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跨时期选择
1.如果利率是20%,那么20年后交付的100万美元在今天的价值是多少? 答:如果利率是20%,那么20年后交付的100万美元在今天的价值为:()20
1100 2.61120%⨯≈+(万美元)。
2.当利率提高时,跨时期的预算约束是变得更陡峭还是更平坦?
答:跨时期的预算方程是:221111c w c w r r
+=+++,或者也可以写作:()()212111c r c w r w =-++++,预算线的斜率为()1r -+,当利率提高时,预算线的斜率的绝
对值增大,因此预算线会变得更加陡峭。
3.在研究跨时期的食品购买时,商品完全替代的假设是否仍然有效?
答:在研究跨时期的食品购买时,商品完全替代的假设一般不成立。
分析如下: 为简单起见,假设两种商品(即两个时期的消费1c 、2c )为1∶1替代的,由于在完全
替代的情形下,消费者只会消费价格便宜的那种商品。
在跨期消费的情形下,由于一般来说0r >,这意味着第1期的消费更贵,因此消费者在第1期的选择应该是不消费,而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吃不喝他活不到第2期。
4.一个消费者,最初他是一个贷款人,并且即使利率下跌后,他仍然是一个贷款人。
在利率变动后,这个消费者的境况是变好还是变坏?如果这个消费者在利率变动后转变为一个借款人,他的境况是变好还是变坏?
答:(1)假设在利率下降前,某消费者是一个贷款者,如果利率下降后,他仍然是一个贷款者。
那么他的境况肯定会变坏。
如图10-1所示,A点代表消费者的初始最优选择,当利率下降后,跨期预算线变得更加平坦,如果他还是贷款者,不妨假设他此时的最优选择变为B点,由于B点在原来的预算线之下,这就意味着:在利率变化前,消费者可以选择B 点的时候却放弃了它,转而选择A点,那么由显示偏好原理可知,消费者一定偏好于A点对应的消费束胜于B点对应的消费束。
所以,最优选择从A点变到B点,消费者的境况变坏了。
图10-1 利率下降后消费者的预算线更平坦
(2)如果利率下降后,消费者从贷款者变成了借款者,那么他的情况就无法判断是变好还是变坏。
如图10-2所示,假设利率降低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点为C点,此时消费者选择了在以前预算条件下无法选择的点,消费者境况变好。
但是,如图10-3所示,此时消费者境况变差。
图10-2 利率下降后消费者的境况变得更好
图10-3 利率下降后消费者的境况变得更差
5.如果利率是10%,一年后的100美元的现值是多少?如果利率是5%,它的现值又是多少?
解:如果利率是10%,
10%
100
90.91 110%
PV=≈
+
(美元);当利率是5%时,
5%
100
95.24 15%
PV=≈
+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