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弯曲工艺及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弯曲工艺及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校正弯曲
当弯曲中,凸模、凹模、毛坯三 者相吻合后,凸模继续下压,使毛坯 产生进一步的塑性变形。
三. 弯曲变形分析
方法:网格法
变形情况
弯曲变形区:圆弧区
长度变化
外R处:伸长 内r处:缩短 内有一层中性层:长度不变
三. 弯曲变形分析
中性层长度计算公式
r xt
式中:ρ——中性层弯曲半径,mm; r——弯曲半径,mm; t——材料厚度,mm; x——中性层位移系数。
三. 弯曲变形分析
; 外R拉长减薄
∴变形区内厚度t↓
三. 弯曲变形分析
宽度变化
窄板(毛坯宽度与厚度之比b/t≤3)弯曲时:内宽外窄
宽板(毛坯宽度与厚度之比b/t>3)弯曲时:变形不明显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材料要求: 足够的塑性,较低的屈服极限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纠正措施
①将弯曲线移动一定距离,避开宽度突变处 。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②事先冲出止裂孔或止裂槽
并满足b≥t,h=t+r+b/2的条件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定位工艺孔
采用孔定位能有效防止毛坯在弯曲中产生偏移,有利 于保证制件质量。如果毛坯上没有适合于定位的孔,最 好能增添定位用的工艺孔。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当直边高度H<2t时: ①加工艺余料
②在弯曲内R处压凹坑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弯曲件的孔边距
使孔处于弯曲变形区之外:
先冲孔后弯曲
要求:当t<2mm时,s≥t; 当t≥2mm时,s≥2t。
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必须先弯曲,再冲孔。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弯曲线位置
弯曲线不应位于弯曲件宽度的突变处,以免发 生撕裂现象。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弯曲件尺寸标注
应有利于减少冲压工序
弯曲件精度
一般不高于IT13级,角度公差大于±15′。
一. 弯曲工艺
弯曲概念
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料等按设计要求弯成一定 的角度和一定的曲率,形成所需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
一. 弯曲工艺
弯曲分类
压弯
折弯
滚弯 拉弯
二. 弯曲变形过程
弯曲变形过程:以简单V形件为例
二. 弯曲变形过程
弯曲工序分类
自由弯曲
弯曲结束时,凸模、凹模、毛坯三 者相吻合,凸模不再下压。
弯曲件弯曲部分的内角半径,用r表示。
最小弯曲半径
弯曲件弯曲时外R处不弯裂的最小内角半径,用rmin表示。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最小弯曲半径的经验取值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弯曲直边高度
指弯曲件非变形区的直边的长度,用H表示。
直边高度的要求
H≥2t
最适宜弯曲的材料:
低碳钢(08、10)、紫铜、黄铜、软 铝、1Cr18Ni9Ti不锈钢等。
较硬材料弯曲时,需增加工序改变性能:
①先退火处理后弯曲,最后淬火。 ②加热后弯曲。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形状尺寸
弯曲件的形状:
弯曲件形状对称,对应r 相等
四.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最小弯曲半径
弯曲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