977年到1979年间推出目前形成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规范。
80年代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作为一种支持系统开放的标准。
ISO提出的OSI/RM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一种参考模型和完整体系,它仍对今后计算机网络技术朝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有指导意义。
1.3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本方向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开放、集成、高性能(高速)和智能化。
开放是指开放的体系结构、开放的接口标准,使各种异构系统便于互联和具有高度的互操作性,归根结底是标准化问题。
集成表现在各种服务和多种媒体应用的高度集成,在同一个网络上,允许各种消息传递,既能提供单点传输,也能提供多点投递;既能提供尽力而为的无特殊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传递,也能提供有一定时延和差错要求的确保服务质量的实时交互。
高性能表现在网络应当提供高速的传输、高效的协议处理和高品质的网络服务。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通信网络应能支持大量的和各种类型的用户应用,具有可缩放功能(Scalable),即能接纳增长的用户数目,而不降低网络的性能;能高速低延迟地传送用户信息;能按照应用要求来分配资源;具有灵活的网络组织和管理,这样就能按出现的需求支持新的应用。
智能化表现在网络的传输和处理上能向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友好的应用接口,在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管理等方面显示出更强的主动性。
尤其是主动网络(Active Network)的研究,使得网络内执行的计算能动态地变化,该变化可以是"用户指定"或"应用指定",且用户数据可以利用这些计算。
网络层互操作是基于所获得的程序编码和计算环境而不是典型的IP服务所提供的标准分组格式和固定编码。
这种探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网络计算的灵活性,而是试图允许应用控制网络服务,促进建立一个"移动网关"。
第二章网络安全技术浅析2.1网络安全技术概述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
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
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
网络安全产品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网络安全来源于安全策略与技术的多样化,如果采用一种统一的技术和策略也就不安全了;第二,网络的安全机制与技术要不断地变化;第三,随着网络在社会个方面的延伸,进入网络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及集团联合研究开发。
安全与反安全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总是不断地向上攀升,所以安全产业将来也是一个随着新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业。
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
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防火墙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
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
目前的防火墙产品主要有堡垒主机、包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代理服务器)以及电路层网关、屏蔽主机防火墙、双宿主机等类型。
虽然防火墙是目前保护网络免遭黑客袭击的有效手段,但也有明显不足:无法防范通过防火墙以外的其它途径的攻击,不能防止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们带来的威胁,也不能完全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以及无法防范数据驱动型的攻击。
自从1986年美国Digital公司在Internet上安装了全球第一个商用防火墙系统,提出了防火墙概念后,防火墙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