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系列讲座之三心理咨询的目标

心理咨询系列讲座之三心理咨询的目标


(2)价值取向与健全人格标准
理论家的价值取向也会影响他的健全人格 标准,人格健全的判断总是渗透着理论家的 价值判断。
(3)历史、文化与健全人格标准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 对健全人格的判断标准并不总是一致的。
(4)研究方法与健全人格标准 通过不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对健全人格进行研 究,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也是不一致的。
理论流派
确立的一般目标
将无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当事人重 精神分析 新体验早年经验, 并处理被压抑的冲突, 作理智的领
悟。
消除当事人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帮助他们学习建 行为主义 设性的行为模式以改变行为;帮助当事人选择特殊的目
标,将一般性的目标化成确切的目标。
提供一种安全的气氛,引导当事人进行自我探索, 人本主义 以便当事人认识成长的障碍,能体验到从前被否定与扭
当事人越是愿意自己对改变努力负责,咨询的效果就越 好。
3.3 确定目标的方法
3.3.1 目标操作化技术 操作性定义: 目标操作化的实质就是把目标的理论性定义转变为操作
性定义,即把难以测量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水平。
目标操作化的技术——成功指标(布洛切)
成功指标:把一个概念性的目标与特定的时间、地点、 情景和行为联系起来。
为心理咨询提供方向,引导咨询过程 便于对心理咨询的进展和效果进行评估 督促双方积极投入咨询
2.2 咨询目标的分类
2.2.1 一般目标和个别目标
一般目标是指某一流派或某一流派的咨询师所持 的、被认为适用于所有当事人的目标。
个别目标是指针对某位特定的当事人所确定的 目标。是一般目标在某个来访者身上的具体化。
3.2 目标确定中的一般问题
3.2.1 谁来确定目标
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助人自助,最后达到的是来访者想要 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咨询师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来访者 有权利和责任设定咨询目标。咨询目标的确定应由咨询师和 当事人共同完成,但究竟由哪一方起主导作用,不同理论流 派有不同的见解。
3.2.2 当事人的期望与目标
阶段性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具体化,即走向终极目标道路上不 不同阶段的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它的确立原则是“跳一跳,够 得着”。
不同层次咨询目标的关系
这两个层次咨询目标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终极目标指引着咨询的方向,可是显得概括而笼 统,不容易给咨询实践过程以确切的指示;阶段 性目标则可以具体指导咨询的实施。终极目标标 明的是一条长长的路的方向,阶段性目标就是一 段一段的旅程,就是那一步一步的脚印。如果没 有阶段性目标,终极目标不可能实现。而阶段性 目标也受着终极目标的制约,只能在终极目标标 明的框架中或方向上制定和运行。
众数思路
精英思路
1.3 健全人格的相关研究
马斯洛 奥尔波特
罗杰斯 杰拉德 科恩
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 自我态度
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 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
内心和谐,正确认识 自己和他人,享受生
活、享受工作。
2、 心理咨询目标概述
2.1 心理咨询目标的意义
实质:指定一个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该目标的标志, 一旦观察到当事人出现了这一行为,且达到了我们规 定的频率、速度、强度等方面的指标,我们就认为当 事人成功地达到了这一目标。
3.3.2 形成目标结构的方法——两头开始,中间合拢 确定终极目标
设立阶段目标 现状评估
4 、咨询过程中的价值问题
4.1 咨询中的价值干预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矛盾
1.2 健全人格
1.2.1 含义 健全人格是引导一个人行动的方式,人在其智慧
以及对生活的尊重的指引下行动,从而使其需要得 到满足,使人在觉悟、胜任力、以及热爱自我、他 人和自然的能力方面得到发展。
——杰拉德
1.2.2 健全人格标准的复杂性
(1)人性观与健全人格标准
任何一种人格理论都建立在理论家的人性观基础 上,因而人性观不一样,对健全人格的理解也就不 一样。
咨询师应设法激起或维持当事人的期望,并把期望转化 成目标,或把期望塑造得与目标一致。
当事人期望中存在的问题 1、对能从咨询中获得什么没有清晰的概念; 2、对咨询的期望与一般的咨询目标不一致; 3、对咨询有不正确的心态; 4、对咨询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3.2.3 目标焦虑问题
目标设置的高低要恰当。
3.2.4 让当事人对目标负起责任
心理咨询系列讲座(三)
心理咨询的目标
本讲内容概要
1
健全人格
2
咨询目标概述
3
咨询目标的确定
4
咨询过程中的价值问题
1 、健全人格
1.1 什么是人格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界定。据美国心理学家 奥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界定已达50多种,现代界定也 有15种之多。
人格也称“个性”,从一定角度来说, 它就是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系统。主要包 括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倾向性(情绪、需要、动机、价 值观)和自我意识(认知、情感、意志) 三部分内容。
在咨询过程中,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目标都是不 行的。
2.2.3 矫正的目标和发展的目标
矫正的目标主要着眼于消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床症状,克服消极的、 不适应的行为,目的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
发展的目标重在学习新经验、开发潜能,目的是促进 人的发展。
2.3 确立咨询目标的要求
目标要能够以可测量的行为指标来代表 目标应该是靠心理学的手段可以达到者 目标应重在心理机能的改变 目标应现实可行 目标之间有系统联系
3 、咨询目标的确定
3.1 心理咨询的基本目标
心理咨询的目的必须基于来访者的需要。基本 的咨询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帮助来访者更有效地处理自己的问题 帮助来访者发展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 帮助来访者拓宽发展的空间(在来访者的生活 中引入以前没有的内容,发现以前未及利用的机 会,使生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成为可能)
曲的经验;使他们能开放地体验,更信任自己的机体和 自我;有投入咨询的意愿,并且增加自发性和活力。
消除当事人对人生的自我毁败观念;帮助他们更能 认知学派 容忍,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
2.2.2 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终极目标是咨询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即健全人格。 终极目标受咨询流派理论和咨询师自身价值观的双重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