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

最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


• 防治措施
多环芳烃的防治可分为两个方面:
1、制定具体的排放标准,用政策法规限制多环芳烃的排放: 如:在北方大城市采用集中供热,消除小煤炉取暖;工
业上用燃油取代燃煤;发展清洁能源;限制排放多环芳烃并 阻止其进入土壤及水源中。
2、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处理已造成污染的多环芳烃: 利用微生物降解法降解低分子量的多环芳烃;用较高有
• 多环芳烃的来源
多环芳烃的来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
➢自然源主要是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和生物合成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污染。
➢人为源包括各种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木材、纸以 及其他含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或在还原状态下热解而形成的有毒 物质污染,其中工业活动中,焦炭生产、油精炼等都是其主要来源。
有实验表明,同时在PAHs及紫外光照射下会加速具损伤细 胞组织能力的自由基形成,破坏细胞膜损伤DNA,使基因 发生突变。在好氧条件下,PAHs形成内过氧化物,进而形 成醌。BaP醌是一种直接致突变物,会导致红细胞溶血及大 肠杆菌死亡。
• 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多环芳烃因水溶性差及其稳定的环状结构 而不易被生物利用,它们可以通过对细胞的破 坏作用抑制普通微生物的生长。多环芳烃进入 微生物体内后,还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互相作 用使酶活动受抑制。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
Catalogue
Α多环芳烃简述 Β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分布 C 多环芳烃来源 D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危害 Ε多环芳烃防治措施
• 多环芳烃简述
多环芳烃(PAHs )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是 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 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 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其中相当部分具 有致癌性。
多环芳烃属于间接致癌物,是最早发现且为数最多的一类化学致癌物。目前已 对2000多种化合物做了实验,发现有致癌作用的有500多种,其中20多种为 PAHs及其衍生物。
对于PAHs的化学致癌作用,目前认为,致癌PAHs需具备一个较强K区和一个 较弱L区。
K区, 即PAHs中菲环的9,10双键易与细胞中DNA、RNA反应,产生致癌作用, 但K区一旦发生改变,则致癌性失。而L区,指的是蒽环中位的两个碳原子, 活性高的L区能使K区失去致癌性。
•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危害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虽然是微量的,但其不断生成、迁移、转化和降 解,并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极大威胁着人类的健 康。 ✓多环芳烃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化学致癌作用、光致毒效应以及对微生 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化学致癌作用
化学致癌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生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分布
土壤中PAHs一般浓度于1~10mg/kg范围,城郊土壤中PAHs的浓度更高, 达10~1000mg/kg,PAHs在植物中的含量通常小于该植物生长土壤的 PAHs浓度。有人研究得出,大多数PAHs存在于蔬菜皮中,其植物与土壤 浓度比为0.0001~0.0285.植株内,地上部分浓度大于地下部分,大叶植物 比小叶植物含量更多,可知植物的PAHs从外部吸收而来。
机质含量的沉积物吸附PAHs;加入表面活性剂、土壤洗涤、 焚烧处理、土壤-植物联合修复等。
Merci pour votre admiration!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1
实验证明,BaP每100m³增加 0.1μg时,肺癌死亡率上升5%。 冰岛居民喜食烟熏食品,烹调 过程中产生大量PAHs,其胃 癌标化死亡率高达125.5/10万。
光致毒效应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环芳烃的真正危险在于他们暴露于 太阳光中紫外光辐射时的光致毒效应。
PAHs的光致毒效应,指紫外光的照射对多环芳烃的毒性所 具有的显著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