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天气与气候教案
授课教师:李诗伟授课班级:116班授课时间:2014/11/04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法指导】
1、“学习有用的地理”。

从生活实际入手,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

天气预报的符号多且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我采用比一比、试一试,进行看图识天气抢答比赛和模仿秀等游戏,帮助学生记忆。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生:天气、气候)我们常说的天气与
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天气与气候。

讲授新课:
一、天气的概念及特点
1、课件展示:今天晚上到明天,郑州,晴转多云,偏北风五级,最高气温16ºC,最低气温8ºC,请同学们注意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学生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
2、师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雨等的大气状况。

是指一个地方近地表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

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的特点:(学生回答)短时间、具体状况、多变性。

3、让学生说一些描述天气的词语或谚语。

师:“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即“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下边老师交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情况的方法。

二、天气预报与常用天气符号
1、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播报顺序、内容。

2、识别天气符号:打开课本58页主要天气符号图,请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

3、讲解风力风向符号:风杆、风尾、风旗、风级、风向。

4、记忆天气符号:
(活动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活动二)挑战主持人:熟记了“天气符号”屏幕展示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

5、讲解:卫星云图的判读。


引导学生分析卫星云图作为一种航天照片,各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事物。

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愈浓,下雨的可能性就越大。

6、学以致用:(1)请同学们判断出课本第58页的“卫星云图”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2)完成课本第59页活动第2题。

师:让学生谈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候”,然后让学生读书,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三、气候
1、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列表总结: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3、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①风和日丽②暴风骤雨③四季如春④阴转多云(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4、大气环境监测:阅读“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知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的质量,列举一些事实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问: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呢?(学生分组讨论)
四、天气和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举行一个小小辩论会,学生自由谈论教师做好指导)通过师生辩论,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对身边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看问题要从事物的两面性去分析。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一、天气和气候
1、概念
2、区别
二、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白色----云雨区
绿色-----陆地
篮色----海洋
2、常用的天气符号
3、简单的天气预报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