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巩固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巩固训练(含答案)

巩固训练
一、作者作品
1.《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小说中的故事发生于北宋晚期。

3.《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七十回以后,写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二、情节人物
1.《水浒传》的作者在塑造那些梁山好汉时,非常注意写出人物的个性。

例如写鲁智深,则通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表现出他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

2.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力,不曾见师父家生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

”A 道:“说的是。

”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

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膊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A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

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选文中A是鲁智深( 人名 ),数日前A因为“倒拔垂杨柳”令众泼皮一起拜倒在地。

3.话说当时雷横来到灵官殿上,见了这条大汉睡在供桌上,众士兵向前,把条索子绑了,捉离灵官殿来。

天色却早,是五更时分。

雷横道:“我们且押这厮去晁保正庄上,讨些点心吃了,却解去县里取问。

”一行众人却都奔这保正庄上来。

选文中“这条大汉”是刘唐( 人名 ),他来此的目的有二: 第一是来投奔晁盖,第二是打算跟晁盖商量夺取生辰纲的买卖。

4.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选文出自《水浒传》,描写的人物是林冲。

5.A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回乡去,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

谁教你强夺他的?”那厮慌忙应道:“依得,依得。


选文出自《水浒传》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情节,其中A是武松( 人名 )。

6.“黑熊般的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

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 狰狞好似狻猊。

天蓬恶煞下云梯。


( 1 )选文写的是《水浒传》中的李逵( 人名 )。

( 2 )从下列选项中挑选出与他相关的情节②③⑥。

( 只填序号 )
①放冷箭救主②元宵闹东京③斧劈罗真人
④义释宋公明⑤大闹野猪林⑥打死殷天锡
7.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

选文中“呼保义”指的是宋江( 人名),“玉麒麟”指的是卢俊义( 人名 )。

8.《水浒传》中“浑身雪练也似一身白肉,没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行似一根白条”描写的是张顺( 人名);“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描写的是柴进( 人名 )。

9.《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身怀绝技的英雄,其中,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 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10.“天机星宿显灵神,翩翩羽扇若王孙。

黄泥冈上成义士,蓼儿洼下表忠魂。

经天纬地八卦阵,博古通今五行门。

一生主意凭谁断,空留孤名满昆仑。

”《水浒传》中的这首人物赞诗写的是( A )
A.吴用
B.安道全
C.宋江
D.卢俊义
11.下列选项中,人物和相关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李逵误入白虎堂
C.武松大闹飞云浦
D.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12.( 苏州中考 )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搔动梁山诸义士,一齐云拥闹江州。

①宋江醉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

②戴宗送假信被识破,沦为阶下囚。

③众好汉为救宋江和戴宗,在江州劫法场。

13.( 兰州中考 )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 1 )~( 2 )题。

且说①( A.蔡京 B.高俅 )得做了殿帅府太尉,选择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

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

高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②( A.王进 B.林冲 )。

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

高殿帅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呈来,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

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
( 1 )①②两处的人物分别是指 B 和 A 。

( 填写选项 )
( 2 )选文中高殿帅认为“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的真正原因是( C )
A.自己的干儿子曾被教头教训而怀恨在心
B.教头没有给自己送“孝敬银子”而怀恨在心
C.当年自己找教头的父亲比武却被打败而怀恨在心
三、内容理解
1.有人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了我国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西游记》归纳为“诚”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

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水浒传》,并简述理由。

示例:“义”。

理由:梁山好汉们肝胆相照、行侠仗义、扶危济困,无不显示出一个“义”字。

2.阅读《水浒传》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A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A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吩咐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

他两个怎么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乙】A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 1 )选文中A是林冲( 人名 )。

( 2 )【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A性命的人,请分析A对这两拨人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林冲先前不杀两个公人,因为他不想罪上加罪,对统治者仍抱有希望,还想回到东京去;后杀三人是因为他看清了统治者的真面目,不再对统治者抱有希望,毅然决定杀了他们走上反抗道路。

这表现了林冲性格从委曲求全、妥协忍让转变为敢于反抗。

3.《水浒传》最后一回( 第一百二十回 )写道:宋江喝了朝廷御赐的毒酒,自知遭奸人陷害,将不久于人世,虽然自己“死不争”,但担心兄弟李逵在自己死后闹事,“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于是唤李逵来,在给他的酒里面“下了慢药”。

请阅读下面与此事有关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

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

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

”嘱罢而死。

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逵性格中讲义气、忠诚的一面。

4.( 广东中考 )《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四种及对应的一个人物。

示例:①因吃了官司或逃避官司而被逼上梁山。

如林冲( 宋江、武松、晁盖、鲁智深、杨志、柴进、雷横、石秀等 )。

②原来就分散在各山头做寨主,自愿加入的。

如王矮虎等。

③本就在江湖上作偷盗打劫勾当,主动投奔的。

如孙二娘等。

④因与梁山泊或其他山头好汉结交而随之上山的。

如李逵等。

⑤被梁山好汉用计赚来的或硬拉上山的。

如秦明等。

⑥被梁山好汉打败后拉去入伙的,如扈三娘等。

( 答出四种即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