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操在现代人眼中的形象

曹操在现代人眼中的形象

[键入文字]
曹操在现代人眼中的形象
三国东汉魏国曹操
清室祚尽,共和始兴,一个新的时代来临,然曹操的奸雄形象却在一段时间内不仅没有因此有所变化,而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戏剧事业的繁荣而更加妇孺皆知了。

一说曹操,人们自然就同奸诈联系起来。

曹操的词意不再仅仅是人名,而且賦予了奸诈、残忍等特定的含义。

此种情形,自然也就引起一些著名学者的重视。

胡适认为《三国演义》的谬处在过抑曹孟德
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同钱玄同讨论《三国演义》对曹操的评价问题。

胡适撰文说《三国演义》在世界历史小说上为有数的名著。

其书谬处在于过推蜀汉君臣而过抑曹孟德。

然其书能使今之妇人女子皆痛恨曹孟德,亦可见其魔力之大。

胡适魔力之大的观点,受到钱玄同的责难。

钱玄同说:盖曹操固然是坏人,然刘备亦何尝是好人。

论学、论才、论识,刘备远不及曹操。

论居心之不良,刘备、曹操正是半斤八两。

戏台上《捉放曹》、《华容道》、《黄鹤楼》等戏,必是挤眉弄眼,装出许多丑态,仔细想想,真正可发大笑。

胡适辩解说:吾谓此书能使今之妇人女子皆痛恨曹孟德,亦可见其魔力之大,吾并非谓此书于曹孟德、刘备诸人褒贬得当。

吾但谓以小说的魔力论,此书实具大魔力耳。

胡适同时为《三国演义》作如下辩白平心而论,《三国演义》之褒刘而贬曹,不过是承习凿齿、朱煮的议论,替他推波助澜,并非独抒己见。

况此书于曹孟德,亦非一味丑诋。

如《白门楼》杀吕布一段,写曹操人品实髙于刘备百倍。

此书写曹操用人之明,御将之能,皆远过于刘备、诸葛亮。

无奈中国人早中了朱熹一流的毒,所以一味痛骂曹操。

戏台上所演《三国演义》的戏,不是逼宫,便是《战宛城》,凡是曹操的好处,一概不编成戏。

此则由于编戏者之不会读书,而《三国演义》之罪不如是之甚也。

由上可见,胡适、钱玄同,特别是胡适,对于历史上包括习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