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_第四章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详解
1_第四章弯曲工艺及弯曲模详解
图4-2 V形件弯曲过程
26627D
一、弯曲弯形过程及特点
图4-3 坯料弯曲前后的网格变化
26627D
一、弯曲弯形过程及特点
(3)厚度方向 由于内层长度方向缩短,因此厚度应增加,但由 于凸模紧压坯料,厚度方向增加不易。
(4)宽度方向 弯曲变形大部分属宽板(坯料宽度与厚度之比b/t>
3)弯曲,材料在宽度方向的变形会受到相邻金属的有力牵制,宽 度方向尺寸几乎不变。
26627D
六、弯曲模的基本结构
图4-12 V形弯曲模的一般结构形式
26627D
六、弯曲模的基本结构
图4-13 U形弯曲模
26627D
六、弯曲模的基本结构
(2)U形件弯曲模 一般的U形弯曲模的结构如图4-13所示。
26627D
七、弯曲模工作零件的设计及制造
1.弯曲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的确定 (1)凸模圆角半径 当工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值较小时,取凸模
弯曲工艺及弯 曲模
第四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本章应知 1.了解弯曲变形过程及特点。 2.了解产生弯曲件质量问题的 原因及改进措施。 3.了解弯曲模的基本结构、工 作零件的设计及制造特点。 1.掌握弯曲模的设计及制造特点。
本章应会
26627D
第四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一、弯曲弯形过程及特点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三、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四、弯曲力的计算 五、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六、弯曲模的基本结构 七、弯曲模工作零件的设计及制造 八、弯曲模的制造与装配
采用成对弯曲,然后再切成两件的工艺。
26627D
六、弯曲模的基本结构
1.弯曲模结构设计要点 1)坯料放置在模具上应保证可靠的定位。
2)在压弯的过程中,应防止坯料的滑动。
3)为了减小回弹,在冲程结束时应使工件在模具中得到校正。 4)弯曲模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制造与维修中减小回弹的可能。 5)坯料放到模具上和压弯后从模具中取出工件要方便。 2.弯曲模结构 (1)V形件弯曲模 V形件形状简单,能一次弯曲成形。
26627D
1.掌握弯曲模的设计及制造特点。
图4-1 V形件弯曲模
26627D
一、弯曲弯形过程及特点
1.弯曲弯形过程 2.弯曲变形的现象与特点 (1)变形区 弯曲变形主要发生在弯曲带中心角φ范围以内,中 心角以外基本上不变形。 (2)长度方向 弯曲变形区外层材料伸长,内层材料缩短,在伸 长和缩短的过渡处,必然有一层金属,它的长度在变形前后没 有变化,这层金属称为中性层。
2)利用坯料上的孔或先冲出工艺孔、用定位钉插入孔内再弯曲,
使坯料无法移动,如图4-9c所示。 3)将形状不对称的弯曲件组合成对称弯曲件弯曲,然后再切开, 使坯料弯曲时受力均匀,不容易产生偏移,如图4-10所示。 4)模具制造准确,间隙调整一致。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图4-9 克服偏移的措施(一)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1.弯裂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控制 (1)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弯曲变形的程度可用弯曲系数m(m=r/t)
来衡量。
(2)影响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因素
图4-4 材料纤维方向对/t值的影响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1)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处理状态。 2)弯曲角α。 3)弯曲线的方向。 4)板料表面与边缘状况。 (3)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数值 由于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比 较复杂,所以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数值一般用试验方法确定,表 4-1列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的数值。
1)材料的力学性能。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2)相对弯曲半径。 3)弯曲件角度。
4)弯曲方式。
5)模具间隙。 6)零件形状。 (4)减小回弹的措施 弯曲件回弹产生误差,很难得到合格的工件 尺寸。
图4-6 校正法减小回弹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1)校正法。 2)补偿法。
图4-7 补偿回弹的方法
26627D
五、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1)对于形状简单的弯曲件,如V形、U形、Z形工件等,可以采用 一次弯曲成形。
2)对于批量大而尺寸较小的弯曲件,为使工人操作方便、安全,
并且保证弯曲件的准确性和提高生产率,应尽可能采用连续模或 复合模。 3)需多次弯曲时,弯曲次序一般是先弯两端,后弯中间部分,前 次弯曲应考虑后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已 弯成的形状。 4)当弯曲件几何形状不对称时,为避免压弯时坯料偏移,应尽量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表4-1 最小弯曲半径rmin(单位:mm)
2.弯曲回弹及减小回弹的措施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图4-5 弯曲时的回弹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1)回弹的表现形式 1)弯曲半径增大。
2)弯曲件角度增大。
(2)回弹值的大小 影响弯曲回弹的因素比较复杂,一般生产中 是按经验数值或按力学公式计算出回弹值作为参考,再在试模时 修正。 1)大变形程度(r/t<5)自由弯曲时的回弹。 2)小变形程度(r/t≥10)自由弯曲时的回弹。 (3)影响回弹的因素
1)V形件弯曲模:凹模工作表面的直边长度l0及底部最小厚度h值
圆角半径rp等于工件的弯曲半径,但不应小于表4-1中所列出的
最小弯曲半径。 (2)凹模圆角半径 如图4-14所示为弯曲凸、凹模的结构尺寸。
图4-14 弯曲模结构尺寸
26627D
七、弯曲模工作零件的设计及制造
(3)凹模深度 凹模深度过小,则坯料两端未受压部分太多,工 件回弹大且不平直,影响工件质量。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3.弯曲时的偏移和克服偏移的措施 (1)偏移现象的产生 坯料在弯曲过程中沿凹模圆角滑移时,会
受到凹模圆角处摩擦阻力的作用。
图4-8 弯曲时的偏移现象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2)克服偏移的措施 1)采用压料装置,使坯料在压紧的状态下逐渐弯曲成形,从而防 止坯料的滑动,而且能得到较平整的工件,如图4-9a、b所示。
26627D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图4-10 克服偏移的措施(二)
26627D
三、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表4-2 中性层位移系数x值
26627D
四、弯曲力的计算
图4-11 各弯曲阶段弯曲力的变化曲线
26627D
四、弯曲力的计算
1.自由弯曲的弯曲力 2.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
表4-3 单位面积的校正力p(单位: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