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知识点归纳及练习一、知识点梳理(一)厘米和米重点认识厘米和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知识点1 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物体的长度问题导入你想知道数学书的宽是多少吗?我们的文具盒多长吗?用你手中的物品量一量。
1、测量注意在测量时,应先选一种物品作为标准测量物体的长度(如上图中的硬币、曲别针、小刀、三角形等),再找到被测量物体的边(数学书的宽、文具盒的长等),将作为标准物品的左端与要测量物体的边的一端对齐,然后一个挨一个地摆放作为标准的物品,要平放摆直,最后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作为标准的物品2、测量过程在测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1)虽然测量的是同一物体的长度(如数学书的宽),但由于选用的标准不用(硬币、曲别针),所以量得的数据不同。
如用硬币量,数学书的宽是7个1角硬币长;用曲别针量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
虽然都是测量数学书的宽,但得到的结果去不相同。
(2)虽然测量的是不同一物体的长度,但由于选用的标准不用,量得的数据可能相同。
如用曲别针量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
用小刀量文具盒的长,是5把小刀的长。
虽然量的不是同一物体,但量的结果却相同。
因此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尽量选用同一物品作为标准去测量。
知识大盘点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同一的标准去测量,这样才能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长。
知识点2 认识厘米,感受1厘米有多长问题导入你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吗?1厘米有多长吗?【过程解读】1、认识厘米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如上图),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
上面正方体的一条边正好是1厘米。
2、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从上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我们从中体验了1厘米有多长。
3、测量手指分别将你的手指放到尺上,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知识大盘点方法提示测量时,一定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的“0”刻度,而不是对准了解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
尺的一端知识点3 用厘米量物体问题导入量一量纸条的长度【过程解读】1、认识几厘米要想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在刻度尺上,从0到1就是1厘米,从0到2就是2厘米。
2、用尺测量物体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这张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5,说明纸条的长度是5厘米。
知识大盘点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知识点4 认识米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问题导入长度单位除了厘米以外,还有别的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过程解读】1、感知厘米和米的长度厘米是用来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作单位。
如上图,如果我们用格尺来量黑板,太麻烦了,用米尺来量就简单多了。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如上图),我们伸开双臂之间的距离大约也是1米。
2、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先用米尺量出1米长的绳子,再用30厘米长的尺子去量这条绳子,结果会发现量了3次,又量了10厘米,所量的长度就是30+30+30+10=100(厘米)。
知识大盘点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例题巧点拨例1、算一算。
12米+9米=()米2米+25米=()米20厘米-7厘米=()厘米1米-40厘米=()厘米名师点拨计算时,先观察长度单位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可以直接进行加减计算;如果不同,先把长度单位统一,再进行加减计算。
熟练记忆1米=100厘米。
知识拓展当进行加减法计算的长度单位不统一时,应当先把长度单位统一,再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误区点点通误区这三种测量方法都正确。
这说法正确吗?误区分析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该把物体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或与某一刻度对齐,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而不是把物体的一端与尺子的左端对齐,“0”刻度与尺子左端还有一端距离,这样测量不够准确,所以只有(2)(3)的测量方法正确。
正确解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只有(2)(3)的测量方法正确。
温馨提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看另一端落在尺子的哪个刻度上,就是几厘米。
知识巧学妙记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1厘米。
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快乐小博士第一关基本技能关1、(1)35厘米+36厘米=()厘米(2)24厘米-9厘米=()厘米(3)1米-30厘米=()厘米(4)1米50厘米-20厘米=()米()厘米(5)2米-40厘米=()米()厘米2、填一填。
(1)门高约2()。
(2)1根筷子长约20()。
(3)黄瓜长约20()(4)橡皮长约3()(5)一座楼房高约18()。
(6)大树高约10()。
(7)铅笔长约17()(8)旗杆高约8()。
(9)毛巾长约60()。
(10)小明身高约1()35()第二关综合能力关3、填“〉”“〈”或“=”。
7米○6米100厘米○1米12厘米○58厘米35厘米○35厘米4、看图计算(1)黑纸条长多少厘米?(2)白纸条长多少厘米?(3)黑纸条比白纸条长多少厘米?(二)线段知识点1 认识线段问题导入什么样的线是线段?它有哪些特征呢?过程解读1米○69厘米26厘米○62厘米32厘米○3米50厘米○5米1、认识线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画一些线,这些线中有的是弯弯曲曲的,如:有的是直直的,如;我们把直直的且两头有端点的线叫做线段。
2、线段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黑板的边、书的边、桌子的边等都是线段,而且线段是可以度量的,如:这条线段2厘米,那条线段5厘米。
线段有2个端点,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知识大盘点线段的特征:(1)线段是直的。
(2)线段有两个端点。
(3)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知识点2 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问题导入] 这条线段长多少厘米?[过程解读]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线段的右端对着刻度几,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知识点3 画线段[问题导入] 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过程解读]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如下图。
知识大盘点画线段的方法:从尺“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例题巧点拨例1下面那些是线段?为什么?(1)(2)(3)我们知道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二是有2个端点,缺哪个条件也不可以。
[知识拓展] 记住线段是直的,有2个端点的特征,就可以帮助你认识它。
例2数一数,有几条线段?()条()条要记住线段的两个特点:一是直的,二是有2个端点。
只有这两点都符合才是线段。
按这两点,在图形中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数都可以,每数一条线段做个标记,这样不易数错或重复。
[知识拓展] 如果有两条线段组成一条更长的线段,记得也要数出来。
如下图,有几条选段?[温馨提示] 在判断线段时,一定要注意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可以。
误区判断:图中有7条线段。
[误区分析]此题错在遗漏了上面和下面由2条小线段组成的1条大线段.[正确答案] (×)[温馨提示]在图形中数线段时,除了单一的小线段外,千万不要忘记由小线段组成的大线段. 知识巧学妙记住线段、线段真奇怪,两个端点一条线,测量线段并不难,尺子、线段”0”对齐,看尺子说厘米数,测量起来快又准。
快乐小博士第一关基础知识关1.下面是线段的请画: ∨,不是的请画×.( ) ( ) ( ) ( )2.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数数看.( ) ( )第二关基本技能关3、小朋友,快跟我一起画一画吧!(1) 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2)画一条比它长1厘米的线段.(3)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第三关综合能力关5、量一量下面三条线段的长度,比一比,再计算.第一条( )厘米第二条( )厘米第三条( )厘米(1)第三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长多少厘米?(2)三条线段最短的是多少厘米?(3)第一条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和比第二条线段的长度多多少厘米?6、下面有五个点,在没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条线段。
第一单元归纳总结第一单元阶段测评一、看一看,填一填。
()厘米()厘米二、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衣柜高约2()房子高约3()头发长约20()水杯约高11()三、填“>”“<”或“=”。
6米()12米34厘米()17厘米1米()50厘米23米()23厘米400厘米()4米15厘米()51厘米39厘米()2米3米()300厘米87厘米()1米5米()500厘米四、看谁算得准。
80厘米-60厘米= 6米+38米=47厘米+2厘米= 94米-50米=1米-30厘米= 8米+30米-10米=23厘米+9米= 3米50厘米-30厘米=2米30厘米-40厘米= 5米60厘米-1米20厘米= 五、画一画,量一量。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3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2.、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3.量一量。
()厘米()厘米六、解决问题。
1、一根绳子长26米,第一次减去4米,第二次减去14米,还剩多少米?2、(重点题)有一条街道的一旁要种树,每隔2米种一棵,8米长的距离里可以种几棵树?(两端都要种)3、(探究题)有一段绳子长15米,每3米剪一段,要剪几次?(画一画,想一想)。