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设备管理
1.医疗设备采购程序……………………………………………
2.医疗设备购置审批制度……………………………………………
3.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制度……………………………………………
4.医疗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5.医疗设备操作使用管理制度……………………………………
6.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制度……………………………………
7.医疗设备报损制度……………………………………
8. 临床使用医疗设备器械安全管理制度……………………………………
9. 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检测制度……………………………………
10. 医用消耗材料采购管理制度
11.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
12. 医疗器械出库复核制度
13. 医疗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14. 高值耗材集中采购实施程序……………………………………………
第十章设备管理
类别设备管理制度编号 SB—01
题目医疗设备采购程序生效日期 2014.7
医疗设备采购程序
一、医疗设备采购
根据县政府财政局规定,医疗设备必须进行政府委托公开招标。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由医院内部进行议标,但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1.政府采购有以下几种方式: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淡判。
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
2.选择采购方式的原则:
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时,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必须获得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3.自行采购(医院内部议标)原则
成立议标小组,由院领导、纪委、财务、设备及主要使用科室专家组成。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作详细记录。
二、设备验收管理
医疗设备的验收工作是质量检验和检验合同执行情况的关键环节。
1.医疗设备验收应由有关科室、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及厂商代表共同参加。
大型医疗设备的验收。
院领导需到场。
2.安装验收程序:开箱→清点→检查外形→重点检查精密易碎部件→检查机内各部件→填写验收结果。
3.质量验收应按厂商提供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招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指标和合同配置清单中列出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和功能等进行逐项检测检查,并在验收报告上签字(参加验收的三方)。
4.凡列入《检验检疫机构商品目录》内的进口医疗设备必须实行商检,未经检疫部门检验的,不得投入使用。
5.索赔:在履行合同中,困厂商违反合同规定,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如:出现医疗设备数量、规格、型号及配置与合同不符;包装不良使医疗设备受损、不按期交货等,均可向卖方索赔。
院长日期
类别设备管理制度编号 SB—01
题目生效日期 2014.7
医疗设备购置审批制度
1.各临床根据医疗、科研、教学工作需要申报购置医疗设备必须填写设备购置审批表。
论证表,由设备科汇总,报设备管理委员会及财务科,形成年度计划,报院务会议讨论批准后执行。
2.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必须由院委员会会议讨论,经决定。
编写可行性报告及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申请表,报上级部门批准后执行。
3.十万元以上凡属于政府采购规定的医疗设备购置计划,应上报卫生局和当地政府采购部门批准后实施。
4.十万元以下医疗设备,临床所需设备必须填写申购审批表,详细填写购置理由,报院长同意签字后生效。
院内议标。
5.购置前必须首先收集资料,了解信息,及备品牌性能价格比,结合医院发展实际情况,防止资源浪费。
6.对于赠送、作为科研合作而投入临床使用的医疗设备,必须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报院长批准后执行。
院长日期
类别设备管理制度编号 SB—01
题目生效日期 2014.7
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制度
1.设备科汇总各临床科室填写的设备申表,再根据医疗设备采购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后计划内容进行采购。
2.医疗设备采购应按国家规定执行。
需要招标购买的设备必须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委托招标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对于自行议标的必须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3.及时掌握采购进度,对临床急需设备应优先采购以保证临床科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4.临床科室不得擅自先试用后申报。
对违反规定造成的后果将追查有关人员责任。
5.对于急需因特殊情况不适合招标采购的设备,可采用询价或定向单一来源采购,但必须报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批准。
院长日期
类别设备管理制度编号 SB—01
题目生效日期 2014.7
医疗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1.购进的各种医疗设备,必须按照验收手续,严格把关,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库,不合格或质量有问题的应及时退货或换货索赔。
2.验收工作必须及时,进口设备必须根据合同验收,掌握索赔期限,以免因验收不及时造成损失。
3.对违反验收管理制度造成经济损失或医疗事故的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医疗设备验收应有使用科室、设备管理部门及厂方代表共同参加。
5.验收情况必须作详细记录,根据合同严格按品名、规格、型号逐项严格验收。
6.质量验收按厂商提供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招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指标、功能要求及配置逐项仔细验收。
验收结果作详细记录,并作为技术档案保存。
应用科室负责人、设备管理人员、厂商工程师三方签字。
大型设备最终验收,必须有院领导到场。
7.必须填写设备安装验收报告,包括货物清点和性能的检验结果及测试报告,搜集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产品合格证等随机资料,为设备建档做好准备。
8.医疗设备使用前,必须制定操作规程。
9.验收舍格的设备应由经办人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账册单。
设备科总账,可
是分账。
院长日期
类别设备管理制度编号 SB—01
题目生效日期 2014.7
医疗设备操作使用管理制度
1.医疗设备使用前必须制定操作规程。
使用时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没有经过操作培洲者不得上机操作。
2.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应派专人负责管理,并作每天开机纪录。
大型设备必须取得卫生部颁发的《大型没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汪》方可进行操作。
3.操作技术人员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发生设备故障后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不能解决问题立即挂上“机器故障,停止使用”标记牌,以防他人误用。
4.使用人员下班前,如该设备需连续使用,必须做好交接班工作,说明白天使用情况,并做好记录。
5.使用人员下班前,应按顺序关机,切断电源,水源或其它辅助设备,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6.医疗设备对临床诊断,治疗有较大影响的,如发生设备故障停机不能及时解决的,应报医务科和院领导,通知各临床科室。
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7.急救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采取应急预案,调用同类设备,再通知维修人员到现场维修。
8.未经院领导批准,科室使用的仪器不准外借。
9.医疗设备使用必须有日常操作维护记录,并有专人负责。
院长日期
类别设备管理制度编号 SB—01
题目生效日期 2014.7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制度
1.设备科工作人员宗旨:为临床第一线服务,做到维修工作无盲区。
维修人员按科室分工,并根据设备科布置的任务展开工作。
2.对设备使用科室提出的设备维修申请,10分钟内必须响应处理,维修完毕后应详细填写维修纪录,并通知临床科室恢复使用。
3.每月一次定期深入科室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巡检单上必顶由护士长或仪器使用人签字。
4.对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临床科室应填写设备请修单,经院长审批后,委托厂方工程师协助解决。
5.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预防性维修,降低设备故障率。
保证安全性、有效性,提高设备使用率。
6.对保修期内和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应掌握使用情况,出现故障时,通知厂方应立即响应,根据合同上的条款执行。
如果有违背合同条款的事项,应及时提出向厂商索赔。
对维修结果应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
7.医疗设备出现故障,一时不能修复或等配件的,必须挂上停止使用牌子。
8.做好维修记录工作及个人工作量记录。
院长日期
类别设备管理制度编号 SB—01
题目生效日期 2014.7
医疗设备报损制度
1.凡符合医疗设备报损条件的不能用于临床使用,应予以报损。
2.申请报损的医疗设备由使用科室提出,填写设备报损表并说明详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