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课件-9.2 溶解度1-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课件-9.2 溶解度1-人教版

( A)
A.温度不变下,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 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 能溶解
C.20℃时,向50g Na2CO3的溶液中 加入5g Na2CO3粉末,溶液的质量是 55g
D.20℃时,从50g Na2CO3的饱和溶 液中取出5g,剩下的45g溶液变成不饱 和溶液
16
说明: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32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大要素: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指溶质的质量
如: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饱和, 我们就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又如: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说明在 6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课题2
第 二课时
39
溶解度怎样表示呢?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溶解度曲线
40
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 ②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
⑴溶解度曲线: 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
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 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 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 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溶解度 (克)
80
KNO3
70
60
50
40
30
20
10
温度(oc)
0 10 20 30 40 50 60
溶 200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
度 190
g 180
(1)列表法:
170
.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60
150

140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0
138
169
202
246
氢氧化钙
0.185
0.17 6
0.16 5
0.15 3
0.14 1
0.12 8
0.11 6
0.10 6
0.09 4
0.08 5
0.07 7
蔗糖
179.2
190. 5
203. 9
219. 5
238. 1
260. 4
287. 3
320. 4
362. 1
415. 7
487. 2
现象及结论
操作
加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 拌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 拌 冷却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未溶解 全部溶解 部分未溶解 有晶体析出
结论 未饱和 饱和 未饱和 饱和
饱和
结论:升温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降温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1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 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 溶质不能再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200
190
180 铵 硝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B.
A.
硝酸钾
40
30
20
硼酸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几 种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①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
解度;
②曲线与曲线的交点的含义:
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
同的溶解度;
③能很快比较出两种物质在
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④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
有的变化不大(如NaCl) 少
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梦幻般的青海湖
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
课题2
第一课时
4
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是无限制的溶解吗
实验探究一
20ml的水能无限地溶解氯化钠吗?
加20ml 的水
在室温下
加5g的 搅拌
NaCl
搅拌 继续加5g 的NaCl
搅拌
加15ml
的水
6
现象及结论
操作
现象
加5g氯化钠,搅 拌
全部溶解
再加5g氯化钠, 搅拌
130

120

解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202 246 110

168
/g 100
90
. .

.酸

(2)溶解度曲线
80 70
.
60 50
. 40 . 30 . . 20
.A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部分未溶解
再加15ml水,搅 拌
全部溶解
结论 未饱和 已饱和 未饱和
结论: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7
实验探究二
在室温下
盛有20ml 水的烧杯
• 硝酸钾去哪里了?
加入5g 硝酸钾
搅拌 再加入5g 硝酸钾
搅拌
再加入5g硝 酸钾,搅拌
加热烧杯
8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时,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硝酸钾晶体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演示实验:一、物质的溶解性
通常把(一1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2质)里的能
力叫做等量溶的植解物油性。
较多的蔗糖
较少的熟石灰
10ml水
10ml汽油
10ml水 10ml水
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且受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一、溶解性
定义: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Ca(OH)2)。
47
二、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 的变化关系

解 度
A



B0Βιβλιοθήκη C温度(0C)48
/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硝 酸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硼酸
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原来的溶
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12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 继续溶解的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注意:1. “一定温度”、 “ 一定量的溶剂” 2. 应明确“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 和溶液,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 NaCl的溶液,还能溶解蔗糖,对NaCl 来说饱和,对蔗糖来说不饱和.
剂或降温
饱和
溶液 增加溶剂、升温 溶液
蒸发溶剂 冷却
结晶
27
提问: 1.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较多的食盐
较少的熟石灰
10ml水
答:不同。例如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大, 而熟石灰在水溶解能力很差。
提问: 2.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等量的植物油
10ml水
10ml汽油
不饱和溶液
升温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降温或增加溶剂
饱和溶液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 依据:在一定温度下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 原溶质,看能否溶解。
❖ 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 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随堂练习
• 1.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列表法:3-2 几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 溶解度(克)
温度 (°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影响因素: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
表示方法: 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 表示
二、溶解度
【思考】食盐和硝酸钾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么, 到底谁溶得更多呢?
只有在温度确定、溶剂的量也确定的 条件下才能作出比较。 比较的标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性
溶解度/g (20℃)
易溶
>10g
可溶 1g~10g
微溶 难(不)溶 0.01~1g <0.01g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 . .
练习: 0.01g 1g
10g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难__
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A )
g 0.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