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外场加工管理流程
钢筋出配料单→审核配料单→配料单下发→物质计划部→提料→组织原材进厂→→→→物资报验→→↓
↓→劳务分包队↑↓→实验员取样→→→↑↓
↓→钢筋加工厂↑↓→总包质检员→→↑↓
↓→总包现场工长↑↓→钢筋总协调人→→→↑↓
↓→总包商务部↑↓
↓→钢筋总协调人→→→↑↓
↓
↓←←←←←←←←←←←←←←←←←←←←←←←←↓
↓→钢筋加工→加工厂清点钢筋→申请车辆→装车→材料进场、卸车→现场验收、交接→现场管理。
↓↓↓↓↓↓
钢筋外加工管理流程及规定
节点1、出钢筋配料单:
要求配筋单的分部、分段必须同施工现场的作业面、流水段的划分保持绝对一致;
钢筋配料单的标注必须清楚明了,能够详细的体现施工部位、钢筋使用的位置、标高、轴线、编号等;
确保钢筋配筋单的准确性且具有施工实际操作方便性等,确保钢筋配料单的清晰、明了、易读易懂;
必要时,由钢筋配料单编制人员对相关人员、相关单位、相关部门做钢筋配料单交底(磨合期的本项工作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执行)。
一般要求钢筋配料单必须比现场实际施工部位的进度提前15日通过审核签字,并下发到相关部门、人员手中。
节点2、审核钢筋配料单:
不管是正式钢筋配料单、亦或临时补料单等,均需经项目部总工审核签字后,方可使用本料单。
此环节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遏制随意补料、乱用料、浪费的现象源头。
节点3、钢筋配料单的下发:
审核通过的钢筋配料单,一般由技术部以技术文件的形式下发各有关人员,并签字认可。
需特殊说明的是必须全部配料单均发给商务部一套,以作为工程结算的基础性资料(此关容易被忽视)。
节点4、提料:
物质计划部根据审核通过的钢筋配料单、施工进度计划等编制材料计划,并确保钢筋原材的及时按要求时间进场。
钢筋原材的具体进场时间等由物资部和钢筋总协调人共同根据施工现场的进度情况确定。
节点5、组织原材料进厂:
提前24小时,由物资部把钢筋进场的确切时间通知钢筋总协调人、总包试验员、监理等,并共同参与配合物质报验、试验取样等工作。
(由材料厂家负责送货到钢筋加工厂,由加工厂配合卸车,由相关人员参与原材的计量、质量检查验收)
节点6、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以审核签字的钢筋配料单为依据;
加工部位、顺序等以总包总协调人员所提交的生产进度计划表、施工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周统计单、加工计划通知单等为依据;
特别提醒:要求所加工的钢筋成品和半成品,必须严格按照配料单所标注的施工部位、钢筋使用的位置、标高、轴线、编号、型号、规格、形式、数量等进行分类加工、堆放,并按料单所示的事项进行悬挂备注标识牌;并采用打捆、隔离等措施进行防护,从源头开始控制钢筋加工的混乱现象等。
钢筋加工过程中,总包质检员、试验员、钢筋总协调人员要不定期的进行钢筋加工质量的巡查、抽查工作。
钢筋加工过程中,加工厂及时通知钢筋协调人员和总包试验员对接头试件、工艺试件等进行取样、报验工作。
节点7、钢筋加工厂清点钢筋:
生产过程中,劳务分包队安排专门的清料人员2—3人,同加工厂的清料人员一起,共同对1—2日内要拉走的钢筋进行清点。
(过程中,如有协调、沟通、联络方面的事务,报总包钢筋总协调人进行及时处理)
节点8、申请车辆:
劳务分包队的驻加工厂清料人员提前24小时,同钢筋加工厂的计划组申请车辆,确定所需转运的钢筋部位及数量。
(过程中,如有协调、沟通、联络方面的事务,报总包钢筋总协调人进行及时处理)
节点9、装车:
加工厂装车一般安排在每晚的6点---12点进行,由双方清料人员共同在料单上签字、出库。
特别说明:装车时,双方清料人员一定要对所转运的材料对照钢筋配料单,进行二次核对。
(过程中,如有协调、沟通、联络方面的事务,报总包钢筋总协调人进行及时处理)
节点10、钢筋的转运进场、卸车:
钢筋转运过程中,由钢筋加工厂及劳务分包队各安排1名材料清点人员负责押送材料到工地,一般安排在凌晨1----6点间卸车。
提前由钢筋总协调人通知总包相关现场工长(劳务队清料人员通知劳务队钢筋工长,两条线)当晚钢筋的进场安排,由总包现场工长负责安排协调现场卸车等工作。
要注意钢筋成品和半成品在装车、卸车过程中,严格按相同施工段落、施工部位等进行装卸车,且必须保持加工厂时的钢筋分类、标示原样,以免造成钢筋的转运混乱。
节点11、现场验收、交接:
钢筋转运至工地后,由总包、分包、加工厂的相关人员进行再次确认验收、及办理相关交接手续。
特别提示:现场卸料、检查、验收、清点时,不可混乱了钢筋的分类、标示原样,以免造成钢筋的现场混乱。
现场验收、交接具体分工如下:
钢筋总协调人员:负责将钢筋进场的具体时间、部位、车数等通知施工现场有关的部门、人员;
劳务队钢筋负责人、加工厂钢筋负责人:负责钢筋数量的清点、并对照钢筋配料单全数验收钢筋加工质量;
总包质检员、试验员:负责钢筋的质量抽查、验收、报验工作;
总包现场工长:负责卸车人员、机械的调度、组织、管理工作;负责现场材料的堆放、管理工作。
节点12、成品和半成品的现场管理工作:
责任人:总包现场工长、劳务队钢筋工长
钢筋成品和半成品转运至工地后,由于是提前备料,所以要重视现场管理,堆放等工作。
采用梁板柱分部位堆放、钢管网架分隔堆放、不同板号(不同梁号、不同墙号、不同柱号)分类上架码放等方法进行现场管理(有条件的话分类越清晰越好),以避免混放、埋压堆码等造成的错用、浪费等问题。
节点13、钢筋安装的发料工作:
由总包现场工长负责组织落实,施工队安排专人对照钢筋配料单进行钢筋安装的发料工作,避免错误吊运钢筋、随意挪用钢筋代用造成钢筋的使用混乱。
节点14、钢筋安装的现场见证取样工作:
由总包试验员及现场工长负责组织落实,总包试验员对安装的钢筋接头试件、工艺试件等进行取样、报验工作,由总包试验员、总包质检员、监理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要求对调直钢筋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
待补充细化内容:
1、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专岗、专人,对口衔接管理。
总包、加工厂、劳务队三方均设置专门的岗位和人员,负责钢筋的外场加工的对口管理、协调工作。
2、建立日报、日会沟通机制。
三方够对口负责人,其他相关的各有关部门,加强日报工作、并召开每日碰头短会。
3、建议在合同上就先期设定各方的责权利及配合事宜,以免过程中因此扯皮。
4、料单编制人:尽量分楼分片负责制,并需熟悉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钢筋加工厂的加工状态,对口衔接各有关联的工作。
避免施工料单与施工实际脱节。
5、加工厂:控制一楼多家加工的乱象,禁止拆分同部位的料单多家加工。
控制加工厂无人负责具体事宜的办理现象。
6、劳务队:设置专门的钢筋管理人员、设置2—3名专门的钢筋选料、清料、分料人员。
要求清料人员必须能看懂钢筋配料单,能分清各种钢筋的规格、型号,能吃苦且责任心很强。
必须由有组织协调能力的人牵头。
外场钢筋加工模式的成败与否,与劳务队的清料人员是否合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故此劳务队的钢筋清料人员及清料负责人必须通过总包钢筋协调人的当面认可后方可派驻加工厂,过程中如发觉不合格必须及时更换和清退。
7、建立施工现场的钢筋临时加工、补料、改料的应急机制:(签批制度、专人严控)
工地需设置一个小型的、临时的加工厂。
用于对各方确认的需临时处理的钢筋进行现场处理。
8、措施钢筋的加工:由钢筋翻样人员出正式的钢筋配料单并经审批后,由加工厂下料,由劳务队工地现场加工。
总则:为规范管理,为本工程的顺利推进,特制订本管理流程及相关的节点要求要求。
经各方签字后生效,并需遵照执行。
(本管理流程与与另一份各方签字的工作流程配合使用,过程中如有出入再进行修正)
中建二局天津远洋国际中心B区项目部
2015年04月8日
正文结束,以下为各方签字。
钢筋料单翻样单位:
钢筋加工厂:
劳务分包队: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