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体系是指在有关犯罪学的知识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各个部分间的结构关系,即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结构关系。
它是犯罪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反映和系统形式。
它有两种含义,即作为犯罪学教科书的体系和作为犯罪学学科群的体系。
[1]7犯罪学体系关系到犯罪学的成熟与发展,关系到犯罪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犯罪学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在对其具体内容体系的划分上,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本文旨在对我国犯罪学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关于“犯罪学体系”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概括性梳理,尝试选取相关论点进行阐述,并做出简要评论。
一、犯罪学教科书体系1.“罪前篇—罪中篇—罪后篇”体系说“罪前篇—罪中篇—罪后篇”体系说认为,依照犯罪的自然过程,应将犯罪分为罪前、罪中、罪后三个阶段来研究,并以如何消除犯罪为整个犯罪问题的归结。
此体系说将犯罪学理论体系划分为三篇,即“罪前篇”、“罪中篇”和“罪后篇”。
“罪前篇”共有四章,分别为“犯罪与犯罪学现状”、“犯罪行为”、“犯罪分类”和“犯罪原因”,以“犯罪原因”为主章,其余三章为辅论。
因为原因论虽是犯前阶段主要论题,但必须从现状与行为谈起,使初学者有一个认识基础,才能进一步探究犯罪原因,也才能使初学者认识到犯罪分类理论的实质。
“罪中篇”共有两章,以“犯罪实施”为主章,辅以“年龄、性别的犯罪学意义”一章,因为“犯罪实施”是犯罪学的一个新增论题,是研究犯罪活动规律的论题,而犯罪是有年龄与性别的特点的。
“罪后篇”共有三章,以“犯罪预防(犯罪的防治)”为主章,辅以“罪后诸问题”与“犯罪行政”两章,因为探究犯罪预防必先从罪后诸问题开始,并以犯罪行政为助力。
[2]前言“罪前篇—罪中篇—罪后篇”体系说,按照犯罪的自然过程来构建犯罪学体系,形成“罪前—罪中—罪后”的体系,这符合事物最初的存在形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体系说有其合理之处。
这种体系中除了关注“犯罪原因”外,还将“犯罪预防”纳入到犯罪学体系中来研究,这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但这种体系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体系,只是对犯罪最初形态的一种阐述。
此外这种体系中对犯罪现象的研究过于薄弱。
2.“绪论—犯罪原因—几种主要犯罪—犯罪预防”体系说“绪论—犯罪原因—几种主要犯罪—犯罪预防”体系说认为犯罪学由以下三个紧密联系的部分组成:第一,我国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犯罪的情况、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第二,我国犯罪现象存在的原因,这是犯罪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第三,我国社会的犯罪预防措施。
故而,此体系说主张犯罪学理论体系可以这样建构:中国犯罪学体系研究30年述评陈谦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摘要:犯罪学体系即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结构关系。
它有两种含义,即作为犯罪学教科书的体系和作为犯罪学学科群的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犯罪学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
中国犯罪学体系研究30年的发展史,说明了我国对犯罪学体系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由浅入深,由片面走向全面。
关键词:犯罪学体系;教科书体系;学科群体系;述评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72(2010)01-0092-05收稿日期:2009-09-10作者简介:陈谦信(1981-),男,福建长乐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刑法学、犯罪学研究。
第12卷第1期石家庄学院学报Vol.12,No.12010年1月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Jan.2010第一编“绪论”,复分为四章———第一章犯罪与犯罪学的概念、理论基础、对象、任务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犯罪学的历史发展,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及其规律,第四章犯罪的动机、行为与分类;第二编“犯罪原因”,复分为三章———第五章犯罪原因概念,第六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原因,第七章犯罪人犯罪的主观原因;第三编“目前几种主要犯罪”,复分为两章———第八章青少年犯罪,第九章几种主要的犯罪类型;第四编“犯罪预防”,复分为三章———第十章犯罪预测,第十一章犯罪预测与综合治理,第十二章犯罪预防体系与机构。
[3]1-9“绪论—犯罪原因—几种主要犯罪—犯罪预防”体系说,抓住了犯罪学研究的核心———犯罪原因,同时遵循广义犯罪学模式,注重研究犯罪预防,从多角度研究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体系说有其合理性。
其不足之处在于,对犯罪现象描述过少,仅探讨了“犯罪现象的因果关系”问题,而且由于内容单薄还够不上作为一大板块,只是犯罪原因论的一部分,作为一节放在“犯罪原因概念”一章之下,这与犯罪现象在犯罪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不相匹配的。
3.“犯罪学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对策论(即刑事政策)”体系说“犯罪学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对策论(即刑事政策)”体系说以群体犯罪范畴为基础,围绕犯罪学的核心———犯罪原因论(这个犯罪原因论是一个能够完整科学地解释犯罪产生的系统结构,即纵向的分为犯罪根源、基本原因、直接原因、诱因等,横向的分为犯罪原因、条件和其他影响因素),确立必要的概念、范畴,阐释犯罪的本质、本源、表现、变化规律及其对策,力求建立完整的犯罪学理论体系。
从犯罪学对象的确定中,产生了犯罪学的三个基本领域:犯罪现象论(研究犯罪的表现形式、结构和发展变化)、犯罪原因论(研究犯罪的原因和条件问题)和犯罪对策论(即刑事政策学)。
犯罪学的这三个研究领域构成了犯罪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也是犯罪学研究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加上犯罪学绪论,就构成了犯罪学的基本的理论体系:第一编“绪论”,第二编“犯罪现象论”,第三编“犯罪原因论”,第四编“犯罪对策论(即刑事政策)”。
[4]50应当说,犯罪学受命于社会控制、减少和预防犯罪的需要,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对策是它理所当然的研究对象。
“犯罪学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对策论(即刑事政策)”体系说,以犯罪原因为核心的同时,确立了有关概念和范畴,阐释了犯罪现象、犯罪对策,力求把犯罪学理论体系与犯罪原因论观点统一起来,做到理论体系与观点相一致,符合科学研究的方向。
此外,犯罪现象论研究犯罪的表现形式、结构和发展变化,有利于认识犯罪本质、揭示犯罪产生根源、预测犯罪、制定有效刑事政策。
这种体系把“犯罪现象论”上升为与“犯罪原因论”、“犯罪对策论”平级的地位,使之成为犯罪学的一个独立而重要的领域,这在犯罪学理论体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犯罪学界之后的体系研究基本上遵循这一模式进行。
4.“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对策论”体系说“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对策论”体系说主张犯罪学是由“四论”组成的基本理论体系:“绪论”(涉及犯罪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任务等议题)、“犯罪现象论”(研究犯罪的表现形式、类型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犯罪原因论”(研究犯罪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和“犯罪对策论”(研究国家为打击和预防犯罪而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和范畴)。
后三论是犯罪学的本体论,是犯罪学的三个基本领域,即犯罪是什么、如何产生、如何对付,这符合认识事物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犯罪现象作为犯罪学的基本范畴,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从建立学科理论体系来看,它在犯罪科学中是相对于个体犯罪行为、具体犯罪行为、个别犯罪行为和个人犯罪行为等多种涵义的基本范畴提出来的,是指群体犯罪现象、抽象犯罪现象、一般犯罪现象、社会危害现象。
[5]272-274,260-261,299-300应当说,我国犯罪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十多年的时间里,关于犯罪学理论体系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以“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对策论”体系说的提出为标志,我国犯罪学基本上确定了“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和“犯罪对策论”的“四论”理论体系。
犯罪学理论体系的这四个方面,在许多犯罪学专著和教材里被采用,得到了全国绝大多数犯罪学学者的赞同,成为犯罪学通论体系。
这个犯罪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为我国犯罪学学科的不断完善,为犯罪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创了美好的前景,在犯罪学理论体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1期陈谦信:中国犯罪学体系研究30年述评935.“导论—犯罪现象论—犯罪类型论—犯罪原因论—犯罪防治论”体系说“导论—犯罪现象论—犯罪类型论—犯罪原因论—犯罪防治论”体系说指出,一般而言,犯罪学的体系包括导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和犯罪对策论或者犯罪预防论四个基本的结构部分。
随着犯罪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往往也把对犯罪类型的研究从犯罪现象论中分立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部分———犯罪类型论。
在犯罪类型论中,探求犯罪的类型特点、原因和对策等,故而可将犯罪学体系分为如下五篇———导论、犯罪现象论、犯罪类型论、犯罪原因论、犯罪防治论。
其中,第三篇为犯罪类型论,共十二章。
首先阐明了犯罪类型的概念、划分犯罪类型的意义及其基本原则,然后分类专门论述我国当前发生比较多的几种犯罪类型,如青少年犯罪、暴力犯罪、经济犯罪、性犯罪、团伙犯罪、法人犯罪、重新犯罪。
有的犯罪目前虽不严重,但可以预测未来将有增长的趋势,如女性犯罪、老年人犯罪、计算机犯罪以及其他类型犯罪。
[6]前言“导论—犯罪现象论—犯罪类型论—犯罪原因论—犯罪防治论”体系说把对犯罪类型的研究从犯罪现象论中分立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犯罪类型论,与犯罪原因论、犯罪防治论平级,着重叙述青少年犯罪等十类犯罪,基本内容为概念、现状、特点和对策等。
鉴于犯罪现象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想掌握犯罪现象的本质和查明各种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要对犯罪现象进行科学分类,确定其研究对象和范围,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犯罪类型论的研究是深入研究犯罪学的必要步骤,是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样,此种体系说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犯罪学的主要问题,在内容结构方面完善了“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对策论”的模式框架,对犯罪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6.“犯罪学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预防论—犯罪专题论”体系说“犯罪学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预防论—犯罪专题论”体系说指出,为了系统地总结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的成果,使广大读者能够系统了解和掌握建国以来我国犯罪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各种主要观点及其论据,可将犯罪学学科体系分为五编二十八个专题。
这五编分别为:第一编“犯罪学绪论”、第二编“犯罪现象论”、第三编“犯罪原因论”、第四编“犯罪预防论”、第五编“犯罪专题论”。
其中,“犯罪专题论”一编以专题形式探讨累犯惯犯、青少年犯罪、军人犯罪问题、团伙犯罪、女性犯罪、性犯罪、暴力犯罪、经济犯罪、职务犯罪、过失犯罪等十类犯罪,每个专题基本内容为概念、现状、特点、类型、原因、发展趋势和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