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应从三方面落实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应从三方面落实

知易行难。

当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应从三方面落实:
一是用“体系”来替代“体制”。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以此代替过去那种通过行政管理体制计划配置资源的做法,通俗地说,就是要“多找市场,少找市长”。

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打造市场信息平台,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和现代产权制度,为建设全国性现代市场体系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用“限权”来确保“放权”。

“限权”是“放权”的逆向思维,我们要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只告诉市场主体不能做什么,至于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都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变化作出决策,政府就扎扎实实地管好“负面清单”内的事,真正解决好政府职能模糊定位以及错位、缺位、越位等问题。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绝不是说政府无所作为,而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各级政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善于底线思维,注重宏观思考,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克服宏观调控行政化、微观化、短期化倾向,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增强市场活力;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三是用“治理”来超越“管理”。

“管理”存在着主体与客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分,而“治理”强调各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共同参与、协同管理;“管理”是自上而下的刚性模式,而“治理”则包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流动的复合型模式,更加注重协调性、灵活性。

在治理模式下,政府必须克服“家长”、“首长”思维,强化群众观念,与其他市场主体一起坐“长条凳”,以平等身份对话交流,协同解决问题。

在治理模式下,政府、企业与社会各主体良性互动,可使各种积极要素得到充分调动,使人们的创业创新热情竞相迸发,使社会财富创造源泉纷纷涌现,大力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